第147章(1 / 2)

战破山河一将成 往北 2275 字 2023-09-08

他要替赵承安守住后方,让大军好无后顾之忧的出征。

既然您过来了,我打算,明天一早就出发。

如今他们势头正好,宜早不宜晚。

沈鸿也是这么想的,见赵承安脑子清透,点了点头认同道,可以,大军早一日出发,这战也能早一个有个结果。

行。沈鸿看着赵承安承诺道,你且放心将姜城后背交给我。

那可好,有您在,我再放心不过了。

沈鸿也没有外道,淡定认下这差事,赶着赵承安,既然明日便要出发,今天就回去好好歇着。

我等你们大军得胜的消息。

赵承安重重点头,朝沈鸿工工整整行了一礼。

沈鸿坐在远处,目送他阔步离开的背影,忽然想起,若是程平遥在,刚才听了赵承安那一番歪话,怕是会捡了桌上的册子直接砸过去吧。

想着,他嘴角的笑,更深刻了。

天生的将才,果然被你说着了,难道这就是同类之间的感应么。

沈鸿抵着额头,低低的笑了。

......

翌日,诚仁三十三年,九月十一。

天还未大亮,浅浅的墨蓝色天幕上,还挂着点点的星光。

夹杂着水汽沁凉的晨风中,沉重的姜城城门从内里被轰隆隆的打开,已然集结完毕大大军乌压压的立在城中。

赵承安于万军之中坐于马上,一身刺目的银甲,挺拔若神祗。

他仰头看向城楼火光中的身影,抱了抱拳。

出发!

他厉声喝道,随即一抖缰绳,一夹马腹,率众而出。

驾!

战马咴咴的嘶鸣,踢踏着向城外奔去,身后的大军紧随其后。

马蹄的隆隆声,脚步的踏踏声,震醒了整个姜城。

沈鸿立在城楼上,遥遥目送大军离去。

天渐渐泛白,一轮新日,从渐渐挣出,将蜿蜒远去的大军,裹在一片光明里。

沈鸿挥了挥手,城墙上号角声呜呜咽咽的吹响,伴随着城门轰隆的扣上。

我等你们凯旋。

传令下去,所有人密切注意城里城外的一切动静。沈鸿开口,凡有鬼祟者靠近姜城十里之内,一律疑从敌探,就地处决!

务必要让这姜城往来飞不入一只苍蝇,明白?

是!

......

连城算不得重城,也算不得小城。

它没有姜城的地势险要,又偏偏占着地利,发展的极好,是陇国颇有名气的大城。

和姜城不同,连城链接着东、北两块广阔的草原,是往来商客们最是钟爱的所在。

有西焰最甘甜的浆果,有陇国最肥嫩的牧羊,也有海外最乞巧的杂货,是个繁华的走商之城,只是进几年大禹、东陇西焰几国征来战去,局势越发紧张,连带着连城都比往日清淡了很多。

而在赵承安的北征计划里,连城不是他们的开始,也不是他们的终点。

在他眼里,如果说姜城是他们的临时大本营,连城差不多就等于是...储备粮...是北征路上的补给点。

对于他这样的想法,江城头先知道的时候都梗了一下。

此时接连几日的行军后,大军距离连城,不过十多里,而早早收到消息,知道禹军汹汹来犯的连城,乱成了一片!

与赵承安想象的不同,在禹军攻下姜城的消息传开之初,连城内消息敏感的富贵商户们,就开始急慌慌的出逃。

等到赵承安真的发兵连城,连城里的平头百姓,也出走了大半,余下连城上下,不足的五万的守军,惶惶等待禹国二十几万大军。

※※※※※※※※※※※※※※※※※※※※

我跪好了,本来我确实要日六的。

结果心态崩了一下下,浪费了半天时间,想日六手速就来不及了。

我调整好心态了,明天一定日六。(flag大旗焊丝了!)

所以还是要厚着脸皮求评论。(谄媚.jpg)

感谢在2020-02-1920:59:57~2020-02-2022:09:31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手榴弹的小天使:大大快点更!1个;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蓝、29487781、胭脂1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有我长的可爱么15瓶;花粟子10瓶;清安8瓶;294877817瓶;无语6瓶;肾虚大佬、画中仙99、我想要个霸气的名字、读者之中、海棠、大大快点更!5瓶;梁君悦、叶彻夏、肆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190章

190.

大人,怎么办。

内城府衙的大堂中,一身官服的马成志来来回回的踱步,直走的一旁的衙役越发的心里没底。

大人...

衙役急急的开口,又再马成志看来时,猛地顿住。

派去东姚马场和西亭马场的人还没回来么?

马成志又踱了几步,开口问道。

虽然开口问询,却明白,人若回来,必然会第一时间来见他。

还没。

果然。

马成志的右手蜷着一下下捶在左手掌心,脸上的焦躁沉郁之色,挡都挡不住。

去九刻城的人呢?

也还没回信儿。

东姚马场和西亭马场,是连城附近的草原上最大的马场,也是在陇国名声赫赫的马场,两处马场素来以战马骁勇颇有盛名。

自从辉王被逼退走,姜城失守,马成志就担心禹国的大军,会不会有一日凌驾连城。

只要一想到这个,他就心下不安,日夜难眠。

连城苦于兵少,又不如姜城险要,一马平川的地形,曾经是连城的优势,如今却也成了他们这座孤城的短板。

马成志苦思几日,眼看着人心惶惶,城中有些门路的,都跑了,马成志更慌了,特别是在他向九刻城寻求援兵杳无音信之后。

他们能跑,马成志身为连城的城首,却不能逃,可连城上下不足五万的人,又如何抵挡禹军二十多万大军?

马成志这才想起了想东姚西亭马场求助借人的心。连城临近两马场处,他自然之道马场养着不少善战的私人。这些人平日是训马游牧的牧民,而当有人对马场不利时,便是马场最牢固的防御,最锋利的刀。

他们说是马场,某种程度上,他们也是部落。

gu903();可是现在,前去求援的人,久久没有回讯,更是连派出去的人,都没有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