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6) 盘问的用意(2 / 2)

归恩记 扫雪寻砚 855 字 2023-10-16

虽然唱歌姑娘会的不多,但却是个明白人。听完王炽的话,她连忙挽裙略倾了倾身,感激地道:这位老爷能如此体谅,真是大善人。

这大善人三字刚由她说出口,王炽的眉角忽然轻挑,波澜微起,快得不着痕迹。

但你的京都口音拿得很好。似乎丝毫没有带一点川西习惯。对于唱歌姑娘的感激,王炽没有表示什么,只是突然又说了这一句话。乍然一听,就仿佛是他补上了刚才还没说完的半句话似的。

望着姑娘脸上有微讶表情一闪即没,王炽接着又道:也是因此,我才会一开始挑上京都的名曲,并不是有意难为姑娘,而是我以为你既然能如此熟用京都口音,即便不是这里的人,也会对这里很熟悉才对。

王炽的这个问题。在周围聚拢过来凑热闹的食客眼中看来,并没有多大意中,忽然有一个人站了起来。这个人坐得比较靠后,自众人议论闹腾起来时,他就没怎么插话进来,但他的身形其实挺高挑的,所以突然这么一下站起身,倒是吸引去了不少在旁桌便随意而坐的食客的注意,王炽也暂时压下喉头的话,朝他多看了几眼。

只见这个人有着一头蓬松散乱的头发,尽管用了一根布带扎着,但他的额头上还是有几缕不受束缚散开的短发落下,遮去了大半部分的眉眼。再看他一身看似厚实实则纺织得如篾丝筛子般稀疏漏风的麻衣,上头还有不少似被什么东西钩挂破了的窟窿,更显得家底苦寒。

王炽的视线最后在他从桌脚处拎起的一把柴刀上略停了停,知晓了他很有可能是个靠打柴为生的樵夫,不禁微微眯了下眼。

在全城限铁严令的节制下,铸造铁质器具的原料供应和成品销售都受到一定影响,因而开设在内城的打铁铺并不多,成本代价在官方束缚力的管控下陡然增高太多了。不过,内城对铁器的需求本就不大,无非就是打几把菜刀锅铲,所以这类因限铁令而变得麻烦起来的行业,并未给京都居民带去多大困扰。

只是这样一来,铁铺主要在城外小镇经营,以前打柴为生的樵夫大多也迁出去了,干这行里的人拿的都是苦汗钱,能节约一些工时,继而多挣些,也是好的。

看这樵夫的一身打扮,除了是个樵夫,还是那种专供铁铺柴禾的樵夫。因为铁铺对柴禾的要求要稍比城内民家的低,也少些挑剔,给钱爽快,并且需求量大,所以年轻力壮烦于讨价还价的砍柴人一般都是上那儿供柴去了。

能在内城看见他们,并不多见;能在经营环境极为稳定的民坊小馄饨馆遇见……莫不是他就住在这附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