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02(2 / 2)

龙腾1856 羽落凡心 2204 字 2023-10-15

砍了肃顺,搞定其他顾命大臣后,慈禧便再一次上位了这一次,她可以骄傲地说这世界再也没有人能决定她的命运了公元1861年农历11月1日,这一天的老皇历上写着黄道大吉,宜登基、乔迁,煞南。于是同治皇帝奉慈安皇太后、慈禧皇太后在紫禁城的养心殿东边的一所屋子垂帘听政。在同治皇帝的龙椅后面,挂了一黄屏,后来慈禧嫌黄屏碍眼,改成了黄幔,慈安皇太后与慈禧皇太后并坐在黄幔后面。恭亲王奕訢站在左边,醇郡王奕譞站在右边。从此,清王朝和中国历史翻开了崭新的一页,他们五个人从此站了起来,这一年慈禧27岁,慈安25岁,恭亲王奕訢28岁,醇郡王奕譞21岁,同治皇帝6岁。

两个月后,曾纪泽率湘军的火枪队回到了安庆,面见曾国藩。,他给父亲带了一份特殊的礼物,一道圣旨曾国藩任两江总督协办大学士,督办四省苏、皖、浙、赣军务,其巡抚、提镇以下悉归节制

曾国藩听说提拔他的肃顺被杀,原本还有点心慌,见了圣旨的内容,大为不解,看了儿子曾纪泽一眼,不知道他做了什么。

曾纪泽笑而不语,也绝口不再提北上勤王的事。。

第十八章一朝天子一朝臣

在曾纪泽带兵回安庆时,肃顺就被干掉了。肃顺被干掉,也是太大意了,他的行馆里只有一帮长随和听差,他正黄旗的侍卫都在芦殿护卫梓宫。

那天深夜,醇郡王集合王府护卫和蒙古骑兵,由醇王宣谕去拿作乱的反贼肃顺。

为了不惊动无关的人,醇的队伍都是步行,他自己坐了一顶大轿,向北大街行去。数十盏灯笼点起,显得雄壮肃穆,城里巡夜的兵卒,都只是跪地请安,无人敢多问一句王爷们要去哪里。

到肃顺的行馆后,醇王下了轿子,将手一摆,他的队伍哗地一声散开,便有二三百背着俄罗斯步枪的兵便绕向后门去了。

肃顺行馆的门口排着四名带刀侍卫,见了这样的阵仗,惊疑不定,一名侍卫领班给醇王行过了礼,陪着笑问道“不知几位王爷,有什么吩咐”

“肃顺呢”醇王厉声问道,“叫他出来接旨”

侍卫领班见醇王盛气凌人,直呼肃顺的名字,便知道坏了。他跟另外三名侍卫,都是正黄旗的侍卫,眼见得肃顺要倒大霉,正要进去禀报,行馆的大门忽然洞开,杜翰背着手走出来了。他正在肃顺的行馆内,等着御驾的消息,此刻见了外面这等阵势,先是一愣,看了看,知道醇王是正主,皱着眉头道“七爷,你想干什么”

“干什么”醇王冷笑一声,将手中的谕旨一扬,道“本王奉旨拿问肃顺”

“七爷,你糊涂了吧”杜翰强装镇定,笑道“谕旨必经顾命,由军机出,你拿了一张纸就说谕旨,是要矫诏作乱么”

“混账”醇王被杜翰一番挤兑,恼羞成怒,还没来得急再说话,却见肃顺大步走了出来,身上的袍子还没扣好,显是才从床上爬起来,指着醇王的鼻子道“老七,你的神机营是要作乱嚒是不是鬼子六让你来的”

“是又怎么样”醇王冷笑道,“识相的话,快束手就擒。”

肃顺铁青着脸,对醇王身后的神机营大声说道“大行皇帝尸骨未寒,恭王和醇王矫诏作乱,你们跟着他,不怕被诛九族嚒”

醇王见肃顺和杜翰一口一个“矫诏”,还想乱他的军心,勃然大怒,立即骂道“肃六,我没那么多废话跟你说,既然你不奉诏,来人,给我拿下”

“是”醇王身后的王府护卫答应一声,拔刀向前。

这时,肃顺也大喝一声“来人,将这群乱党统统拿下”

醇王先是一愣,只见行馆左右的两间屋子里,哗啦哗啦冲出来上百名侍卫,在行馆门前摆成三排,手中刀光雪亮,对准了王府护卫。

醇王一急,狠了心一挥手“上谁敢抗旨,格杀勿论”

王府的护卫向前一冲,便跟粘杆侍卫交上了手,乒乒乓乓打了一阵,便又各自分开,粘杆侍卫的阵列未动,王府护卫倒是退了回来。

双方都是旗下的子弟,虽然都没有什么当真跟人动手的经验,相较之下,王府护卫就显得颇有不如,虽然人多,但一回合打下来,倒伤了七八十个,而对面只伤了三四人。

醇王心里大急这样下去,要坏事他立即下令“洋枪队,给我上”

那帮得了洋枪的神机营一出手,砰砰砰一阵猛射,肃顺的侍卫队就乱了阵脚,纷纷败退,肃顺一看形势不对,便往回跑,却不小心摔了一跤,他手脚并用想爬起来,说时迟,那时快,醇王带了十几名护卫冲上前去,将肃顺五花大绑。

一番战斗之后,醇王的神机营大胜,醇王冷笑,展开了手中的谕旨,宣布了慈禧的谕旨。杜翰已经垂头丧气的跪在地上,身材壮实的肃顺却仍挣扎着不肯跪。醇王府的护卫领班拔出佩刀,说一声“肃中堂,得罪”

用刀背在肃顺膝弯处狠狠一击,肃顺只觉痛彻心扉,双腿一软,终于噗通一声跪在地上,被几个护卫掀住脑袋按在地上接旨。

“奉旨肃顺矫诏窃政,包藏祸心,着即革职拿问”醇王匆匆念完了这道只有一句话的谕旨,将肃顺行馆中的所有人等,连同他那两个小妾,就地羁押,等梓宫启程之后,再行处置。

至于梓宫和那里的正黄旗侍卫,则由恭亲王亲自前去接手,这是头等大事,一丝也马虎不得。而醇王自己,坐镇步军统领衙门,以防再出什么意外。待到天一亮,就到京城宣示谕旨,告知肃顺就擒的消息。

这时,京城里却一丝风声也没有收到。第二天一大早,载垣端华几个人,就已经到了设于隆宗门的军机处,开始处理公事。他们俩连同穆荫、匡源、焦佑瀛,都是第一拨回京的人,在这里上值,已经有好几天了。

“老郑,还是京里好啊。”载垣一边感慨地对端华说,一边透过窗棂,看着乾清宫那高耸的飞檐,“紫禁城里的气象,热河的行宫是怎么也比不上了。”

话音才落,却看见几个人从隆宗门转了进来,由个太监陪着,朝里面的养心殿走去。当先的一人,翎顶辉煌,不是恭亲王是谁

“鬼子六要进内廷这不合规矩”几个顾命大臣面面相觑,随即都反应过来,由载垣带着,出了军机处,一声招呼,叫住了恭王。

“恭王。”载垣低着一辈,抱拳作礼,称呼得很客气,“你这是往哪去啊”

“我奉特旨,带这几位进去见见太后。”恭王指了指身后的几个人,皮笑肉不笑地说。

载垣这才看见,跟着恭王的,是贾桢,桂良,周祖培,文祥这几个人。贾桢是武英殿大学士,桂良是文华殿大学士,周祖培是体仁阁大学士,从礼制上来说,这就是朝廷的三位宰相,位齿俱尊。再加上一个和硕亲王,一个军机大臣文祥,这是要做什么

载垣心里嘀咕,见三位白发苍苍的大学士都是面无表情,目不斜视,知道不好惹,于是向文祥问道“博川,你不在军机当值,也要进去见太后,是有什么事”

文祥抱歉地笑笑,道

gu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