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上有明旨,让多隆阿当前敌总指挥,而且我已经有了明确的计划。”胡林翼给曾国藩回信详细报告了他的作战计划。
曾国藩同意了胡林翼的作战安排,多隆阿就这样被推上了前敌总指挥的位子。就在这时候,湘军进入安徽后的第一场恶仗,就打响了。
陈玉成得知曾国藩的湘军即将对安徽发动大规模进攻,而且太湖、潜山两城已经被湘军包围后,率领十万精兵南下,妄图将湘军击退,稳固安庆的前沿阵地。
多隆阿知道陈玉成大军即将来到后,做出了一个大胆的作战计划,他解除对潜山的包围,命鲍超率领三千士兵驻守前面的小池驿,直接对阵陈玉成,而他自己驻守在后边的新仓,随时准备接应鲍超。
多隆阿的这一计划把曾国藩吓了一大跳。曾国藩用兵,无论战略还是战术,都很笨拙,习惯于步步为营。按照他的计划,湘军在太湖、潜山之战应该这样打将兵力收缩,包围住太湖城,凭借牢固的营垒,抵挡住陈玉成的反包围,待重创敌军后,再顺势拿下太湖城,趁势进攻潜山,拿下潜山城。这种办法非常保险,胜算也很大,但缺点是不能速胜,至少需要一两年才能拿下太湖、潜山。
所以,当曾国藩得知多隆阿的作战计划后,着实吓得不轻。他最担心的是顶在前面的鲍超,鲍超手下只有三千兵,却要抵挡一向号称精悍善战的陈玉成的十万大军。即便是古代的名将,面对三千战十万的悬殊兵力,恐怕都很难生还,何况是鲍超
于是,曾国藩多次写信给胡林翼,让他命令多隆阿改变作战计划。
胡林翼得知多隆阿的作战计划后,也吓了一跳。但他并不认同曾国藩的作战想法。他想打一场大的歼灭战,不仅要迅速拿下太湖、潜山,还要争取干掉陈玉成。在这一点上,多隆阿的想法和他是一致的。但他也担心鲍超的三千兵会被陈玉成当成诱饵吞掉,所以一直督促多隆阿一定要援救鲍超。
当曾国藩、胡林翼还在为战略问题写信讨论的时候,小池驿大战已经打响了。湘军第一悍将鲍超对阵太平军第一悍将陈玉成,这真是一场惊天地泣鬼神的厮杀。
“兄弟们,给我顶住”这场大战,也是鲍超的成名之战,他的三千湘勇,硬是挡住了十万太平军一轮又一轮的进攻,为湘军调整兵力,发动反击,争取了宝贵的时间。
多隆阿虽然与鲍超有矛盾,但是到了关键时候,他也不敢犯浑,而且曾国藩对他的战略已经很不满,一旦他失败,后果不堪设想。在他的指挥下,新仓的援军不断开往小池驿援助鲍超。
多隆阿也是一员猛将,人送外号“多龙”。此人不但勇猛善战,战风剽悍,他手下还有一支强悍的“步骑混成旅”,擅长使用步骑结合的灵活战术。与太平军交手对阵时,多隆阿有一套独特的战术,他往往先用步兵正面迎敌,然后用马队快速迂回包抄,将对方阵形冲乱之后分割包围,与步兵形成夹击之势,一般人很难对付,陈玉成的太平军大败
而大战开始后,曾国藩、胡林翼也从各处调来军队,一部分增援小池驿、新仓,力图保住前沿阵地,另一部分参与对太湖城的围攻,力图攻下太湖,使陈玉成此行失去意义,自动退兵。
在小池驿大战之前,胡林翼在潜山西北的天堂镇埋伏有一支八千人的部队。
当小池驿之战进行到最艰苦的时候,这支部队以逸待劳,出其不意地从太平军背后杀出,斩杀太平军数千。
陈玉成的数万大军被阻在了小池驿,不能前进一步,而太湖城城中的太平军由于得不到救援,已经弹尽粮绝,城池随时都可能被攻破。在这种情况下,陈玉成为了避免被湘军反包围歼灭,主动撤出了战斗。他明白自己姗姗来迟,已经遗憾地错过了两次有利战机。第一次是曾国藩夺取安庆外围城市之时。那时陈玉成正在东线摧毁江北大营,要不然湘军在安庆外围也成不了气候,安庆也不会这么快就陷入重围。第二次是在摧毁江南大营、东征苏南基本完成时。那时枞阳还在太平军手里,如果陈玉成及时赶到,便可与安庆守军里应外合,阻止湘军包围圈的形成,战事还不至于坏到这个程度。
陈玉成的部队撤退后,曾国藩下令湘军趁机攻下太湖、潜山,从陆路进攻安庆的障碍也被扫清了。
第四章李秀成扩军
李元度大意失徽州,李鸿章还负气出走,曾国藩很是恼怒,但很快,他便又陷入了极度危险之中,几乎丧命,他连遗书都写好了。因为李秀成终于来支援陈玉成了。
当时李秀成打上海的战事已经结束,在洋人的干涉下,他不敢贸然进攻了,于是跑去嘉兴解围,然后李秀成率部回到了苏州休整。
洪秀全这时并非完全糊涂,他也知道安庆的重要性,一旦安庆有失,天京就容易成为一座孤城,洪秀全亲自下圣旨命令李秀成率部前去安徽,协助陈玉成解救安庆。
天王下旨,李秀成不敢不从,不过李秀成也聪明,他也学曾国藩敷衍咸丰皇帝那样敷衍洪秀全,一再拖延,他先让堂弟李世贤率部先去,他自己直到1860年11月才率部从皖南出发,而且他把自己的精锐部队都留在了苏南,只带了几万新兵去安徽救安庆。
那时陈玉成正在桐城一带与多隆阿激战,如果李秀成率领苏南精锐前去增援,打通南下安庆的通道是绝对没有问题的,甚至还可以围歼多隆部,然后联手围攻曾国荃部,还是有望解安庆之围的。
可是李秀成并没有渡江北上,他率部南下,经当涂、芜湖、繁昌、南陵、石埭,从羊栈岭进入黟县,正好与北上安庆背道而驰。他不是靠近安庆,而是离安庆越来越远。
李秀成的侄子、侍王李世贤不解,问他为何如此行军
李秀成回答说“我对天王、干王、英王解救安庆的方法不认同,打仗要从天国全局发展战略考虑,不能计较一城一地的得失。东线要比西线重要,只要解决了苏南和浙江,就能利用这两省的巨大财富与攻打西线的湘军抗衡,到时回头消灭曾国藩易如反掌。干王洪仁玕不懂军事,什么狗屁围魏救赵,武昌是胡林翼的地盘,打武昌最多只会让胡林翼部回湖北,曾妖头肯定不会上当。天王让我们北渡援皖,我们水师不行,怎么过江陈玉成想正面强攻,更是愚蠢至极,为了安庆跟湘军决战,正好中了曾妖头的鬼计。天国不应该为了一个安庆就让曾国藩牵着鼻子打,这种吃亏的买卖不能做。可惜天王、干王、英王都比我们管大,不听我的。”
李世贤问“那我们怎么办”
李秀成说“本来天国应该放弃安庆,撤出主力,然后坐等湘军来攻打皖北其他城市,变被动为主动,与曾国藩打消耗战,一点点地消耗湘军的实力,甚至可以在野战中寻机歼灭湘军,而安庆也可失而复得。就算要救安庆也不是现在这个救法,应该在外围想办法消耗湘军实力,用不着像斗鸡
gu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