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33(2 / 2)

一品公卿 短头发 2324 字 2023-10-15

经过这两年多的府兵生涯,郭四妹已经比当初强多了,虽然还是有点扭扭捏捏,可最起码看起来比那么象女人了:“多谢东家,我”我会卖力的

“是卖命”郭弗烈大吼着:“当兵吃的就是卖命粮。”

“是,我会卖命的

包括郭家父子在内的二十个亲卫和林三洪一起,晓行夜宿,差不多走了一个月,终于到陕西都司换了文书前文忘记解释了,明初的陕西和现在的陕西省不是一个概念,所辖的地域也有很大差别,出关口逐渐进入北地草原。

这次北伐朱林势在必得,动员的人力物力也是空前,光是正式的战斗编制就有十几万之众,再加上个边军和地方军队派遣来的人员,就说是三十万大军也不算有很大水分。再加上运送粮秣、器械、马匹等军用物资的民夫,到底有多少和战争有关的人员已不计其数。自从出陕西以来,一路上到处都是成行接伍的民夫,兵甲相连的军队也不在少数。整个队伍浩浩荡荡。一直绵延到目力所及的尽头。

也有许多如林三洪这样临时抽调到军前效力的官员,这些人带着随从和护卫,夹杂在”流而过的人群当中缓慢前进。

因为在陕西都司领了马屁,众人可以骑马亲近,速度要快很多。

郭四妹被他老爹用皮束子捆绑的如同粽子一般,牢牢的“固定”在马背上,,

“东家,我”是给你说瞎话了,四妹都没有机会接触战马,怎么会骑马呢不过不要紧,骑马也没有什么难学的。从这里到前线还要走些日子,我担保到前线的时候。我家四妹可以纵马如飞

林三洪苦笑到:“行了,老郭,你的心思我明白,不就是希望四妹能多历练历练的嘛。反正已经出来了,也不可能再要他回去,会不会骑马也无所谓了,就这样吧”

“嘿嘿,多谢东家,多谢东家。哪天我这个儿子要是出息了,我让他给东家磕头”

随着人流又走了一些时日,逐渐靠间前线,老郭很有经验的说道:“再往北三日的路程,就是克鲁伦河了。过了那条河就是蒙人的腹心重地。我估摸着皇上一定会在沿河地带驻留,仔细侦测敌人的动向,”

这就是老兵的经验

郭姊烈曾经几次参加北伐,最远的一次曾经到达捕鱼儿海,可每一次到克鲁伦河的时候,明军都会做出一次集结,一来是借机休整,二来是捕捉敌人的主力。因为再往北就是蒙古人的腹心之地,贸然开赴进去的话,是很危险的。

对于不知兵的林三洪来说,郭姊烈这个百战老兵的经验很有实际作用。一路上在老郭的指点下,也开始熟悉朱橡的战略,比如某部官军为何要驻扎,比如另外某部为何要突进等等,无不是有周密计划和详尽安排,绝对不是一句“兵发蒙古去也”就能搞定的事情。

战争,从来就是一个繁杂琐碎的集合体,需要考虑的面面俱到,哪怕是最微小的漏洞也有可能引起灾难性的后果。

据老郭的介绍,皇上的这次御驾亲征并没有什么出奇之处,更谈不上什么新意,唯有一个“稳”字才是真正核心。

几十万大军,互相呼应,结成一个巨大的扇面,如泰山压顶一般缓慢推进,要的就是一个“稳”字。朱林所要达到的战略目标就是倚仗强盛的国力和军队的数量优势横扫草原,至于那些所谓的“迂回穿插”等等战术。根本就不在考虑之内,朱林甚至严格限制军队的前进速度。这个用意已经很明显了。

到是第二日,林三洪等人已经进入真正意义上的前线。

触目之所及,无比是普天盖地的营帐,各色军资堆积如山,成群结队的军兵往来调动,无数传令骑在各个营头之间如穿梭一般飞奔。

光是在中军的营头里就走了足足一天,隔日清晨才把“林三洪奉旨候调”的折子递上去。又结结实实的等候了多千天的工夫,终于为皇帝召见。

朱橡的大帐远比想象中的帐篷更加宽大,准确的说就是一座宫殿。帐中还残存着刚刚召开过御前会议的痕迹,挂在顶头位置的地形图还在。一身戎装的朱林正背对帐口。出神的望着地形图”

“臣林三洪

“来了啊”朱林转过身子,佩刀撞击甲胄发出清脆的声响,略略的扫了林三洪一眼:“起来吧。”

谢恩。”林三洪站起身来,垂手一旁。

朱林静静的看着有些拘谨的林三洪,声调放低了许多:“你在扬州任上做的不错,深慰联心。按照规矩就是放到中枢亦无不可。只是你年纪轻轻就放到重位之上未必就对国家有利。所以联还要多给你一些历练的机会,以后也好为国出力”朱林的语气稍微加大了一点,似乎是在强调什么:“也要为君分忧啊”

林三洪什么也没有说,只是很简单的道:“是”

“你的眼光联还是信得过,这次调你做参议,就是想听听你的意见。放你在联身边也好拾遗补缺。”朱林说的很自然,语气也很清静:“想必这次北伐的情形你也知道不少,你给联说说

“臣不敢妄言。”

“军国大事联自有主张,也未必就听你的,说说无妨。”

林三洪赶紧做惶恐状,后退一步说道:“臣并不知兵,对于当前情形也是道听途说,军国大事实妄议不的。如今大军深入千里,臣的那点见识于陛下帐外当值的小兵相比,都多有不如

林三洪很老实的承认了自己的不足。甩个事方面。林三洪确实不行。尤其是这种规模的大战。倾谓刊力御驾亲征,绝对不能站在皇帝面前口若悬河治酒不绝的忽悠。虽然朱林一定分辨得出什么是真知灼见什么是空口白话,不至于象后世的某个大明皇帝那样引起灾难性的后果。可林三洪深知自己的短处,说的越多错的也就越多,最好还是什么都不说了。

连外边站岗的小兵都不如,这个比如让朱林哈哈大笑:“不错,书生议军国,多发惊人之语,却全部都是不切实际的废话空话,你比都察院

gu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