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570(2 / 2)

明末乞活 好大一只乌 2222 字 2023-10-14

gu903();人们看不到这些,只看到了帝国光彩夺目的一面,可这些却对于帝国来说,同样无比重要,有的时候阴暗面的重要甚至超过了光明面。

宋勇忠的选锋军就是这一支,如今,选锋军的存在甚至有些类似于后世英国的军情九处,苏联的克格勃,以色列的摩萨德,以特工以及特种兵身份专事对外刺杀,破袭,策反,制造混乱还有营救,这些黑衣死神的手里,不知沾染着东南亚以及中南半岛多少个贵族,死硬酋长的鲜血,正是有他们在,才保证了大明殖民地的一片繁荣。

如今,宋青书身后这片阴暗的根须,又是触及到了北方。

虽然自淮河向北的大明朝三分之二国土都沦陷了,可就在建奴新大本营京师的眼皮底下,还有着一块国土始终插着大明的旗帜,那就是张好才的登莱道,这个山东半岛最尖端的狭长地区与辽东半岛的金州互为犄角,有着大明一个水师分舰队的守护,在建奴剃发易服时候,又收留了数万义民,编练成了三个山东师,防守可谓金池壁垒。

尤其是这儿还是宋青书软刀子割肉的地方,北方需要南方,需要南方的稻米,棉布,药材,瓷器,等等一大堆货物,南方同样也需要北方的良马,犍牛,山羊,皮绒,在这两个港口,每年南方与北方还保持着一定的贸易量,不过宋青书是拉半船粮食配半船东南亚的苏角,印度的黑胡椒,阿拉伯的,没药,缅甸的玉石,还有绫罗绸缎等各样奢侈品,想要买粮食,就得将这些玩意买了,奢侈品虽然很对建奴贵人们的胃口,可对于国家,作用真是不大。

一点点的,北朝的民间财富,就被南朝所汲取,抽干,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就算多尔衮曾经几次严令禁止八旗子弟享乐,却也刹不住这个风气,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自松江出发,隐身在货船中,小半个月的时间,宋勇忠带着属下就是在莱州繁华的港口登了岸。

随着局势缓和,经济也在慢慢恢复,这莱州港早不负当年山东大旱时候的凋敝,倒是显得挺热闹的,紧挨着莱州城附近的街市,来来往往的到处都是南北商人,一面面南北杂货的旗子飘飘忽忽,街道上还有叫喊甩卖之声,倒也显得颇为热闹。

混迹在其中,宋勇忠一行倒是一点儿也不显得突兀,为了任务需求,他们一个个早就剃了光头,如今用鱼胶在后脑勺粘一疙瘩头发,就和建奴的金钱鼠尾一般无二了,也是穿着厚厚的马褂,皮袄,背着行李卷,看那模样,与那些行脚的北商还真是一般无二。

可特工永远不是普通人,找货那样左右张望着,冷不丁一个小伙计模样选锋军士轻轻就拍了下前头大掌柜的打扮宋勇忠,小声在他耳边嘀咕起来。

“当家的,墙角两个二瘤子,似乎是鹰爪孙,从咱们绕港口出来,一直到这街市里,都在盯着咱们”

多尔衮也不傻,当年建奴打铁岭,打辽阳,打沈阳,无不是用间谍先行混进去制造混乱,这才拿了城,为了必需品留着这么个鱼龙混杂的口子,他也防着宋青书往里掺沙子,送间谍,如雍正的血滴子组织一样的谍报成员,也是在监视着这个港口。

瞄了一眼几个穿着厚马褂,手揣在衣袖里头靠着墙边懒洋洋晒太阳的地痞无赖模样家伙时不时鬼鬼祟祟看过来的眼神,心头冷哼了一声,面上,宋勇忠却像怕事儿的小老板那样,张口就训斥着。

“哪儿来那么多事,老实看你东西,丢了一个参枝,老子扣你半个月工钱”

呵斥了伙计,在那些建奴走狗的注视中,宋勇忠就跟个老江湖似得,轻车熟路的往那些南北杂货中南字大过北字的铺子里挨个钻去

第七百八十六章警觉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可做一个好的特工,就得做三百六十行,行行的状元,炉火纯青到连专业人员都看不出痕迹来才是。kanshu

如今大明是个商人国度,商人更是选锋军特工们隐匿身份的常用手段,以至于宋勇忠炉火纯青的几个建奴探子都丝毫看不出来破绽。

从港口的女厕所后头翻墙出来,没走大门来掩盖身份,然后挨个南货店咣当,把褡裢里的鹿茸,老高丽参棒子,还有乌拉草变卖一空,甚至为了区区几文钱,大明帝国堂堂中将,正三品官员和个六十岁老头争论了小半个时辰。

实在看的扣扣搜搜看不下去了,几个探子打着哈欠又回到了港口入口处,接着盯着。

不过做戏做全套,就算他们走了,宋勇忠依旧没有放松警惕,还是在这鱼龙混杂的莱州城外集镇咣了一整天,最后才找了个最差的客栈打下了尖儿。

十来个人也不算少,正好占下了个大通铺子,这面装扮伙计的选锋军士小心翼翼的将银钱与塞在最里头,尚且有个新兵蛋子实在忍不住,对老兵比划了个大拇指。

“咱爷真是高,小的今个简直不敢相信这是一个人”

可惜话没说完,已经让老兵一个巴掌拍脑袋上给拍了回去。

今天事儿的确顺利,不但摆脱了眼线,还将作为掩护,采购的南货置办的差不多了,明天再晃荡一圈,就可以大张旗鼓向京师进发,然而宋勇忠却高兴不起来,作为高层人员,他看到的比麾下这些小兵多上不少。

虽然清朝境内还有时不时的义军反叛,可今个这大集市,却是实实在在的分割成了两个世界,穿着马褂,留着金钱鼠尾的清人,穿着长衫,留着汉家衣冠的明人,不管心里是否把自己当个清人,至少这些来来往往的富户子弟,暂时已经认同了清朝的统治,甚至于谈吐文化上,两方也出现了差异。

这是个不好的趋势

之前宋勇忠虽然从来没有出言反对,可他还是对宋青书迟迟不像北发动进攻,心存疑虑的,可如今,他似乎明白了宋青书的顾虑。

就像后世美国的南北战争北方的工商业主与南方的奴隶主文化意识差异那样,如今华夏北方的大地主阶级与南方的自由工商业主,也开始拉开了思想的鸿沟,如果准备不充分,也许就是另一场破坏力极其严重的南北战争。壹看书

双方都如同高明的剑客那样,每一招每一式都是相互试探着,一但真正的杀招祭出,就必须有一个见血倒地。

不过在此之前,需要的是耐心的观察,如今,他宋勇忠就是这剑客的眼睛。

两天时间倒是没发生什么特别的事情,甚至宋勇忠一行还与另一个大明军情部门第九局的一队菜鸟擦肩而过,眼看着几个清军探子跟着几个菜鸟在街市中东逛西逛,却没人愿意多花一点时间多看他们一眼。

九月十五,带着进来的南货,一行人搭上马车,又是大摇大摆的向京师进发过去。

真有点天下太平的味道了,在崇祯十年到崇祯十七

gu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