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427(2 / 2)

执掌武唐 蜀中布衣 2353 字 2023-10-13

一通指责吭哧有力,有理有据,武承嗣的额头顿时冒出了点点细汗,吭哧了半天竟连一句话也说不出来了。

武后心知武承嗣成为丞相时间尚短,威望不足、根部不牢,已是无法应对局面,此时自己必须出马,心念及此,断然开口道:“诸位爱卿,朕倒觉得武丞相此议尚妥,何也刘相以为武氏先祖出身商贾不能为王,无功无绩更不能加以显官,孰不知你们口中的贱商武氏,乃是当今圣人的先祖,更会成为大唐今后所有天子的先祖,何当不得一个分封王”话到最后,语气已是透着一股让人心生胆颤的冷意。

看着武后与武承嗣姑侄之间的政治唱和,想要提高武氏先祖的地位,裴炎的心头大是不好受。

他已经看出来,这次大朝会乃是武后提高太后权力,打压相权的一个契机,自己作为首席宰相,若是坐视不理,听而由之,那他苦心经营的宰相势力当真就会土崩瓦解。

故而,裴炎拱手一礼,语带质问的望向了帝座:“太后你乃是我大唐的太后,更是天下所有人的母亲,自然应当胸怀天下,不可偏袒自己的亲属,难道太后看不见西汉之际吕后乱政之祸么”

武后一声冷笑,素手一抬语气舒缓有力:“吕后将权力交给活人,这才造成了诸吕之祸,而朕却是在追封逝者,逝者岂会争权夺利祸乱国祚这又有什么损害呢”

裴炎绷着脸言道:“微臣只知举国大政当防微杜渐,预防不好的苗头,遏制有可能出现在祸端,若是今日追封太后先祖开了先例,那太后你要如何服众”

武后凤目一寒:“裴卿的意思,觉得朕追封先祖全是私心了”

裴炎猛然一咬牙关,硬着头皮点头道:“对,的确如此”

这一问一答间,大殿中的气氛顿时降到了冰点。

站在龙床旁边的上官婉儿听得心弦震颤,迎面而至的巨大压力使得她几乎快要透不过气来。

在接到武承嗣奏书的那瞬间,上官婉儿便感觉此事铁定会激起一股腥风血雨,也会遭到群臣们的坚决反对。

但是她万万没料到,武后令武承嗣在大朝会上奏议此事,就这么明目张胆的激起了裴炎等宰相的愤然抗议,让原本和谐共存的临朝称制太后与总摄国政宰相之间形成强烈冲突,她委实不了解武后为何要这么做。

第九五五章诸武登台

此刻裴炎的心头亦是惊怒交集,还有满腔苦闷悔恨。

昔日他之所以要与武后废立李显,主要是想阻止李显亲政掌权,以及擢升韦玄贞为相。

通过废立事件,裴炎自己完完全全掌握了相权,而武后则获得了梦寐以求的临朝称制大权。

不过在裴炎看来,武后临朝称制不必长久。

为何

盖因现在所有宰相都是他裴炎的人,武后不过居住在内宫中的一个妇人,没有外臣可依,没有宗族可靠,加之朝中大臣一直对武后心存顾忌,武后那会是他的对手

而且武后年岁已高,说不定哪天就会跟随高宗皇帝而去,即便是临朝称制,对裴炎也不甚威胁。

但是裴炎完全没有料到,武后居然这般果决,在双方合力废掉李显之后,就迫不急待的朝着他开战了。

擢升武承嗣为相只是一个试探讯号,试探他裴炎究竟会如何应对武后对相权的干涉。

而到得今天大朝会,武后却是凭借光宅新政与立武氏先祖为王为契机,在当殿文武百官的面前,与宰相集团彻底决裂。

果然,武后没有半分犹豫,断然出言道:“裴炎觉得朕是在祸乱国家,其实不然,朕替圣人追封他的先祖,有什么过错又会引起何种祸端朕知道诸位大臣常以西汉吕后喻朕,并因此产生疑虑,但朕不是吕后,也不会如吕后那般利令智昏,作出祸乱国家的事情若是有一天朕当真成为了吕后那般的乱国者,朕也相信朝臣中有许许多多如周勃、陈平那样的忠臣,扫灭诸吕底定江山。”

铿锵有力的话音落点,大殿内尽皆沉默无语,唯闻一片粗长的喘息之声。

半响之后,武后用力一拍龙床护手,语调舒缓沉重,却又一字一句般坚实无比:“朕已决定封武氏先祖为王,不容再议,就这么决定”

仅此一句,尽显霹雳雷火,果断居然之姿。

在武后天威面前,裴炎所代表的宰相集团却是犹疑了,退缩了,忍让了。

他们虽则权力滔天,却终归为臣,何能冒天下之大不韪,当殿反驳几近帝王的武后之决定

待到议政结束,所有大臣都清楚了一个事实:在今日的大朝会上,武后已是取得了与宰相集团博弈的完胜。

两天之后,朝廷颁下诏书:封武后五世祖父武克己为鲁靖公,五世祖母为夫人;

封高祖父武居常为太尉、金城义康王;

祖父武华为太尉、太原安城王;

父亲武士彟为太师、魏定王。

武后高祖母、曾祖母、祖母、母亲均追封为王妃。

同时,在武后家乡并州文水县建立上述五代祖先祠堂,天天上贡品,烧高香,接收庶民们的祭拜。

逝者得封,活人同样得以晋升。

武后侄儿武三思以夏官侍郎擢升为夏官尚书;

而武后堂侄武攸宁则以右卫将军之职检校玄武门百骑,担任起了守护宫禁的重任。

除了这两个显赫者之外,其余武氏子孙均有高低不一的封赏。

如此一来,也标志着外戚武氏正式登上了政治舞台。

几家欢喜几家愁。

在武氏族人们弹冠

gu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