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u903();“内容就这么写,今日我把众人招来,打算发行报纸,众人问我题目如何定,然后把你们说的题目都写上去,最后加入我这个为大汉崛起而读书,这就是题目。我们采用简单易懂的词汇,采用真实的情况告诉这天下万万百姓,我们在做什么,我们为什么这么做”刘璋相信自己的理念会得到自己领地百姓的支持,现在毕竟还是大汉天下,还不是三国纷争的时期。
“我本以为文学之才,在于诗书礼仪,现在居然被这种简单的白话所感动,这就是主公说的理念吗”郑度的眼神很亮,他就像是突然发现了文字的魅力,再也不是那种诗词可以表达出来的东西,而是叙说简简单单的叙说
刘璋再次说道:“这是主要内容,可以用稍微大一点的字体印刷上去,我们在准备一些稍微长一点的模块作为线条可以让报纸更加的美观。至于下面这些小框框可以写一些有趣的内容,比如说那家百姓的田地出产多少,为什么会这样比如今日某一队军士练兵出了问题,然后被罚在城中体罚,百姓围观,体现了军民鱼水之情。总之在大的文章敲定之后,就用一些小的东西开始填充,这就是报纸。在内容填充完毕之后,然后就开始大量的刊印,到时候三文钱一张或者第一期不要钱在益州免费发放,首印十万张”其实这些东西很简单,刘璋说一边,他们就基本上明白了。
至于一边的工匠,刘璋就简简单单的告诉他们如何印刷,如何准备印刷物品。反正这些人比刘璋专业多了,甚至于刘璋都没他们懂得多。只要告诉他们如何做,他们可以完成的更好。
当然这比预想中的要难得多,刘璋已经把文章准备好了,可惜光是不同大小字体的模版就需要准备好多。尤其是这些工匠不识字需要一个个对,总之第一版报纸出来之后已经是十天后。
郑度是第一个拿到报纸的人,他对这件事比谁都上心,上面可是有他的一片论蜀郡的文章,半古文,半白话的效果只能说凑合。不过文章还是很有深度的,甚至于还有一篇蔡文姬的,就连李文儿也刊登了。
坐在院子里,郑度看着白纸墨字,整个人的心情就是很爽的。旁边还有主公画的那种怪异的人物脸,不过看上去还挺有意思的原来画画也可以这般这就是俏皮的感觉大体看上去这东西比看竹简要舒服的多,首先内容很多,其次很轻便
记得当年自己看一本书,光是竹简就有上百个。这一套看下来当真是累人,要知道在这个时代能看书的人,必然也会雕刻。主公发明的新纸张,当真是太还用了,还有这种印刷方式,几万份报纸居然这么简单的就印完了
再看那一句为大汉崛起而读书,这一刻郑度的内心依旧是热血澎湃的。当初自己为什么读书为了施展才华为了能光宗耀祖吗现在看来自己的目标都不怎么明确,在看这句话的时候当真是感触良多
喝口茶的时候,蔡昭姬和李文儿也来了。郑度连忙问候:“蔡姑娘,李夫人”说着郑度把桌子上的报纸递了过去,这份东西可是几个人的心血。上面不仅有三个人的文章,还有这段时间法正,张松,以及西凉的变化。
总之上面可以看到最近刘璋在忙什么,总之有了这份报纸基本可以坐到不出门却明白蜀郡的变化。按照主公的说法这是一天一期,可是工匠的能力有限却只能十天一期,随着工匠的熟练,或许以后会有五天一期甚至更短
李文儿认识的字可是比蔡昭姬的多,这上面都是很好认识的简体字。蔡昭姬基本没认识几个,却是听着李文儿念。虽然只是普通的话语,可是李文儿见多了刘璋说话的语气,用那种感觉念出来,却感觉气势十足
这上面的字都是标准的宋体,或许有个别的不是那么标准,可是整体看上去,字里行间有一种真正的字体。说起来三国时期的文字当真是繁体字中的繁体字,可是这种排版之后,这些字体看上去就很舒服
蔡昭姬连蒙带猜居然也认识不少字,此刻在读来她忍不住叹息了,这个人到底是怎么学的不仅文采斐然,行军打仗也是一把好手,这是大汉要中兴吗当年西汉末年虽然没有这么乱,可是光武皇帝横空出世,开创了东汉天下,难道说现在他也是新汉的开创者吗毕竟他也是姓刘
“两位姑娘在这里先看,我去把报纸给主公送去一份。”说着郑度就急不可耐的想要去和刘璋分享这份快乐。这种努力做事,成功之后,他很想去和主公分享一番。原来并不止是出谋划策才有成就感,这种写文向天下人表达自己的快乐也是很有用的。
说真的这里认识字的不多,可是刘璋在很多酒馆,那些地方都安排了不少认识字的学生。第一期的学生已经毕业了,更是带出了不少第二期的学生。这些人会在未来成为益州的关键,慢慢的简体字就会认识的越来越多
带着几分喜悦,郑度来到了刘璋府上。一番通告之后,郑度就看到了迷迷糊糊的刘璋走了出来。看样子刘璋似乎还没睡醒吗郑度连忙说道:“主公,报纸已经出版好了,还请主公过目。”说着一份报纸便递了过来,一股熟悉的墨香翩然而至。这些古人还真是有意思,一点点的细节都考虑到了,这要是放在后世,最多就是没有味道,才不会考虑是不是好闻之类的
一百一十三煽动的翅膀
蜀郡识字的人多吗刘璋可以毫不客气的说,不多当然也有不少识字的,比如说外面墙壁上刻的字,已经有很多的女人,或者百姓认识。这要是外地人来了,谁问起来本地的话,百姓不认识那就真的丢人了。别的不多说,最起码这些字他们可是认识的
刘璋只是扫了几眼就没多大兴趣了,说真的这报纸比起后世的彩页差太多了。更何况大部分的文章都是半文言文,还不够优美,看着真的没什么兴趣:“给汉中,武都,金城,都送一些过去。只要是我的领地,以后就要有这种信息传递。另外这次的工匠干的不错,每个人都赏。广孝你可以润笔经常写一些文章发表出去,作为蜀郡的官吏你们都要经常发表自己的理念告诉百姓,回头我会告诉王甫你们,都要好好的历练一番。“这些人都还很年轻,放在后世就是刚毕业的学生,还需要多多历练一番。说不好听点,后世的官场老油条比他们要滑溜的多
接下来报纸就被分成几份送了出去,街道上开始多了不少学生卖报纸了。价格也不贵,几文钱一份,可是小学童都用刘璋的口号来卖报,这一下蜀郡买的百姓不少,因为价格便宜,只要稍有文采的人,都会买上几份,甚至还有人会考虑给自己的好友,更是买了好几份。这个时代的好友,基本都会被惦记
一处酒馆内,一个半大的小伙子坐在中间的位子,拿着一份报纸说道:”你们可知道郑从事,问主公为何读书之事,主公铿锵有力的说道,那是为了咱们大汉崛起而读书。为了让咱们百姓过上好日子,吃上好饭,才读书的。看看现在咱们蜀郡的变化,
gu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