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就是贱啊,守着一根钓竿,一个小时等到一条鱼那是欣喜又得意,不到十分钟一条,就觉得没意思了。
把剩下的饵料给了胡一海,然后学吴灵珊那样绑了一副吊床,晃晃悠悠躺下,一边喝着饮料一边看他钓鱼。
这也是一种测试。
如果胡一海这样的菜鸟新手都能钓得不错,那这款鱼饵真没有问题了。
这时又有快艇在小岛靠岸,下来五个看起来很专业的钓友。
他们穿着防晒服、钓鱼专用的帽子,各种渔具也是一大堆,还有一个大纸箱装满了各种各样的商品饵料。
而且看起来这还是一个有组织的队伍,一个四十几岁的中年人给其他四人分配着任务。
林风觉得他有点面熟,后来看到他们衣服上的标志,才猛然想起曾在钓鱼频道的节目里见过。
中年男人叫方一建,是容城本土的浪花鱼饵公司钓鱼队的队长。
现在几乎每个鱼饵公司,都有一支专业的钓鱼队伍,队长都是很有名气的大师级人物,有好些还是钓王。
钓鱼队除了参加各种节目、比赛,给自己的公司做广告外,还负责测试新饵料,方一建今天看来就是这个目的。
他分配好任务后,就在胡一海不远的地方搭起了钓台,静静地开始作钓。
林风以前挺羡慕这些钓鱼队,可以一年四季、天南海北地钓鱼,自由自在,收入还不少。
“林小哥,”这时胡一海又叫了起来,“能不能过来帮帮我,我怎么就钓不到呢”
林风觉得这货也是没谁了,这么好的饵料给他用,这都快半个小时了,居然一条都没钓上来。
俗话说钓鱼是七分饵料、三分钓技,别看钓技比例少,缺了还是不行。
他检查了胡一海的鱼竿,重新帮他调整了浮漂。
“集中注意力,浮漂一沉就立即提竿。”
“啊”胡一海有点迷惑,“不是说要等鱼多吃一会儿,吃牢了再提竿吗”
“那是老方法,现在听我的。”
方一建转过头来看了他们一眼,流露出一点同情之色。在他看来,林风和胡一海就是两个彻头彻尾的出菜鸟,按他的钓法,想在这样大水面的水库钓到鱼,难。
第104章钓鱼大师
钓鱼是个技术活。
选择钓位、浮漂调试、饵料调配缺一不可。
作为一个大师级别的钓鱼高手,方一建马上就看破胡一海是个彻头彻尾的菜鸟,林风只懂一些入门级知识。
这样的业余爱好者他见过太多。
而且他们使用的饵料根本就没有合理性,和空钩垂钓也没有太多区别了。
所以说钓鱼这回事,没有个七年八年的磨练,是不可能达到境界的。
现在的年轻人啊,刚摸到鱼竿就想钓多少多少鱼,好高骛远,心浮气躁
唰
这时胡一海猛地一提竿;“有了有了”
他双手抱着鱼竿,姿势显得有点笨拙,毕竟他还很少钓到过鱼。
这次运气不错,是一条四斤左右的鲤鱼,他有些激动和心急,把鱼在水面上溜得啪啪作响。
方一建刚刚还在心里断定胡一海钓不到鱼,顿时愣住了,但想想,这应该是运气吧,一条鱼不能证明什么,还要看综合数据。
“对,就这样继续,钓到鱼别急,慢慢来。”林风见他终于找到一点窍门,就走回了吊床,继续晃悠着。
一条鱼成功钓上来,胡一海的兴致瞬间提升到了定点:“我今天一定要钓个七八十斤。”
他的这番豪言壮语,方一建听了都替他感到害臊。
就算他和他的队员,也没有谁敢拍胸口这么保证。毕竟是在大水库,水情鱼情变幻莫测,有可能天气突然一变,原本胃口好好的鱼儿就不怎么想吃饭了。
就像他现在一样,下钩大半个小时了,浮漂一动没动,钓点里更没有气泡。要知道这款新饵料的配方,在之前几次测试中都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刷
“又来了”
胡一海这次有经验了,慢慢地把鱼溜到边上,一条银白的大鲫鱼,看起来相当喜人。
这还是运气吗,方一建看看手表,两条鱼钓起来的间隔在三分钟左右。
作为大师级的人物,对待任何事情都很严谨,但他觉得胡一海仍旧靠的是运气。
因为就算给一个菜鸟顶级的鱼饵,他的收获也不会很好,甚至还有可能钓不到鱼,这是经验和技术问题。
如果一款鱼饵能让菜鸟都能随便钓几十条,那么这款饵料只能称之为神饵,这个世界上还没有这种东西。
刷
很快,胡一海又钓了一条五斤左右的草鱼,让他着实高兴了一下,他还从来没钓到过这么大的鱼。
方一建坐不住了。
话说事不过三,如果说是运气和巧合,也未免太巧合了。
他看了看自己面前的浮漂,仍旧一点动静没有,就回头从背包里摸出一个仪器。
这是他从国外买回来的声呐探鱼器,能够有效探测30米范围的鱼类。
他把一个圆球扔在水面上,让它尽可能远离岸边。
然后打开探鱼器,先看了看自己的钓点附近。
屏幕上一片幽蓝,居然一条鱼都没有方一建觉得今天遇到鬼了。
他又把声呐信号调整至胡一海的方向,这次屏幕上逐渐有黄色小点在浮动,一个黄点代表这一条鱼。
越靠近胡一海的钓点,屏幕上的黄点越来越多,五十个还是一百个
已经数不过来了,而且这些鱼都聚集在几米大小的一个范围内,不但不离开,还不断有新的鱼从远处游过来加入。
偶尔还有闪现出几个红点,那是体型超过50公分的大鱼
方一建再也坐不住了,他二十多年的钓龄,还
gu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