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多久杨一清就吃惊的张大了嘴巴,随着一连串的火枪声响起来,杨一清的嘴巴张的更大了。
第一次火枪声响完之后他们并没有立即停下,而是继续装填,并再次射击起来,如是者三,方才停了下来。
杨一清也是打仗的老手了,眼光也十分毒辣,从枪声响起来的那一刻,他心里就已经有数了。这种新式的火铳,在装填速度上要快了很多,而且能够双手持枪瞄准,这比之原来的火铳确实强出太多了
他的心里一下子涌起了巨大的惊喜,同时也有些忐忑,忐忑的是这种新式火器的威力如果这种新式火器的威力很强,不,哪怕是和原来的火器威力一样,那也完美了
所以杨一清待枪声听了之后就立即跑过去看靶子了,然后杨一清的黝黑的脸上出现了惊喜的神色。这种新式火器的威力竟然还要更胜一筹
杨一清看完靶子回来的时候,脸上的表情已经全部变了,看着这火绳枪竟然有种看着宝贝的感觉,惊喜的看着工匠手中的火绳枪,笑道:“这种火器叫什么还真是厉害”
张知节笑道:“西洋的人玩意儿,叫做火绳枪”
杨一清赞叹道:“厉害,这火绳枪厉害,真是厉害射的远,威力大,装填速度快,还能双手持枪瞄准真是完美啊”
完美张知节忍不住失笑,火绳枪是多么原始的火器,离完美差了十万八千里呢
不过在这个时代来说,火绳枪已经算是先进而又强大的火器了,要不然杨一清也不会见识到了火绳枪之后就十分眼热的看着工匠手里的火绳枪。
本章完
第1039章征服
张知节对这二十支火绳枪的表现也极为满意,随意抽取了其中的二十支火绳枪,竟然一支火绳枪都没有出现问题相比早先的火铳至少一半是粗制滥造的现象,实在是天壤之别。
看着点头哈腰一脸谄笑的魏祥,看上去极为怂包,没想到竟然还真有几分能耐,张知节笑着夸赞道:“魏祥啊,原本本督来此,板子都已经让人准备好了,就等着看看有几支不合格,好打你板子,没想到竟然没有一支不合格的”
魏祥听了明白提督大人这是极为满意了,连忙谄笑道:“提督大人的吩咐,卑职就是拼了性命也要做到”
张知节笑道:“好,很好有功就赏,有过就罚,既然你做得好,本督赏你五百两银子银子不多就是个意思。”
魏祥已经十分惊喜了,一脸感激涕零之色。张知节接着笑道:“不过你也不要因此就放松了,下次本督还会再来抽查,如是有不合格的一样打你板子不过,你若是一直都能做得好,本督保你加官进爵”
魏祥连忙跪下感激涕零的叩谢大恩,杨一清在一边看着脸上惊喜之色更盛。刚刚他还没有考虑过这个问题,现在他才突然想起来,这些火绳枪都是随意抽取的,竟然一支都没有出现问题
杨一清一脸惊喜之色的问道:“张提督,这些火绳枪都是随意抽取的,莫非”
张知节笑道:“本督接手火器局之后,有感于以前的火铳粗制滥造,所以立下了一个规矩,本督随时会来抽查,抽查出多少不合格的火器,就打他多少板子现在看来,这个规矩还不错”
杨一清听了一脸的喜色,这个法子好,虽然粗暴却十分管用也就是说这些火器不说全部都能用,至少十之八九都能用才是这些火绳枪至少就能顶的上以前的四千支火铳了,再加上这些火绳枪远非原先的火铳能比的,所以用六千支火铳换这两千火绳枪绝对是占大便宜了
此时的杨一清早就想明白了,别说张知节早就打算给他这两千火绳枪,就算是张知节现在反悔想从神机营抽调原来的那种火铳给他,他是不会要的
对于这两千支火绳枪他已经志在必得了,就是告到内阁,告到皇上那里去,他也一定要把这两千支火绳枪带回三边去。
张知节早就注意到杨一清那火热的眼神了,那眼神就像是出海一年的船员回来见到丽春院的姑娘一样。
张知节似笑非笑道:“杨大人,这两千支火绳枪你要是不愿要,那本督就给了神机营,从神机营。。。。。。”
张知节话还没说完,杨一清已经飞快的摆手道:“不用,不用,不用麻烦张提督了,本官对这火绳枪十分满意本官就要这火绳枪了”
张知节笑道:“那就好,那皇上那里”
杨一清立即笑道:“哎,那是本官糊涂了,竟然不知道张提督原来是另有深意这种火绳枪简直是征战利器,张提督功莫大焉,不亚于开海通商啊”
对于杨一清的赞美张知节全都笑纳了,张知节费劲心思的弄来了火绳枪,除了正德皇帝,杨一清是第一个有眼光的
杨一清赞美了一通之后,这才颇有深意的问道:“张提督,这以后的军器局是不是就全都制造这种火绳枪了”
张知节笑道:“其实本督还有更好的设想,不过在本督的这个设想研制成功之前,火器局主要就是制造这种火绳枪和改良的火炮”
杨一清黝黑的脸上涌现出了灿烂的笑容,一下子上前一步握住了张知节的手,感叹道:“张提督啊,塞外苦啊,风沙大,没吃的,每时每刻都在防备着鞑靼,说不定什么时候就有鞑靼侵边,每年都不知道有多少百姓遭受欺凌,不知道有多少女人孩子被掳掠,每年不知道有多少士卒。。。。。。”
杨一清一连声的诉苦,张知节不动声色的抽出了自己的手,其实他的心里也明白,虽然他没有亲自到北边去,但是他也听说过北边的艰苦不易
所以他对杨一清其实是很钦佩的,对于杨一清为何突然对自己这么热情,他也能猜到一二,张知节笑道:“杨大人有话不妨直说。”
杨一清叹道:“边军苦寒,常有战事,才是最需要火绳枪的地方,还请张提督能够多多照顾“
面对张知节这个年轻人,杨一清也十分无奈,虽然他在三边镇守的时候也听说过张知节的赫赫威名,但是毕竟没有亲自经历过,这次入京终于亲自见识到了。
他告到内阁,结果内阁的大学士就知道打哈哈,他告到正德皇帝那里,正德皇帝更是一问三不管
gu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