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241(2 / 2)

“如来老爷子,弟子保护唐僧,来造宝山,求取真经,一路上炼魔缚怪,不知费了多少精神。前至中途,不想这妖怪变作俺老孙的模样,打伤了师傅,抢走了行李,实在是可恶。故特来佛祖处,还望佛祖辨明真伪,好让弟子除去那妖怪”一个孙悟空上前对如来佛祖道。

“是啊,佛祖,你可要为弟子主持公道啊”另一个孙悟空道。

须弥山诸佛皆纷纷睁开,宛若探照灯,把两个孙悟空看得通脱,却是没有破绽。

普贤菩萨上前,皱眉道:“诸佛未能识辨真假,贫僧不才,愿尽微薄之力

普贤真人脑后升光轮,一座仙山沉浮,方圆十万里,怪石嶙峋,摩云接顶,古木参天,郁郁葱葱,飞瀑流泉,琪花瑶草,仙曜奇葩遍地,落英缤纷,乃是洞天福地。

金顶之上祥云缭绕,紫气升腾,万盏金顶悬浮,晶光四射,一尊金身端坐山巅金顶之上,正是菩萨金身,山涧之中浮起无量金顶,环绕金身飞舞,大有万盏明灯朝普贤之势。

金身神目之中射出两道神光,罩鼎两个孙悟空,却是无法分辨出真假。普贤菩萨本来自信满满,如今却是尴尬不已,连连施法几次,却都是一个反应,不由得气急。

一片文殊广法天尊见得,哈哈大笑,言道:“看贫僧施为,定可辨得真假”

普贤菩萨满面通红,羞愧不已,只得退下。

文殊广法天尊身兼佛道神通道法,智慧无量,冠绝佛门,如今更是功参造化,天下少有人能及,有他出马,诸佛顿觉此事十拿九稳。

金刚、罗汉揭谛一个个精神抖擞,望着文殊广法天尊一旦认出假孙悟空,便准备斩妖除魔。

文殊广法天尊眉心白毫宛转,毫光万丈,如同舍利放光,普照两个孙悟空,定神观照,无孔不入,细细扫描,亦是没有看出半分端倪。

心中凛然,只是刚刚夸下海口,此时退缩,难免有些难堪。想到这里,文殊广法天尊一咬牙,食指指天,眉心神华上卷形成光明云团,一株擎天尼拘陀树矗立,足有千丈高下,郁郁葱葱,枝叶清脆,叶脉泛金,甘流转叶尖,树影婆娑。

尼拘陀树端直无节,圆满可爱,去地三丈余,方有枝叶,其子微细如柳花子,灼灼放光,形如日月。

盖因为此树高大而种子细小,所以佛门中人认为此树有由小因而得大果报者之象,故而以“如尼拘树,覆荫大故”来形容极乐世界菩萨的广大智慧。

这株尼拘陀树树顶浮现一座仙山,上有五峰,五峰如五根擎天巨柱拔地而起、巍然矗立,峰顶平坦如台,上面奇峰灵崖随处皆是,仙yào奇葩处处盛开。

一尊头戴五髻宝冠的童子坐在一头金毛狮子身上,童子纯真可爱,肥嘟嘟,粉嫩嫩;狮子鬃áo修长茂盛,金灿灿的,血盆大口,威猛无比。

童子左手执青莲hu,hu上放般若经梵箧,般若智慧纤尘不染;右手执宝剑,能斩无明烦恼,身坐白莲台,清净无碍。

此童子乃是文殊广法天尊在佛门所修的无量法身,应和其道,神通广大,威震诸天万古。

“还请道友明辨万物,辨识周天,助贫道一臂之力,无量天尊”

文殊广法天尊合十,恭谨言道。

童子闻言,点点头,对着青莲喷吐一口光明云,莲hu之上般若经典展开,一个个字符悬空,灿然放光,宛如日月照耀。

千百个字符悬空,天地一片光亮,恍似同时出现千百个日月,黑夜不存,永驻光明。然而慧光遍撒,普照诸天,仍然无法分辨出真假孙悟空,让诸佛大吃一惊。

童子似乎也对此大吃一惊,掐指一算,梨涡浅浅的手指捻动,随后若有所思,对着世尊打个稽首,笑道:“不可说,不可说”

随后光云收敛,仙童不见了踪迹。

诸佛惑然不解,而文殊广法天尊沉思片刻,亦是摇头苦笑,言道:“各位,贫僧惭愧,怕是不能辨别真假了”

诸佛面目面面相觑,苦笑道:“文殊菩萨功参造化,却是对此无可奈何,贫僧道行浅薄,就不丢人现眼了,还望世尊解或,让我等见识一下,无量寿佛”

世尊闻言,呵呵一笑:“汝等法力广大,只能普阅周天之事,不能遍识周天之物,亦不能广会周天之种类也。”

世尊悲天悯人,慧轮高悬,照耀大千,灿然一笑。这一笑恍若刺穿虚无,洞穿苍穹,弥漫大千世界,照彻恒河沙数之净土,直达诸佛心底,顿时产生无限大欢喜、大清净、大自在,浑身舒爽,无牵无挂,逍遥自在。

“天地之大,不可度量大道之高,不可尽知洪荒之大,只有十种生灵,有五仙,乃天地神人鬼;有五虫,乃蠃鳞毛羽昆,又有四猴混世,不入十类之内。

诸佛又请示周天种类,世尊才道:“周天之内有五仙,乃天地神人鬼;有五虫,乃蠃鳞毛羽昆。这厮非天非地非神非人非鬼,亦非蠃非鳞非毛非羽非昆。又有四猴混世,不入十类之种。”

诸佛道:“敢问是那四猴”

如来佛祖道:“第一是灵明石猴,通变化,识天时,知地利,移星换斗。第二是赤尻马猴,晓阴阳,会人事,善出入,避死延生。第三是通臂猿猴,拿日月,缩千山,辨休咎,乾坤摩弄。第四是六耳猕猴,善聆音,能察理,知前后,万物皆明。此四猴者,不入十类之种,不达两间之名。我观假悟空乃六耳猕猴也。此猴若立一处,能知千里外之事,凡人说话,亦能知之,故此善聆音,能察理,知前后,万物皆明。与真悟空同象同音者,六耳猕猴也。”

那六耳猕猴闻得如来说出他的本象。胆战心惊,急纵身,跳起来就走。

如来佛祖见他要逃,即令一众佛子下手擒下他。早有四菩萨、八金刚、五百阿罗、三千揭谛、比丘僧、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观音、木叉,一齐围绕。

孙悟空此时也要上前,如来佛祖道:“悟空休动手,待我与你擒他。”

那六耳猕猴毛骨悚然,料着难脱,即忙摇身一变,变作个蜜蜂儿,便往上飞去。如来佛祖却是将准提一早赐下的金钵盂撇起去,正盖着那蜂儿,落下来。

一众佛子不知,以为那六耳猕猴逃走了。如来笑道:“你们莫慌,那妖精并未逃走,他已经被压在钵盂之下了。”

一众佛子闻言上前,把钵盂揭看,果然见是一只六耳猕猴被困在下面。

孙悟空运起法天象的神通,化身为千丈暴猿。伸出手。把六耳猕猴如同蚂蚁一把捏在手中。那六耳猕猴如今已经被钵盂上的秘法所禁,却是躲闪不开,只听的骨骼爆裂间,就将六耳猕猴丢进了自己的血盆大口之中。

孙悟空将六耳猕猴硬生生的吞入腹中,肉身为鼎,元气为

gu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