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7(2 / 2)

gu903();大多数情况下,苏联生产的钢铁内合金元素含量添加的并不明智:要么过多或者过少。当然在差不多时候1943年前我们美国人生产的武器也是那么一回事。43年之后国内有了生产规定标准,钢铁中的合金含量有了添加要求,这样子有助于节省战略资源。

在最后要强调的一点是,如果需要的话,凭借苏联人的制作技术,也可以凭借着优良的加工产成品做得很好。同样的,他们也可以做出精致的焊缝、铸造部件。然而在细节上过分追求完美就意味着耗时烧钱。

从人类的历史上看,精工细作低产的军工没有赢过哪怕一场战争

补充:英国人对vi号战车“虎式”坦克的装甲测试

英国人检查底盘号为250570虎式坦克的结果,没有采用表面硬化工艺,各部厚度和硬度如下:

厚度贝氏硬度

炮塔顶部26

290

炮盾

100-200280

炮塔侧面82

255

车体顶部26

335

车体正面上部102

265

车体正面倾斜部62265

车体正面下部102

265

车体侧面上部82

255-260

车体侧面下部63

265

车体后面82

255

---------------------------------

虎式坦克装甲硬度并不高没有应用表面硬化技术的记录,唯一虎式应用表面硬化技术的记录来自于英国的猜测我军在北非遇到一种新式坦克,所有反坦克炮都没有效果,猜测装甲使用了表面硬化技术

虎式防御的来源主要是其的高韧性带来的高冲击强度,而这个优势在德国失去挪威钼矿之后失去的一干二净。

章节目录法国对豹式坦克的评估报告

法国对豹式坦克的评估报告

翻译:梦若愁

校对:梦若愁

润色:joshuaastray,梦若愁

职业史学家和军史爱好者常常将德国豹式坦克描述为二战中最好的德国坦克乃至二战史上最好的坦克。它拥有着火力强大且精准无比的75毫米高速坦克炮,几乎免疫大多数盟军反坦克武器的正面装甲,并且它那动力强劲的引擎结合宽大的履带和传动系统给予了他超凡脱俗的速度、无与伦比的越野能力以及四平八稳的驾驶体验。这对于坦克手来说夫复何求

事实上,一名坦克手可能需要的更多。豹式坦克的故事中充满了与机械问题息息相关的案例。在1943年宏大的德国库尔斯克攻势之中堡垒行动,豹式的首次登场并非昭示着好运的降临。两辆刚刚从火车上卸下,新鲜出炉的坦克便在引擎起火之中毁于一旦“烈焰洗礼”这一词迎来了它全新的涵义。

任何曾在战场上直面过豹式的美国和英国的士兵对其有着极大的赞誉如果真的有人会在一个令人恐惧的对手身上用到“赞誉”的话。尽管从未如同虎式坦克一样成为“战地怪兽”,它于战场上的登场率却更加频繁,并也实实在在的成为盟军坦克手的飞来横祸。然而曾指挥过坦克部队的德国指挥官却似乎对此乏陈可言。

豹式坦克进入了研发上的死胡同。许许多多二战中的载具与武器在战后的数年甚至数十年中继续恣意挥发着他们的剩余价值。并且其中很多关键的设计理念被“借鉴”到了战后的装备设计上。这不仅发生美国、苏联和英国的武器,也发生在了德国武器上在西班牙与捷克斯洛伐克,德制-109型战斗机继续进行着生产和研发,其改进版本一直服役至60年代初期。与此同时he-111型轰炸机和毛瑟步枪也在多支战后军队中都扮演着顶梁柱的角色。部分德国的装甲车辆的型号,例如半履带和坦克歼击车持续生产了下去并享受了战后的改进。但是豹式却是死路一条。

差一点,却不尽然。

截获了在德国装配工厂被彻底摧毁前运抵的德国技师及零部件,英国于战后成功地装配了少量的豹式坦克。而直到所有的备用部件被用光为止,部分东欧国家的部队装备了被俘虏的豹式坦克。但这些国家受制于苏联的严密控制,并且于战争刚刚结束时在军队建设上受到了

严格的限制。所以东欧的豹式部队多数成为了礼仪部队或变为了战术储备,书面记录中鲜有相关的研发与改造。并且那些东欧国家采用了苏式设计来建造新的坦克生产线,因此最终没有任何豹式身上的工程设计概念被带入进去。

然而在西方,法国也在战后建立了豹式坦克部队。个中缘由,则是因为法国要重建他们自己的民主兵工厂,这带来了从豹式或其他任何可能的德国设计中借鉴灵感的强大意愿。的

gu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