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说了,涉及到天下九督的官位更换,也不是区区一位蒙古亲王可以插手左右的,非得跑路皇帝咸丰首肯才成,更何况还是如此不声不响的突然调动
既然从京城方向猜不到原因,那吴可就只能从两江和自身两个方面寻找答案了。
不是他吹大气,就任两江总督两年多时间以来,吴可自认还是做得非常称职的。
无论是在军事,民生还是外交事务上,他都做出了不少的成绩,这是有目共睹的,不是谁想抹杀就能抹杀得了的。
当然了,在执政的时候自然免不了得罪固有的利益阶层,这是谁都难以避免的麻烦。
但凡想在官场上有点作为,不得罪人怎么可能
在军事上他虽然取得了一系列成果,但因着乡勇队的一贯行事风格和对军纪的饿严格整肃,自然不可避免的触犯到了两江清军将官们的利益。
别的不说,自从他上任以来,不说完全杜绝军中各种积弊,但在根本上还是做出了一些成功努力的,起码喝兵血和吃空饷的事情便得到极大改善。
要不是两江清军在之后与太平军的交锋中一直处于优势地位,也打几好些个胜仗这才压下了军中的不满声音,但不代表两江清军真的就是铁板一块了。
吴可手里也有情报机构的好不好,对于那些两江清军将官们的埋怨和不满他其实知道得很清楚,要不是他做事赏罚分明没出什么大漏子的话,只怕两江清军内部早闹翻了天。
不仅军中有不满声音和情绪,地方官员中也少不了各种不满的声音。
吴可实行的以工代赈计,还有海州港口修建计划,以及调高烟土税收计划,都不同程度的触动了各地方官府的利益,要不是他们行事公正又眼得严的话,只怕下面早就因为利益纠纷出了乱子
第542章暗手
不管吴可心中如何作响,此时事已至此只能捏着鼻子自认倒霉。
跟手下信服木料和将领们商讨了一阵,讨论不出什么结果来也就算了。
所谓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
两广总督虽然比不得两江总督重要,但在吴可看来其实能够发挥的余地更大。
怎么说两江作为满清的财赋重地,食盐还有丝绸生产重地,是朝廷各方势力关注的重点地域。
就像前世所看电视剧康熙王朝和雍正王朝里所描述那般,两江地区在皇帝心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朝中各大势力更是纷纷插手其间想要分一杯羹。
要不是有太平军的突然崛起,两江之地战火连绵打得不可开交,朝堂上各方势力手上基本没有在武事方面特别突出的角色,不然两江总督的宝座也轮不到吴可这样的新崛起势力首领。
万幸跑路皇帝咸丰身子不好子嗣不丰,唯一存活下来的儿子眼下才五岁出头,不用担心成年皇子因为储位之争大肆招揽扩充势力,而两江这个财税重地也跟着躲一劫。真要出现了康熙年间的九龙夺嫡,吴可可没把握能够置身事外不受干扰。
正因为两江地区太过重要和敏感,吴可坐上总督之位后做出了不少改变,但总的来说免不了束手束脚。
除了与太平军的战斗指挥和策划,吴可能够随心所欲的掌控之外,其余民生和最重要的涉外事务,他想要施展心中想法和包袱可不那么简单。
就连实行以工代赈这样的,几乎与江苏原由格局没有多少联系的利民政策,都需要派遣总督卫队和乡勇队嫡派心腹作为监察巡狩,时不时还得使出雷霆手段震慑宵小,斩断某些人伸得过长的贪婪之手。
矛盾最激烈的那两个来月,各处的监督人员几乎与地方势力五天一小打十天一大打,总之几乎没有消停时间。要不是吴可发狠严厉警告那些地方的官员,还不知道会闹腾出什么大乱子来。
真不要怀疑地方上的势力有没有这胆子,就是放在前世他混灰道之时,地方上每每修建商品用房,不管房产商本身实力多强,都得老老实实给地头蛇上交平安费,不然以后有得工地闹腾的,就算有警察时时守护都不顶用,能够动手脚的地方实在太多了。
还有调高烟土税收以及与租界列强的谈判周旋,每一步吴可都走得小心翼翼生怕出现什么意外,最后导致推行的政策利民不成反害民。
他心中想法何止这么一点
只不过顾忌某些想法实施后,牵动的地方利益实在不小,这才一直没有下狠手实行,没办法关注两江的目光和势力实在太多,有些东西真不是拍拍脑袋就能实行下去的,要考虑的方方面面情况实在太多。
就像当初他为了两江财政动了盐政,差点就没惹了大,麻烦上身,要不是当时吴可几乎一天一封的求援折子送到京师,只怕跑路皇帝咸丰说什么也不会轻易松口,给了吴可插手两江盐务的机会。
可就算如此,吴可果真从盐务上弄到好几百万两银子,却也将盐务上的关节得罪了个透,要不他之后怎么没事绝不会轻易涉及此事
扬州盐商虽经战火损失惨重,但一代代世袭积累起来的实力也不是开玩笑的。要不是眼下战乱频繁,吴可又手握雄兵数十万,放在太平年景就算他身居两江总督高位,也真不一定能干得过这帮背。景通天的徽商势力。
总之,就任两江总督两年多时间以来,吴可有风光无限之时也有烦恼头大之际,日子过得真的不要太精彩。
而两广情况则与两江完全不同,自从列强用坚船利炮强行打开满清过门以来,发展得最快的地区当属沿海的两广和位处出海口的上海两地。
当然,经济发展上去归发展上去,朝廷自然乐得从两广获得大笔税收,但要说朝廷滚滚诸公对两广有多重视,那却是在说玩笑话了。
眼下满清最大的问题,就是太平军和涉外事务两桩。太平军可以慢慢的耗,反正经过近十年折腾,有眼光的朝臣都看得出来,太平军颓势已显覆灭只是时间问题而已,就看朝廷什么时候下狠心发力了。
而涉外事务绝对是个敏感区域,上到跑路皇帝咸丰下到地方县令没谁愿意轻易沾身的,搞不好便宜没占到还会惹来一身骚。
所以,洋人格外多的两广地区,在大清官场绝对是个不讨喜的所在。按照官场主流说法就是,大家都喜欢两广的新奇事务和银子,却不愿意坐那的地方官员,实在太过危险了一点,稍有不慎便有丢官罢职为风险。
瞧瞧倒霉的两广总督叶明深,好好的在衙门里办公结果祸从天降,洋人突然杀进广州城并将这位一举擒获,然后直接装船送到英属印度殖民地囚禁起来,听说这厮还蛮有骨气的,在囚禁之地绝食以表明心迹,结果活活饿死在外国。
在讲究落叶归根的华夏,这样
gu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