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234(2 / 2)

新列强时代 排云掌 2344 字 2023-10-09

gu903();现在又出了一桩官兵吸时鸦片的麻烦,正如身边亲信将领所言那般,这些家伙就是纯粹的老鼠屎,他可不愿意本就糟糕的兵营再被他们祸害污染。

可想要将人赶走也不容易,能吸得起鸦片的官兵不是家庭一般比较殷实,在军中的关系更是错综复杂,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搞不好会闹出大乱子来的。

这还是相对比较单纯的兵营问题,只要手段得当解决起来虽然麻烦但也不是不能处理,最让他头疼的还是民政问题。

只能说,战乱确实是个大祸害,原本的膏腴之地江苏,经过五年时间的拉锯战,靠近金陵一带地区被打得残破不堪民生艰苦。

虽然那几位隶属于两江总督衙门的高级文官说得含糊,但他又不是没经历过世事的菜鸟,哪能听不出他们话中的言外之意

总而言之可以用民生艰苦四个字来形容。

之前从安徽绕了个大圈子赶赴常州,一路上也见了一些端倪,总之情况不是很妙就是。

别的不说,几十万大军囤积两江三省,安徽淮北之地还算好的,经过乡勇队多年经营问题不大,起码再交足朝廷分摊下来的各种奇葩税收之后,百姓还能有点余钱改善生活质量。

江西就完全不用说了,这几年打得天昏地暗日月无光,就算再富有底蕴再深厚也经不起这般折腾,还要应付朝廷以及地方官府的盘剥克扣,百姓的日子有多苦可想而知。

而且湘军的军纪也不砸样,经过干出兵过如匪的勾当,用民不聊生四个字来形容最恰当不过,吴可暂时没功夫搭理也不愿意太过搭理。

江苏的情况介于安徽与江西之间,由于这里没有像吴可这样的强力角色弹压,又没有与吴可配合默契的张亮基治理,要不是仗着地理条件优渥只怕早就支撑不住了。

之前太平军两破江倍大营,致使江苏精华所在的扬州两次经历严重兵灾,使得江苏能够收取上来的税收下降近两成之巨。

江苏一省的税收,不仅朝廷要拿走一部分,当地官府也需一部分运转,十来万清军的粮饷很大一部分也从其中支出,再加上地方官吏还要往自家荷包搂银子,可想而知对百姓的盘剥有多厉害。

百姓活不下去,最后揭杆而起倒霉的还不是他这个两江总督

除了这些军务民生问题之外,眼下放在吴可案前最棘手的问题就是上海的列强租界。

美国公然在租界竖旗,英国人更是狼子野心想要扩大租界地盘。幸好之前在天津狠狠教训了洋人一通,这才让他们这段时间老师不少,不然又是麻烦不断。

租界问题不是一朝一夕可以解决的,吴可倒也不怎么着急,以后有的是机会和手段整治那帮嚣张狂妄的洋人。

摆在眼下最重要的完体是,如此尽快收回海关权力还有取回被洋人截留的数百万两海关税银。

要是能够取回那笔数额庞大的海关税银,很多问题就将迎刃而解。

再有海关源源不断收取的税银支撑,他完全可以军务民政一起搞,还能搞得有声有色打仗发展两不误。

别的不说,搞个战时经济应该不成问题,只要手头有源源不断的银子支持。

可问题是,洋人在天津吃了大亏,又没有达到几乎扩各自利益的目标,好不容易抓住了大清国的海关权利,列强诸朵又哪那么容易轻易放弃

头疼啊头疼

脑中尽是这些有的没的恼人之事,他猛然摇头摆手说道:“这些事情大家心中有数就成,眼下快过年了做什么大动作不合时宜,还是等到过年之后咱们在好好整顿整顿吧,诸位不要懈怠了才好”

第414章谈话与表态

噼里啪啦,噼里啪啦

“过年好过年好”

“祝大人在新的一年里心想事成万事如意”

“也祝诸位芝麻开花节节高”

咸丰八年的春节,便在鞭炮的噼里啪啦连绵炸响,一干属下同僚的恭贺声中过去,转眼就是咸丰九年正月初。

吴可抵达常州赴任也半月有余,这段时间除了陆续发放积欠附近清军的钱粮稍微冒了冒头,其余时间基本上都在慢慢熟悉两江事务。

之前他一直都在军中厮混,如今一下子执掌两江三省军务民政,很多东西都需要重新熟悉适应。

只能用千头万绪来形容他熟悉政务的过程,他既然坐上了两江总督的位子,自然想要有一番作为,需要详细了解的情况可不是一星半点。

直到真正掌握民政大权,他才知道这里头的麻烦和门道。

之前在安徽之时,虽说他给张亮基出了不少主意,在安徽淮北地区的民生改良方面取得不错成绩,可当时他只是动动嘴皮子,真正动手执行的是巡抚衙门,之后的事情他只负责查漏补缺,至于巡抚衙门在执行过程中具体遇到了什么问题,哪个阶段取得什么样的成果就是一无所知了。

政务对于他而言是个新领域,如果不想搞砸或者被手下人淅沥糊涂蒙骗的话,那就得老老实实潜下心来熟悉了解情况。

而且安徽淮北地区只不过是两江地盘中的一部分,整个两江辖三省之地情况更加复杂,加上眼下又有太平军搅局捣乱情况错综复杂,稍一不慎就有可能出现难以预料的后果,所以他也不得不小心行事。

不说要对所有政务的了解达到细致入微的程度,起码也要对某些事情做到心中有数,不会轻易被手下那帮官油子们蒙骗了去。

所以这个春节,他过得格外忙碌,不仅要应付手下官员们的巴结讨好,还得抽出绝大部分时间学习充实自身。

还有些必要的宴席也不能缺席,不说真心如何起码要做出笼络的姿态来。而且与江苏,安徽与江西三省巡抚的正式会面也必须认真应对,不能让别人说他在官场规矩上失了分寸。

安徽巡抚翁同书自然好说,他想要在地方上站稳脚跟,既而有一番作为的话,不可能避得开势力已经扎根淮北大地的乡勇队。

更不用说还有近在咫尺的金陵太平军威胁,只要乡勇队稍有不配合,在关键时刻漏一漏指缝就足够姓翁的好好喝一壶了。

幸得这厮也还算识趣,并没有因为安徽巡抚的身份跟自身资历而搞什么小动作。虽然面对吴可时不可能必恭必敬,但该有的礼数和尊敬却一点不少,吴可自然也没有要为难他的意思。

两人会面之时的气氛还算不错,翁同书自然先说了一通恭贺新春之类的客套话,待到气氛差不多了才慢慢转入正题。

显然他来之前已经经过了一番深思熟虑和详细调查,对淮北之地的情况有了全面的了解。虽说还不算太过细致,但以他上任不足两月时间来看,这效率放在大清官场已经非常之高了。

作为一位傲气十足的文人封疆,翁同书自然想在任上有一番作为,不说青史留名起码也要做到遗泽一方不是

所以他毫不犹豫的向吴可提出了支前请求,希望安徽清军能够大力支持他的工作,要是能够收复淮南之地自然最好,就是收复不成他也想为此努一努力。

这家伙倒是看得明白,以安徽清军的实力,其实想要收复淮南之地并不是天方夜潭,但前提条件是安徽清军必须全力以赴才

gu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