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16(2 / 2)

重塑国魂 世纪红爵 2385 字 2023-10-07

“天上”何绍明不由得不惊讶。甲午之前,法国佬秘密试飞了两次飞机,至于其他各国,都没有重视。美国人莱特兄弟这会儿还不知干嘛呢。而就在暮气沉沉,消息闭塞的大清,居然有位跟自己大扯空军,这见识可了不得。

谢缵泰不过与何绍明同岁,正是意气风发之时,见何绍明愣神,遂得意洋洋道:“谢某纵观列强,无论陆海,均历史悠久,作战经验丰富,不是短时间可以追的上的。而空中就不同了,大人请看。”说着,他翻开皮箱,抽出一张图纸。“只要大清趁列强尚未重视,造出此物,则可保一时之优势。列强顾忌,不敢轻动,大清再缓缓追赶,不出二十年,必解当前内忧外困之局。”

何绍明疑惑着,打眼一瞧,不是飞机,但此物异常眼熟。难道是

“何大人,谢某称此物为飞艇”

何绍明一拍脑袋,巨大雪茄状的艇身,下面吊着座舱,可不就是飞艇么。

见何绍明看得仔细,谢缵泰在一旁解释着:“大人,这飞艇是靠着空气浮力”

何绍明心里在偷笑,当初混迹网上,没少瞧一战德国齐柏林飞艇的资料。过百米的气囊,外置铝壳,里面是网格气囊。载重一个连没问题,可实际战斗力太有限了。

“动力系统用电力续航太短,不如换成柴油机用氢气太不安全了,子弹里面添加点儿易燃物,很容易变火鸡加上铝制外壳,里面网状气囊布局,像这样高空投弹装置呢上千米高空用步枪你怎么想的改改”

谢缵泰有些发懵。他怎么也想不到,在满清控制之下,居然有位比自个儿还明白飞艇的人。话说,何绍明不是只会发明无线电么怎么连飞艇也这么门儿清

“暂时就这么多了”何绍明停笔,将一张改的面目全非的图纸递给他。随即醒悟,好像刚才态度有些不客气,挠挠头,笑道:“重安,资金方面不用担心,你放心研究吧。回头我告诉詹天佑一声,把你安置在实验室,不,单独设立一个实验室。”说着,站起身,拍了拍他的肩膀:“安心研究,我坚信你一定行的”

起身,上楼,只留下还在愣神的谢缵泰,愣愣地看着手中皱巴巴的图纸。良久,年轻的飞艇设计师猛的一挥舞拳头:“辽东何帅,果然名不虚传”

您的留言哪怕只是一个,都会成为作者创作的动力,请努力为作者加油吧

一二四去国

所谓上有所好,下必甚焉。

老佛爷偷偷放了话出来,要保何绍明,底下人无分派别,立时转了口风。有说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朝廷既然用人家关东军,就得提前把饷开出来,可如今户部库房空虚,从哪儿淘银子有说朝廷不过是撮尔小邦,有庆军六营兵马绰绰有余,关东又不太平,金丹道残余、各路响马四处横行,关东军不分兵,正好绥靖地方;更有甚者,指天画地说年内出兵不吉利,来年就是太后六十寿辰,宜休养,忌兵戈;

那头,李鸿章也得了消息,朝廷打算让何绍明领着钦差的身份去往汉城,当即就不乐意了。如今汉城主事之人袁世凯,不过是三品道台衔,何绍明一个从一品提督挂钦差,这么一去,不是生生吞了北洋三营练军

帝党清流,翁同龢之所以在此事上没怎么替何绍明说话,一方面是老佛爷腿太粗,他一介文人小细胳膊根本就拧不过;另一面,未尝没有借此打击政敌李鸿章的意图。既然李鸿章都跳出来了,一贯与之唱反调的翁同龢自然也得出来说道说道。

不出几日,京城这潭水被活生生搅和混了,三方面吵个不休,一时间难做定论。可这事儿已经迫在眉睫,人家关东军何绍明已经上书定了出兵的日子,就等着北洋的运兵船了。随着这封电文,结果没吵出来,倒是吵出了回复电文:“暂行休整,整饬营务,且待军令,再行定夺。”

党争,党争国朝党争可是由来已久。有人认为中国的党争是民主的萌芽。唐朝时期,牛李二党相争,北宋时期新旧二党党争,再到明末东林党与三党、阉党的党争,文人相轻,由主义能吵到具体的事儿,再从具体到对方的操守,到了最后,无所不用其极,倾轧打压排除异己。斗到最后,东风压倒西风,失败的一方被连根拔除,头头脑脑不是丢官罢职就是掉了脑袋。

反观西方,政党之间争吵的是执政方针,邀宠的对象是平民百姓,失败的一方也不至于掉了脑袋,大不了重整旗鼓来日再战。

两厢对比,实在看不出怎么算民主萌芽了。

一三年十二月一日,菲律宾共和国成立。根据之前统计,截止共和国成立之日,菲律宾境内共计有华人三百余万。除了小部分是当地华人,大多是从南阳各地闻讯蜂拥而至的。华人政府,华人军队,又有闻名天下的辽东何帅庇佑着,这一条条分明告诉南阳各地华侨,到了这儿,不用再忍受殖民者与土著的欺侮,就算是安稳了。

七日,魏国涛遵从何绍明的命令,率一旅官兵,登船返回辽阳。这一旅,将作为框架,扩编成为第三师。而张成良则暂代第一师师长,仍领上校军衔。他会在马尼拉,招募南洋子弟,新编一旅,保持第一师的编制。而后,第一师将继续接受美国雇佣,一面儿要训练菲律宾华人师,一面儿要继续打击各地隐藏起来的起义军。

十五日,魏国涛等人登陆牛庄。张成良猜错了,何绍明并没有假惺惺亲自迎到牛庄,而是派了凯泰代表自个儿去了。而魏国涛也没什么不满,这二人心里都认为,此番远征不过是走走过场,战事最激烈的马尼拉之战,不过伤亡了那么点儿人,实在没什么功劳可算的。零点看书

十八日,关东军营地。

校场上,近五千远征归来的关东军子弟,一个个挺胸抬头,目不斜视。军装笔挺,枪刺雪亮。队列前方,军官一手按着武装带,一手拄着指挥刀。北风猎猎,军旗飘扬。五千人鸦雀无声,说不出的肃杀。

检阅台上,何绍明暗自点头。到底是第一师,成军三年,历经数次浪战,军人的标示已经刻到了骨子里。相比之下,第二师稚嫩的就是个雏儿。时间紧迫,何绍明这几日骤然想到,既然美西战争都提前爆发了,那甲午为什么不能提前这一想,当即冷汗直流。万一战事提前,那自己之前的一切谋划都做了古。一个老兵师一个新兵师,战力与日军对比,到底如何,尚且不得而知。淮军早就腐朽,吃空饷抽大烟,疏于操练,又是老式军队,即便器械再精良有叶志超之流统兵也不过是一群乌合之众。

淮军已经是满清第一军了,无论湘军还是各地练军,尚且不能与之相比,可想而知天下四百二十营练军战力到底如何了。

最重要的,这些都不是自己能控制的力量。要改写甲午,就要有独立对抗日军的实力。否则,不但改写不了战争走向,临了自个儿也得搭进去。胜,不但要胜,而且要大胜一场两败俱伤,改了甲午,也挽救了岌岌可危的满清朝廷。自己元气大伤,独享滔天之功,保不齐就被人家趁势吞并,而后自个儿被束之高阁。从此,跟造反二字彻底绝缘。

一夜无眠,何绍明翌日一早便拿定了主意,抽调第一师一个旅,由自己最信得过的魏国涛领着,扩

gu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