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6(2 / 2)

和离策 老唐数字君 2354 字 2023-10-07

gu903();执意要看到俞钰晚跨进裴家大门,才策马离开。俞钰晚扭他不过,只得进了大门。

郑五郎这才缓缓调转马头,归了家去。

离裴瑾渝回到京城的时间越短,京中的热闹更甚。空气总是流动着几份热燥气氛,这也难怪,像这种打完仗回来大家按功劳论资排辈的事自然是大事。加上这次还有这么一件连皇上都默许的八卦在,怎能不热闹。

对于京城中涌动的热闹,皇帝几乎乐见其成,他治下时间不长,便将羌人打得落花流水,心情自然愉快。

这日朝上正在为皇帝亲自出城迎接将士之事争论时,御史崔湛却在这时泼了一大盆冷水。

冷水的意思直指皇帝:

听闻此时京中有人议论皇上要令臣子休妻娶自家公主。皇帝是天下之表率,世家之楷模,最重规矩礼仪,怎可能会为了自家姑娘令世家休妻

公主之尊,怎会看上有妇之夫这种拆人姻缘之事,断不可能是皇帝之意。

令世家休妻,便是蔑视天下之士,如此伤士人之心的事,英明的皇上决不可能做的。

然而最近京中流言越发严重,甚而有人暗示是皇帝授意。但以皇帝的脑子怎么可能做出授意这样愚蠢的事必定是有小人乱议,因而皇上赶紧将那些小人重重惩罚以辟谣吧。若不再重罚这些人,天天多少士子都以为是你老人家干的呢。

此封折子被崔湛朗朗道了出来,一时间,朝上安静得很。

御史们的折子虽然麻烦,但也不难对付,可是崔湛是谁这是朝中的专业骂人户,这几年来一直活在骂皇帝骂朝臣的第一战线,鲜有败绩。且清河崔家一家子人可不少,而且人家世代书香大家,在晋国也有点根基。也不太好掉。

再说,他折子中提的事,这朝中站着的一堆人谁私下里不议论过呢毕竟这八卦可不同普通的桃色新闻啊。因而,还真的不太好开口了。而且,他们还很乐意看到这一幕。

要知道裴家若再和公主搞在一起,裴家的地位将会更上一步,这对不少人来说,都绝不是个好消息。而另外一些人,则纯属是觉得这件事本身就很不靠谱,说难听点,不太要脸,无论是事件中的当事人,还是透露给裴家自己有意的皇帝。

男人可以三妻四妾,可以休妻重娶,但是由皇家如此光明正大的暗示臣子,皇家和镇国公府的吃相在很多读书人的心中还是略难堪啊。

皇上的表情一时间变得有几分不好看。

幸好此时一向得皇帝看重的太傅谢清出声为皇帝说话:皇帝向来最重士人,那些谣言自然不是皇帝的意思。

而萧丞相也喝止了崔湛的再议,道那种有私皇上美德的事自然不是皇帝的意思,皇上,您说是吧

皇帝在两个重臣的“担保”下,再看下面一帮子大臣们都盯着他。不由有些恼怒,半响,才开口:“自然不是朕的意思。必定是身边有小人乱传,若是有人再说这是朕之意,必定重罚。”

然而待朝会结束,皇帝便立即摆驾萧贵妃的宫中。

萧贵妃是皇帝最宠爱的妃子,宫中无太后,这么多年杨皇后又不得圣心,且萧贵妃生有两子,越发得皇帝宠爱。

见皇帝脸色阴着,萧贵妃便命一堆内侍宫女们都退下,才柔声问道:“皇上何以烦恼”

她历来最懂皇帝,皇帝对她也甚是放心,想起今日朝中之事,不由叹道:“儿女都是债啊。云影自幼便没有娘,是个可怜孩子,朕一心想为她找个妥帖的驸马。却不想这般艰难,唉,她若是早几年看上,事情又哪会像现在。”

皇帝暗叹。

贵妃一笑,早点看上那时候当家的是先皇和裴老太公,两人恐怕也不太愿意的。

“公主若知道皇上对她的拳拳爱护之心,必定会知道皇帝的难处的。”萧贵妃与皇帝夫妻多年,对于今日前朝崔湛的折子将皇上钉在不好再开口的坟上,自然已经听说。

皇帝看了她一眼,慢声道:“你兄长今日也开了口。”

这话在暗示什么,萧贵妃岂有不懂之理。

然而萧贵妃却笑了:“皇上爱护公主,可臣妾也是看着公主长大的,说句大不敬的话,臣妾也算是公主的半个娘了。历来谁家嫁女儿,不是盼着她在夫家过得好,得人喜爱公主是皇上的掌上明珠,身份高贵,嫁到哪家都是哪家前世修来的福气。前些天皇上的意思固然是好,可是皇上仔细想想,历来这世上都是同情那些失败之人。裴家明明也想休妻,可是若是皇帝直接下令,人们便会同情裴家和那被休妇人,只会暗地里指责议论公主的不是。公主是明珠一般的人,且能容得半点污秽可是自古这流言从不惧人身份之别,流言虽不可怕,但也恼人不是公主嫁给裴世子,本是大喜事,却不得不背上破坏别人姻缘的骂名,这还不是委屈了公主不是”

她向来很得皇上喜爱,这些话若是换了别人来说,皇帝未必听得进去。然而萧贵妃说来,皇帝只觉句句贴心,不由笑道:“那爱妃说该如何”

“此事,崔御史虽然方法不对,但是这结果却是好的。皇上你想啊:这件事皇上直接做,还不如让裴家自己做。裴家做了,以后即使有议论,议论的也是裴家,而非皇上。且前些时日,皇上已经透露了那样的意思,臣妾看裴老夫人最是明理的人,娶天家公主,裴家和世子也要拿出点诚意来证明不是皇上,您说呢”萧贵妃笑,她实在是个美丽而又懂风情的女人,此时盈盈一笑,让皇帝龙心大悦。

历来朝上的事,一夜间便能很快就能传到京城的各处。何况是这种涉及到朝中最有实权之人的八卦之事。而皇帝的辟谣虽然没有阻止流言,但是最少摆明了一个态度。因而人们议论的风向又稍微调转了。

书彩从来爱打听这些事,早就说给了俞钰晚听。

俞钰晚听到崔湛之名时,不由问道:“这崔湛与我前几日在外祖家见过的姜夫人好像有些关系”

当日在郑家,郑红特意领她见了一个姜夫人,那妇人举止较为爽利,是郑家郑三舅身边一个校蔚的儿媳妇,而那姜校蔚武艺很不错。偶尔还给五郎们教习。

一个校蔚,若非郑家特别重视这人,否则是不会出现在郑家的宴席上的。

书彩捂嘴笑道:“姜夫人的娘家侄儿,娶了崔大人的表妹。”

俞钰晚想了想:“那崔大人的妻子是哪家的”

“崔大人二十好几,人家还未成亲呢。”书彩道。

二十好几,居然还未成亲,没想到这骂人专业户竟是晋国的大龄未婚青年。

这也真是一大奇景了。

当日在郑家席上,郑红和姜氏很是亲热,想起书彩说的去岁郑五郎与崔家的事,看来,郑家与这崔湛其实渊源应该不止表面那么简单。

俞钰晚再想开口,却只见书玉气鼓鼓的走了进来,她和后面跟着的两个丫头脸上都一片红紫,仿佛是被人打的一般。

书玉亲自管着琼华院的厨房,国公府家大业大,人也多,所以每月月初和中旬都会给到各房各院的各种用度物资。最近半月因为世子回来,府里更是采买了众多物事分给各房。今日书玉一早就带了两个丫头过去。

“这是怎么啦好生生的过去,怎这般样子回来”书桂问道,往三人看去,手里除了一篮子萝卜,几块肉,一堆被人挑剩的绿色蔬菜。竟什么都没有了。

“林总管今日在分发东西,说二少夫人吩咐了要按先后顺序来,因而今日我带两丫头早早就过去了。可是哪想到了那儿,林总管说要我们等着,得等给老夫人,各房夫人都送过去才轮到我们。我也没多想,就在那等着。可是这后来的几位少夫人,六姑娘他们的都比我们早领到。到最后我实在看不下去了,就问了几句。哪知道林总管说我们这边人少,得等大家都分完了才轮到我们。她二人不忿,就说了几句。哪想二少夫人身边的青儿说

gu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