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u903();蒯通冷笑一声,讥讽道:“成大事者当不择手段。水淹颍川,水淹废丘,死在尔手中的无辜百姓早已不计其数,难道师弟今日会生怜悯之心,也要效一次妇人之仁”
“军师说得不错,死一个平头百姓,却能溃敌,大将军切不可慈悲心肠。”众将异口同声一起劝道。
韩淮楚闻言,颓然坐下,发呆了一阵,说道:“且去死囚中看看,有没有与赵王酷似之人。”
死囚都是些什么人杀人放火,拦路抢劫,再就是公然叛乱的赵国人。一个老头还能有这份担当说得韩淮楚自己都不相信。
接下来的事就是操演那韩淮楚自创的偃月大阵。
这个偃月大阵的布置十分奇怪,以老卒布在前列,而新兵皆在阵后。主将坠在阵尾,骑兵在他周围,身后全无防备。与以往汉军接触过的战阵主将身后均有重重翼护大不相同。且阵型极不对称。
这一次小利豨得到了一个光荣的任务,当韩淮楚第一天上午带着全军练一遍这偃月大阵之后,下午便由他代大将军指挥操练。
将士们都觉得奇怪,不知这怪阵派何用场。问韩淮楚不好问,便问那代韩淮楚操演阵法的小利豨,小利豨笑道:“大将军练这阵法必有深意,何必多问。”
操练之余,到了晚饭之后,韩淮楚便发动全军到营外割草根,撮绳子,结那网兜套在马腹上准备起吊战马。
要插到赵军大营的汉军红旗当然要多造,而且要大造特造。到时候插他个铺天盖地,叫那赵兵一看就心里发慌。
这一厢军中找来的木匠与工兵正干得热火朝天。
动滑轮这词大家还是破天荒第一次听到,看了韩淮楚绘出的图样,都觉得新鲜。却又不知如何下叉。韩淮楚少不得亲自操起那木工家当,带着那些木匠做出一个样品作为示范。
因山道狭窄车辆难行,韩淮楚下令要造出瘦身型车辆两百辆。这瘦身的意思就是两个轮子的间距由秦朝的标准六尺改为四尺。而拉战车的牲口都是现成的,只须改动后面的车身便是。体积小了一号,重量也减轻不少,更利车辆通行于那起伏崎岖的山道。
这一日,韩淮楚从营中巡视一番,回到他那中军大帐内,发现案上多出了一口锦盒。
“这是什么”韩淮楚纳闷地问那帐前守卫。
守卫答道:“这是军师送来,说大将军打开便知。”
韩淮楚用那缠抖的手捧起锦盒,脸上现出苦涩的表情,呆呆地发愣了良久,又将那锦盒放下。
一切均已准备就绪。若不能攻下井陉荡平赵国,早日结束这人命如草芥的动乱时代,如何能对得起那一个个含冤死去的无辜百姓
“传本帅军令,明日进军”韩淮楚断然下令。
第十九章跨河而来
风卷大旗,雾锁关山。天刚破晓,韩淮楚点兵出征,三万汉军迤逦上路,走上那条古老而险峻的井陉道。
一开始路还不难走。到了日中,队伍推进到那西郊村,便要饮马造炊,原地歇息。
饮马造炊皆是要水,而那村中只有水井一口。想三万大军这么多号人与马,一口水井哪里够用不一会井水汲尽,老半天也不见涨起来。
“井水怎涨得这般慢法”韩淮楚问那村中父老。
父老云:“大将军不知,这井中本水量稀少,就是这一点水也是吾等用牺牲贡品求来的呢。大将军若要水,就带点贡品,到那村西北的青石峰去求那镇山神狮。”
韩淮楚听得糊里糊涂,就问个究竟。原来这井水皆是从那村子西北的青石峰地底流来。那峰上有一座庙宇,供着一尊恶神,相传是上古时的一头狮子,守着那山间水源。井水干了,就屠宰牛羊去供奉那神狮,之后井水便满起,十分的灵验。那供奉过的牛羊村民也不敢取回来吃,就搁在那庙中。次日那牛羊就不翼而飞。几千年来一直如此,也不知白喂了那神狮多少牲畜。
“还有这等事情,带本帅去那庙中看看。”韩淮楚怒目圆睁说道。
“大将军可要带些牲畜做那贡品”父老问道。
韩淮楚冷笑一声:“本帅至此,何用向这毛神祭拜”
想这所谓的神兽也只能霸占着一点水源敲诈村民,又能有多大神通而那更大的神仙骊山老母韩淮楚也见过,一样对他笑脸相迎。韩淮楚是不信那个邪,凭自己这个奉天承命开创新朝的汉国大将军,要向一个小小的毛神低头。
“呔何方邪神,敢在此欺占水源作祟乡民,吃本帅一剑”
庙宇中韩淮楚正气凛然,手舞寒光闪闪的利剑,运起那先天真炁对着案上一尊石狮一剑劈下。
想韩淮楚武功已臻化境,这寻常的一把佩剑在他手中不啻一把削铁如泥的宝剑。就听“喀嚓”一声,那石狮被一劈两断。
身后跟着的父老乡民慌不迭跪倒在地,又是擂胸,又是埋怨:“大将军触犯了神灵,今后我村中再也无水也,这可苦了我一方百姓也,该如何是好”
韩淮楚也不理会那些村民,令小兵回井边打探,看那水涨起来没有。
那消片刻,打探的小兵骑马飞至,口中直喊:“大将军,井水喷如泉涌,我大军有水也”
听了这话众乡民一起拜倒,捣首称颂:“大将军除去此恶神,造福四方,请受小民一拜”
大将军一剑斩恶神枯井哗哗流的故事迅速传遍了全军上下,汉军将士顿时深受鼓舞。
想想也是,连恶神都在大将军剑下受死,那二十万赵军还不束手就擒
至此这庙就不拜石狮只拜大将军韩信,改名为淮阴侯庙。那青石峰也不叫青石峰,改名为试剑峰。井水涨满还往外流,汇聚成沟。汉军骑兵解了马鞍在沟边饮马,这沟便取名为马鞍沟。
直到今日,那峰中庙宇依在,庙前立了一碑,碑上刻诗云:地险山危气势雄,将军从此建奇功。兴刘业就人何在破楚名存事巳空。故垒代带余杀气,荒祠向晚动悲风。功名盖世今如此,读罢残碑思不穷。
百里的山道艰险无比。汉军的辎重遇到难过之处,几乎都是人扛,队伍行进缓慢。向晚大军行至柏井镇,大军于镇东八叠坂上扎营。次日经那回星城,又驻扎一宿。第三日来到绵蔓水西岸的天长镇。
那船只都被赵军收走,汉军要过绵蔓水只有自己扎筏。于是汉军就地驻扎,派出士卒大举砍伐树木打造木筏,准备渡河之用。
便有一壮士祝阿人高邑来投。那高邑人如其姓,生得是高大威猛。高邑说道:“小人本是常山王张耳部下,因战败流亡至此。闻常山王欲灭赵复国,如久旱而得甘露也。今来大将军军
gu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