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u903();不错,黄宗羲当初确实是自告奋勇着接下了这份工作。也异常花心思的推敲了经手的每一条法规。可以说关于皇帝权益与义务的这一段是他花了极大心思修编的。但正如他所言这一部分的条款完全是针对朱明皇室编写的。但如今情势却发生了急剧的变化,本来用来制约朱明皇室那些昏庸之君的宪诰却完全反还到了孙露身上。本就觉得皇帝是天下第一大害的黄宗羲自然是对君权进行了严格的限制。但他也觉得这种严格的限制应该是针对那些昏庸之君的。至于象孙露这样的有道明君,完全可以凭借其个人的品德来治理国家。如此一来自然也就不需要什么宪诰制约监督明君了。
而孙露本人似乎也已经看穿了黄宗羲心中的这些想法与矛盾。却见她不置可否的笑了笑后,反问道:“哦难道那些条款只能针对朱明皇室,而不能针对本相吗隆武帝、显德帝是皇帝,本相在登基后也是皇帝,又能有何不同呢”
“大人,这当然是有差距的。朱明皇室刻薄寡恩,出过不少昏庸之君。这些无道的昏君乃是全天下最大的祸害。为了防止这些祸害进一步危害百姓与社稷,我等自然是要订立宪诰,让天下人以此为依据监督君主。但是您不同,大人您的英明,您的仁德都不是那些昏君可以比拟的。”黄宗羲激动的说道。
“黄大人说的是。过多的牵制与监督会让朝廷效率低下。最终也会妨碍到明君治理国家,指点江山。”陈子壮也跟着点头附和道。在他看来议会、宪诰虽能限制君主胡作非为。但从另一个角度也削弱了中央的实力。毫无疑问一个拥有议会、宪诰的朝廷,绝对比不上一个拥有明君的集权的朝廷来得有效率。
“二位真是太抬举本相了。说实话本相也是人,也会犯错误。二位与本相结识日子也不短了,应该知道本相也犯过不少错误。因此本相不可能做到圣人的水平。这样看来本相与那些昏庸之君一样,都可能因为自己的错误而给国家和百姓带来灾难。至于本相的子孙,本相就更不敢保证了。历代帝王中,往往只有开国之主,生长戎马忧患之中,能与士卒同甘共苦,出生入死。而以后继承江山的君王,则大多是生长深宫,锦衣玉食,不辨五谷,不知百姓疾苦。因此作为一个开国之主,我也希望能有一份这样的宪诰来时刻敲打我的继任者。”孙露感触颇深的说道。既然她选择了称帝这条路,就意味着她的子孙将不可能过正常人的生活。而就孙露所知的历史来说只有顺从于宪法的皇室才可能生存下来。就这一点来说孙露也希望自己的子孙能明白这一点。
“大人严余律己,真是让吾等钦佩万分。其实我等也不是不想订立宪诰。只是希望您能将宪诰中的某些条款放宽一些。某些地方稍适修改一下。这不但是为了您与新皇室着想。也是为了我中华大地着想。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若是君臣之间的界限太过模糊的话,那国将不国啊。”陈子壮苦口婆心的说道:“就拿宪诰中分卷的次序来说吧。总章排首位无可非议。可紧接着却是国民、司法、皇帝。如此排序草民以为颇为不当。这民怎么能放在君与法之前呢。草民知道大人向来以民为本,以法为纲。可是就算如此也不能乱了君主与臣民之间的身份啊。依草民看来,大人大可将顺序改为司法、皇帝、国民。如此一来既体现了您的大公无私,又不会就此乱了身份。还请大人三思而行啊。”
听陈子壮这么一说孙露只好在心中晦涩地苦笑了一下。在订立宪法时臣子一方拼命的为君主开脱,而君主却拼命地想要增加对自己的限制。想必如此诡异的立宪过程只可能发生在自己这里吧。不过事情虽是如此,但至少在陈子壮等人看来宪法是必要的。至于宪法定到何种程度便要依照这个时代的特点来划定了。就此来说陈子壮等人的建议还算是务实的。想到这儿孙露便欣然回答道:“恩,关于修改的事,还等司法院的初稿定完后再一起定夺吧。具体的内容到时候还是要请老师在旁协同指点。”
“是,大人。”陈子壮与黄宗羲异口同声地领命道。眼见孙露在这件事上没有太坚持黄宗羲紧接着又向孙露进言道:“大人,这宪诰虽已完成在即。可新朝的国号至今还没能选定。大人这新宪诰总不成还是象以前那般用干支来命名吧。”
“国号”
“是啊,大人。您也应该选出新国号和新年号了吧。属下等还等着用新年号订立新皇历,新礼制呢。这事可万万拖不得。”黄宗羲急切地提醒道。他十分希望自己辛辛苦苦编撰的宪诰最后能以新朝的年号还命名。一旁的陈子壮倒是没显得那么心急。只见他跟着试探地问道:“大人,其实国号事几位大人的提案都不错。可是大人您却迟迟都未给我等回复。莫非大人您心中已有心仪的国号了”
第九章第二十八节天下之法
国号与年号确实是一直困扰孙露的一个大问题。正如陈子壮所言底下的大臣们确实拟订过不少国号给自己参考。由于历朝的国号,一般都源自部族、部落联盟的名称;来自创建者原有卦号、爵位;源于创建者原始所或政权统治的区域;源于宗族关系;寓意吉祥等等之类。当然也有过象朱元璋那般用白莲教宗教教义来命名国号的特例。元末白莲教的首领韩山童称“明王”,而他的儿子韩林儿自称“小明王”。就封号来说孙露目前还未加封新的王位,也未被授予九锡。因此众臣便想先拟订未来的国号,再让显德帝根据他们拟订的国号来给孙露封王。
由于孙露之前担任过两广总兵、湖广总督、隆武首相等职,所以众臣自然是提出了不少带有地域色彩的国号象是“越”、“闽”、“楚”等国号。还有人根据孙露姓氏或是杨家的姓氏,提出了“吴”和“隋”这两个国号。并建议孙露和杨家在祖谱上同东吴孙氏和隋朝的杨氏套关系。与之相对应的还有人建议使用“宋”,原因是孙露当年是从河南一路南下广东的。而她本人也自称来自海外,既没家属也没祖谱,完全可以称
gu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