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27(2 / 2)

重生记事簿 吾爱杨 2371 字 2023-10-03

gu903();“领导很忙,没有介绍信的一律不接待。”门卫说话不带任何感情,可言词间的拒绝之意已经很明显了。

忙刚过完年忙什么忙韩俊一听气就不打一出来,笔记里关于人际交往的事情也有记载,总说阎王好见小鬼难缠,自己也深以为然,可当他自己真的碰到了,少年的性子一起,热血冲脑门儿,当即恼火道:“刚过完年还忙你知道他是谁吗朱培江上过新闻联播我们找郝主任是谈重要的事情,你不让我们进好我们现在就走,回头就给郝主任打电话,好大的架子”说着就要往外走,朱培江没有想到平常挺温和的韩俊居然就一脸尴尬,赶紧拉住了他。

“呃”可门卫脸色一僵,听韩俊口气不善,更像跟主任关系很熟的样子,心下暗呼倒霉,怎么就不先问问清楚了昨天跟老婆吵架,都说了不能带着情绪上班,果然惹祸了。

亡羊补牢为时未晚,门卫赶紧换了个笑脸,装作惊讶道:“哎哟你看我怎么看这位先生这么眼熟,原来在新闻联播上见过抱歉抱歉,郝主任在三楼,你们上”

这会儿,他也不要介绍信了。

朱培江冲着门卫歉意地点点头,拉着韩俊走了进去,边走边说:“小俊,你以后可别这么冲动,毕竟咱们也是求着人家办事,万一他是人家领导的亲戚,你这样做一点好处都没有,平白得罪人。”可韩俊扭着头,依然瞪着大眼“恶狠狠”地盯着门卫,一米八几的大个儿,加上凶悍的表情,让门卫不敢直视他的目光。

老朱说的没错,待走了几步,韩俊回过头来,脸上狠厉的表情已经消失了,挠挠头讪笑道:“嘿,朱叔,不好意思,我就是一时生气,以后绝对不会了,绝对”

“行了哎,今天出师不利啊,希望见到了郝主任,不要这么拧巴才好。”朱培江喃喃道,却忘记了有个成语,叫一语成谶

s:众位兄台,码字很辛苦,或许前几章作为过渡情节平淡了些,可即将到来啊,拿起您手中的推荐票,砸像我吧老杨不会让你们失望的满地打滚儿求推荐、收藏

第十二章现实很残酷下

出了风管委的大门,天气晴朗阳光明媚,而韩俊俩人的心里却一会儿如寒冬腊月,一会儿如酷暑三伏,具是铁青着一张脸,一路无语,直到驱车回到了朱培江的家

“这什么事儿还研究研究韩建仁他有什么能耐不就是个痞子吗要说那死胖子跟他没关系,我韩字倒过来写”憋了一路的韩俊,一进朱培江的小院就破口大骂,连一向温文尔雅的朱培江也阴沉着一张脸。好在他的妻女还在娘家没有回来,否则光是那两张拉到脚面子的脸就会吓坏了她们。

韩俊长这么大第一次见识了什么叫官僚,第一次感受到了什么叫憋屈。虽然他的老爹大小也是个官,可他见的那些人,都是些豪爽的“察哥”,就连过年时市局的局长都见了,也是毫无架子的,却没有想到

俩人顺利的见到了郝建洲,一个五十多岁的胖子,带着类似朱培江样的和煦的笑容,刚见面的时候,韩俊心里还觉得,凭着老朱在电视上露过脸,凭着专家的鉴定证书,凭着自己已经注册好的工商执照,合理合法,而且这个韩主任看起来也面善的很,谈起合作来应该十分的顺利。

可事实却完全跟韩俊所想的掉了个个儿

“啊,原来是朱先生,欢迎欢迎先,我很感谢朱培江先生,能不远千里到北京参加展览,让我们的崂山绿石一举成名,您,可是功不可没呀。其次,就我个人而言,也是很仰慕朱先生的”一句客气的恭维作为他的开场白,让两人心中一阵舒坦,可接下来

郝建洲跟他俩聊了半个多小时,却顾左右而言他,对朱培江吹捧有余,却丝毫不提合作的事项,不免让韩俊有些心焦。

可是,不用说韩俊,就连老朱也丝毫没有跟此类单位打交道的经验,只是微笑着听他海阔天空地一通聊。无奈之下,同样焦急的朱培江只好先提出合作的请求,可这样一来,无形之中,让他们在谈判过程中的地位,瞬间处于了下风。

但,尽管如此,似乎早就料到他们的来意,郝建洲却打起了官腔“至于跟你们合作的事情,单位里也要好好的研究研究嘛。”

韩俊毕竟年轻,虽然有笔记里大量的信息,可他依然不可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就能灵活运用,便说:“郝主任,我觉得,我们一来上了中央电视台,有名气,而且我们的绿石都是有国家权威机构的认证证书,也算是有实力,我觉得跟我们合作,还用研究嘛”

对于韩俊这个青年,郝建洲还以为是朱培江的儿子,聊过之后才知道,他也是在绿石成名这件事里的关键人物。可对于韩俊的话,他却不置可否。只是详细的询问了,如果合作成功,他们将如何经营绿石馆,却依然避而不谈合作事宜。

只是后来实在被问的急了,郝建洲才说,不光是他们与风管委联系,想联合风管委一起做绿石这个项目,还有一人,在做着与他们同样的事情。

“哦敢问郝主任,是哪位同行也想参与进来”郝建洲的说辞,让朱培江顿感好奇,建场馆的事情,他跟韩俊研究了好久,认为这绝对是个前的项目,根本不可能有人会走在他们的前边。

而郝建洲则说:“韩建仁先生手里也有大量的绿石,同样想跟风管委合作。”

韩建仁何许人也不管是峰山村的老坐地户朱培江也好,不经常回奶奶家的韩俊也罢,这名字都是“如雷贯耳”

他同样是峰山村的村民,三十多岁却不务正业,游手好闲还欺行霸市,手底下几个村里同样不着调的孩子跟着他混,不过30多岁的他却依然能让手下的小孩儿跟着他混则不无说明此人有一定的能力,不管是碰巧还是他眼光独到,当朱培江一现身在新闻联播,他立刻就意识到,海里的石头是块宝

拉着手下的人,跑马圈地,把峰山村近海的一片礁石都揽到了自己的名下,韩俊跟朱培江没有那个能力阻止别人采挖,可他韩建仁却有。

当朱培江回来的时候,还热闹的海滩,过了没一个星期还是一样的热闹,只不过那些人,却大部分换成了他韩建仁的手下。

就这样一号人物,能想到跟风管委合作韩俊不信,朱培江更是不信

实际情况却是俩人不知道的,韩建仁的姐姐,正是郝建洲老婆的表妹当崂山绿石一成名,而朱培江又在滨海电视台上放出了希望与风管委合作的口风,郝建洲立刻意识到,这,是个机会而且韩建仁正在做什么,他又岂能无所耳闻

他本是市规划局的一名主任,90年风管委成立之后,便借调到了这里工作,负责景区的管理。景区周围的商铺、酒店都暂归他们管理,期间的利益让原本在规划局的他无法想象,而崂山绿石所蕴含的利润,已有多年管理经验的他怎会不知面对如此“商机”,或许跟朱培江合作一样可以让管委分上一杯羹,可如果这件事完全让自己人来做,那跟收取租金或者分成利润比起来,岂不是大巫见小巫

当即找到了韩建仁,与他商议了他手中的绿石由郝建洲负责经营,而韩建仁则拿小头。本来就想靠着绿石小一笔的韩

gu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