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89(1 / 2)

盛唐夜唱 波波 2351 字 2023-10-02

副。他手中的镜片,足以制造六副望远镜,只不过出于暂时的技术保护目的,他只拿出了两具罢了。

“竟然还有”

“怎么”

“此等宝物,竟然还有第二副”

“啊,那是自然的,我不是说了么,你好生去做,以后有更好的。”

苏粗腿觉得自己脑子里嗡嗡响,一时间都转不过来。过了会儿,他定了定神,小心地向下望,然后压低声音道:“主公,这等宝物,需得珍藏,不可轻易示人咱们在莱州招募的人手,未必个个忠诚,若是偷了咱们宝物”

“这个你就太过小心了,在船上,又于茫茫海中,便是偷了宝物,他们能逃么”叶畅一笑:“相反,就是要将这宝物给他们看,让他们一心一意替我们做事”

“可是”

“苏粗腿,若是有人真心怀不轨,早些揭穿了,终比晚些揭穿要好。”叶畅意味深长地道。

他们在了望楼上嘀嘀咕咕,下边正在使劲清理甲板的吴大河低声道:“大哥,这船果然好,不仅结实,比咱们以前的船还要稳”

“而且船速快,你看没有挂帆都有这般速度”吴大江亦道:“大哥,若咱们得了这船”

“嘘,噤声”

吴大海瞪了他们一眼,吴大江与吴大河都闭口不说。

在他们身后稍远,正在清理着缆绳的卞平耳朵动了动,继续清理自己的缆绳。

叶畅对于船只的保养要求极严,这些水工闲着无事,便要打扫清理船甲板,每日都要洗个三五遍,这让他们根本无暇去赌博或者闲聊。

吴大海的眼光往卞平那边溜了一圈,见没有什么异样,便低声道:“都当心些,莫要胡说八道,咱们要小心做事”

“一群河鳖,到海里抵不得什么用处,大哥你太过小心了。”

“若不是我小心,咱们早就完了。”吴大海怒瞪了插话的吴大蛟一眼。

他正待再教训兄弟几句,这时却听得上边有人叫道:“吴大海,吴大海,你上来”

吴大海的心登的一跳,抬头望去,见叶畅已经从望楼下来,是被任命为船长的苏粗腿在唤他。

“来了,来了”

叶畅微笑看着这个四十余岁的水工伶俐地从自己面前跑过去,然后顺着缆绳爬上望楼。因为有海风的缘故,听不见苏粗腿在上边与他说什么,只看到苏粗腿将手中的望远镜交给吴大海。

然后吴大海如同苏粗腿方才一般,手一软,那望远镜险些掉了下来。

“该死,你这厮小心些,这可是千金难买的仙家宝物,若是摔坏了,便是拿你兄弟五条性命去换也换不来”

隐约听得苏粗腿在喝骂,叶畅哑然一笑,分明是方才被自己教训了,便又教训别人。不过听苏粗腿说,此次招来的水工当中,吴家兄弟算是侥侥者,不仅擅操船,而且肯卖力气学,故此甚得苏粗腿看中。

当然,苏粗腿也说了,这吴氏五兄弟必然不是普通渔夫水工,只怕在海上还做过一些违背大唐律的勾当。这一点叶畅不以为意,此时的海上之人,哪个不是兼营海寇的,便是那些海商,若是在茫茫大海中看到别的船,第一个念头也是能不能抢对方一票。

大海之上,现在还没有规矩,叶畅要做的,就是从这渤海开始,来确定海上的规则。

“吴大江,轮到你了”苏粗腿的大嗓门又响了起来,吴大江抬头,看到自己的兄长失魂落魄地顺着缆绳又下来,心中不由惊疑起来。那苏船长只是给自己兄长瞧了样东西,怎么兄长就变成这模样了

莫非,那苏船长手中的东西,竟然能摄人魂魄

第212章不见天家官已久

因为不敢全力的缘故,不过是四百里的航程,一共花费了叶畅两天半的时间。他是四月十一日早自登州出发,四月十三日上午,通过望远镜便看到了陆地。熟悉这片海域的向导在稍后便确认,这就是他们此行的目的地都里镇。

“果然,如同十一郎所言,只须判明方向,确定海道,自登州至辽东,不过是两日路程,比起长安到洛阳还要近些”

初次出海的叶英叶挺等人在提心吊胆了二天半之后,总算将悬着的心放了下来,一个个欢呼道。

两艘船沿着海岸缓缓航行,寻找适合靠岸的地点,船上的水手除了不能离开岗位的舵手和操帆手,其余人都涌了出来。

两艘船共载了一百四十多人,三十名自己的水手,六十名招募的水手,再加上五十多非航海人员,这几天都挤在船上,也确实够憋闷。

在向导的指引下,两艘船顺着海岸向东北方向航行,又过了一个多时辰,便看到一处比较开阔的海道,向导欢呼一声道:“便是这里,从这水道进去,就是都里镇了”

叶畅下令放下舢板,一艘桨划的小艇被从船上放下,艇上共载十人,其中八人划桨,一人测量,一人记录。向导见这模样,笑着道:“郎君不必如此,此地水深道阔,郎君之船,吃水并不深,可以过去,无须疑虑。”

“虽是如此,怕有暗礁呢。”叶畅笑道。

他是深知行百里者半九十的道理,若是在这里触礁沉船,便是能游上岸,损失也会非常惨重。而且,他也要为今后吃水更深的大船进出寻找安全的水道。

舢板测量得很快,毕竟只是第一次探索水道,以后会补上更详细的数据。帆船随着舢板缓缓进入到水道之中,顿时觉得,风平浪静,气候宜人。

“此地好,此地好”有人笑道。

却是善直,他指着水道左侧,那里一个小小半岛伸了出来,半岛的本体乃是一座山:“和尚要在此山之上,树大佛像,佑护往来船只平安”

和尚虽憨却不傻,他此话一出,饶是叶畅对释教只是平平,却也点头:“三哥既有此心,某必助之,不过此事不急切,咱们先要做的,是寻一个立脚点。”

都里镇名为镇,实际上人口并不多,散落分布的一个小镇加几个村子,总共加起来人口也就是几千人。最初注意到叶畅他们的,乃是小河河口处的无名渔村,几户渔民半耕半渔,他们的渔船正要归航,发觉这两艘在他们看来是“大船”的帆船航来,一个个都纷纷靠拢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