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很平静:“边公只管吩咐就是,某能办得到的,绝不推辞。”
“叶郎君这甘露酒与醉黄粱,听闻产量不足啊,咱愿出资,助叶郎君一臂之力,同时也给咱攒上养老钱,叶郎君意下如何”
此语一出,叶畅悚然而惊。
这是看上了他酿酒的利润了
甘露酒与醉黄粱的利润非常大,可以说十倍都不只。只因为叶畅拥有现在最好的蒸馏工艺与设备,才能做到这一点,别人就是想学,也不是一时半会儿能学去的。
自去年八月入洛阳推出醉黄梁,到现在才八个月时间,这两种酒给叶畅带来的利润就超过三万贯。
正是这笔钱,加上之前纸坊、印坊的收入,源源不断地支持着叶畅几方面同时开工:请了淄州的工匠改造琉璃窑,在武陟扩建造船工坊,在洛阳进行基建投资,在孟州进行棉花试种。
叶畅早就知道,这么大的收益,他不可能长久占有。他打的主意也很实在,利用此前积累的名望人脉,能够保证自己掌握这利益三到五年,等规模一做大,立刻转手他都想好了,直接交给李隆基,换取相应的政策支持。
却不曾想,如同球市一般,竟然还没有多长时间,便有人伸出手来。
关键问题是,这个边令诚他又不是高力士,凭什么敢开口
叶畅盯着边令诚,边令诚端着酒杯,笑眯眯的,却是不说话,似乎在等叶畅的回应。
并没有沉吟多久,想到自己此前得罪的那一群人,叶畅便明白,自己别无选择。
象元载、卢杞、王缙等人,本质上是士大夫,他们的性格虽是各异,可是他们行事的风格却总有大同小异的地方,叶畅并不是很惧怕他们死要面子就决定了他们所使用的手段有限。
可边令诚这种死太监却不同。
这厮从长安接了任务跑来,前面这番话都是铺垫,真正可怕的还是他至今没有说出的东西。想到他还带来了甲士,叶畅便知道,自己非答应不可。
“边公有心,某如何会拒绝,只不过边公对今后的生意是如何想的”
“哦,此言何意”
“一般生意有两种,一种是边公自己也亲历亲为,如何经营,如何扩张,边公都亲自动手。另一种则是边公全然放手,只是派个账房来核算,每载将收益算出。”
“咱不懂经营,还是后一种吧。”边令诚琢磨了一会儿道。
叶畅心中在冷笑。
边令诚这厮贪心,他必然是先派人介入生意,然后寻机将酿酒业一举夺去,就如同王元宝夺走球市一般。只不过王元宝手中有财力人力,故此不需要太多准备时间,饶是如此,他也下了气力收买球市的管事。边令诚宫中太监,手中有几个人可用,就算叶畅现在就将全部酒坊都交与他,他也经营不过来。
他必是慢慢安插人手,过个两三年,等这些人都上手了,再将产业尽数占去。巧取豪夺,如意算盘倒是打得很响,只不过,他却料不到,叶畅竟然有将酒坊交与李隆基的打算。
就这样吧,这两三年内,名义上给这个死太监股份分红,但利用扩大生产规模销售更多酒的利益诱惑他,等到他下决心动手之前,让他竹篮打水一场空。
“咱要出多少本金,能得多少股分红”边令诚肥胖的脸上露出贪婪之色。
这厮还是第一次露出这等不掩饰的神情,而且是一瞬即敛。
“边公只需出一千贯,占有一成股份,在一年之后,边公可以用一千贯,再买一成股份,如此连续五年,边公以为如何”
“太慢,我出五千贯,占五成。”
两人讨价还价好一会儿,最终达成两千贯占两成,来年又可得两成,击掌成誓之后,边令诚笑着道:“哈哈哈哈,叶郎君乃俊杰也。”
所谓俊杰,识时务者也。叶畅明白,接下来要进入正式话题了。
“天子有令,征修武人叶畅为承务郎,以折冲府兵曹参军职参赞军务,即日至达化县洪济城军前效力”
叶畅只觉得眼前一黑,头晕目眩起来。
第162章暗备金钩诱海鳌
李隆基,你这狗娘养的扒灰汉,你爷爷头戴绿帽,你奶奶偷人,你老爹是个懦夫,你老妈死得早,让你有娘生没娘养
在叶畅脑子里,可全不是什么好话,他在一瞬间,将李隆基祖孙三代都骂了个遍。
达化县洪济城,乃是此时大唐与土蕃,也就是大唐人口语中常称的犬戎交战的最前线,位于后世的青海贵德县东,四五年前还被土蕃攻破,屠戮一空。去年,也就是天宝二载,皇甫惟明才从土蕃手中重新夺回了此城
这些历史细节,叶畅原本是不知道的,可是因为和李颀、高适、岑参等相识的缘故,特别是高适,对于西面边事极是热衷,从他那儿,叶畅知道这儿的情形。
李隆基却要把他往这最危险的确良方塞过去
就算身为折冲府兵曹参军,未必每战亲临锋刃,可是青海那边的高原反应,叶畅叶畅都不知道自己这身体能否承受得住。若是高原反应太过强烈,直接死在那里,那自己一堆计划,就全部泡汤了。
不过在心里再怎么骂李隆基,却都拿这位在兴庆宫里搂着杨玉环的皇帝没有办法,叶畅只是奇怪,李隆基分明是将自己放还乡野,为何会突然间想将自己弄到边关去
至于那个什么承务郎、折冲府兵曹参军之类的官衔,叶畅虽是不懂大唐官制,但也知道,承务郎应该是散官虚衔,而兵曹参军也只是个名义上的官职不可能真派兵给他指挥。
“边公,为何天子好端端的会想起我来”犹豫了好一会儿,叶畅问道。
边令诚笑了起来。
叶畅这一次,既是躺着中枪,也是嘴巴惹祸。
他在洛阳城中的那番有关大唐边策的话,被李白在长安城中一宣扬,又经某人转口到了李隆基耳中。当时李隆基便大怒,过完年找了个借口便将李白赶出了长安,再没多久,便开始发落起叶畅来。
“圣人说,你既然喜谈边事,那就去边关见识一番吧。而且边关之上,也正需要你这般人才。”
边令诚这般笑嘻嘻地说得轻巧,但叶畅却明白,若是他不同意,只怕李隆基会有另一番说辞,至少,边令诚带来的甲士,可不是只为了保护他来的。
难怪这个边令诚有恃无恐地敲榨他
下面不用问了,此事玉真长公主与小虫娘绝不知情,否则她们应该会派人过来通知才对。
“叶郎君只管放心,你这财神爷,可不能出什么意外咱会为监军使,随你一同去。”
边令诚自以为这句话能让叶畅放心,却不想叶畅听了之后,顿是心中更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