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冬雪不同于北国的冬雪,它不是那种厚重严实,并且持久不化的雪,黄山的冬雪,妙就妙在与黄山的松、石、云、泉巧妙而完美的结合。
雄伟壮丽的黄山,挺拔秀丽,冰雪又给她增添了无限的风采。
劈地摩天的天都峰,宛如银妆素裹的神女,隔壑相望的莲花峰,如同一朵盛开的雪莲,九龙峰也变成了一条蜿蜓腾飞的玉龙,飞舞在黄山的云海之上,西海群峰奇异的石林,像一尊尊身着素服的神仙,聚集在峰头之上。冰雪覆盖的狮子林,银峦相拥的玉屏峰,构成了一幅静中有动,动中有静的绝妙画图。黄山自古云成海,云赋于黄山冬景无穷的魅力奇妙的雾松、雪松、树挂,把黄山妆扮得如同一个珊瑚盛开的世界。
飞雪、冰挂、雾凇堪称黄山奇景。
冰挂:黄山的冰,千姿百态。泉有多宽,冰有多宽,瀑有多高,冰有多高,著名的人字瀑、九龙瀑一改往日“飞流直下三千尺”飞珠溅玉、声响如雷的气势,将一匹匹好似半透明的汉白玉挂在悬崖上,银光闪烁,洁白无瑕,这就是黄山冬景中著名的“冰挂”奇观。与“冰挂”并称双绝的是“雪帘。”桃花峰麓的水帘洞“冰挂”如钟乳石般地悬挂着,洞顶突出的部位雪上加雪又冻成冰盔,并呈下垂状,在黝黑石壁的衬托下,就像人工织成的图案,故被人誉为“雪帘。”
雾凇:当气温降到零下时,浓重的雾气凝结在树木、石块、草丛等物体上,立即冻结成了白色固体冰晶。当“雾凇”出现时,整个黄山便变成了一座冰山,棵棵树木变成了丛丛珊瑚,真是奇松佩玉,怪石披银,山峰闪光,花草晶莹。微风拂来,树动枝摇,冰挂荡漾,叮当作响。
黄山自古闻名,许多文人前来游历并留下名诗吟诵。另外还有寺庙亭台,为黄山增色。在黄山南部朱砂峰下的慈光阁,明嘉靖年间,玄阳道士居此。明万历年间曾盛极一时。原址尚存部分楼房,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建为宾馆。1965年董必武笔书“慈光阁。”
海拔1340米的半山寺在黄山南部的老人峰与朱砂峰间,原寺已圮,1957年重修,有刘伯承所题匾额。上下山游人多在此憩息,观赏风光。另外还有玉屏楼、云谷寺、松谷庵、翠微寺等。
秦代称黟山,因传说黄帝曾在山中修身炼丹,故唐天宝元年公元747年诏改黄山。方圆250公里,自古为道教名山,山中以道教命名的名胜有朱砂峰、炼丹峰、天都峰、轩辕峰、仙人峰、丹井、试剑石、蒲团松、仙人晒靴石、仙女绣花石、望仙台、炼丹台、炼丹源、神仙洞等等,山南部朱砂峰下的慈光阁和山北部叠障峰下的松谷庵均为道教庙宇。
在游玩黄山的时候,李强已经几乎将外面的事情全部都忘却掉,望着山下的云海,李强笑着说道:“文秀,这里的地名叫做猴子观海,这是一个很古老的传说,你知道吗”
钟文秀摇了摇头笑道:“你告诉我吧”
李强点点头,指着山下说道:“猴子观海也叫猴子望太平,猴子为何要望太平呢这里面有个故事:原太平县城,叫仙源村,村中有一户叫赵德隆的书香人家。女儿名叫掌珠,生得聪明美丽。离仙源村不远的黄山北海深处有一个洞里,有个灵猴,在山中修炼了三千六百年,会三十六变。
一天,灵猴见到掌珠生得俊俏,顿生爱慕之心。灵猴就变成一个白面书生,自称是黄山寨主孙广文的公子孙俊武,于傍晚来到赵家门前,以天色已晚为由,要求借宿一夜。赵家老夫妇见他长得俊秀,衣着华贵,斯文有礼,便信以为真,高兴地留他住宿,并设宴招待。酒饮三杯后,孙公子便向老夫妇陈述掌珠的爱慕之情,央求纳为婿,发誓侍奉二老颐养天年。
老夫妇一听这甜言蜜语,心中非常喜悦。经与女儿商量,掌珠对才貌双全的孙公子也早八分欢喜。次日一早,老夫妇回了孙公子的话。孙公子听了欢喜若狂,差点露了原形。灵猴回洞,思念掌珠心切,急忙把大小猴子都变成人,组成了一支浩浩荡荡的队伍,去仙源赵家迎亲。掌珠被抬到洞府,只见陈设富丽,宾客满座。夜深宴席散,孙公子被宾客拥入了洞房。一觉醒来,掌珠发现孙公子长了一身绒毛,大吃一惊。原来,孙公子酒醉,现出了猴子原形。
掌珠非常恼恨,乘灵猴烂醉熟睡之机,向外逃走,直奔家中。
灵猴酒醒后,知道自己露出了原形,惊逃了掌珠,便喝令众猴出洞寻找,追到山下芙蓉岭,也不见新娘的影子。灵猴自从失去了掌珠,朝思暮想,但又没有妙法可想,只得每天攀上洞后的悬岩,坐在石上,朝着东北方向的太平县仙源村呆呆地望着。年深月久,便变成了黄山如今这一石景。
钟文秀听完李强的故事,果然看到了这一石景,不由得笑道:“你还真是博古通今啊”
李强也笑了笑,直接说道:“我还知道其他的神话传说,想听吗”
望着李强那温柔醉人的笑容,钟文秀下意识的点点头,李强深呼吸了一口新鲜空气才开始说道:“梦笔生花的传说:北海散花坞左侧,有一孤立石峰,形同笔尖朝上的毛笔,峰顶巧生奇松如花,故名“梦笔生花。”传说,有年春天,诗人李白来到黄山,见到北海山峰竞秀,景色奇美,禁不住诗兴大发,便昂首向天,高声吟道:“黄山四千仞,三十二莲峰,丹崖夹石柱,菡萏金芙蓉”这声音惊动了狮子林禅院的长老。
他走出山门,细细一看,只见一位白衣秀士,风度潇洒,便上前施礼,请问尊姓大名。这位不凡之客原来是“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的诗仙李翰林。长老急忙吩咐小和尚抬来用清泉酿制的米
gu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