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636(2 / 2)

唯我独裁 巡洋舰 2378 字 2023-09-30

海军部特派员,电磁专家彰显平博士说道:“据帝国的权威专家们的报告,德军新式反潜机之所以能够发现并锁定鲈鱼号,是因为他们的反潜机上安装了磁异探测装置。这种磁异探测装置是根据潜艇自身的电磁信号来进行追踪和锁定的。而我们的宋级潜艇只安装了吸收声纳波的降噪瓦,对敌人的声纳探测有着关键屏蔽作用,但却无法掩盖自身的电磁信号。”

蔡锷点点头,他虽然不了解具体原因,但凭他的大学和军校常规知识,亦能够明白宋级潜艇被发现的关键所在。

彰显平解释道:“我们的宋级潜艇排水量高达三千多吨,又采用强度极高的中华特种钢,所以潜艇的电磁信号远远超过其他国家的潜艇,是以德军反潜机能够很容易发现我们的潜艇。”

蔡锷问道:“大战在即。潜舰队的使用对整个战局起着至关重要的角sè,难道我们的潜艇就没法躲避敌人的探测了吗”

彰显平想了想,说道:“理论上。帝国的潜艇在下水时本身是不带电磁信号的。但是潜艇服役一段时间后,长时间的水下航行所产生的摩擦力会给潜艇外壳带上静能电磁波。德军的反潜机上的磁异探测仪正是捕捉到了潜艇外壳上的静能电磁波,而我们的宋级潜艇体积又大,信号反shè增强。更容易被敌机探测到。”

蔡锷说道:“你的意思是,只要我们的潜艇消除了这种静能电磁波,就可以躲避开敌人的探测了”

彰显平点点头,道:“理论上是这样的可以通过对潜艇进行消磁作业,大幅度减少潜艇的电磁反shè信号。就可以降低被敌人探测到的几率。就像宋级潜艇的声纳反shè噪音接近大洋自身噪音时就可以避开敌方声纳兵的探测一样,当潜艇的电磁反shè信号接近大洋自身的电磁信号时,敌人的磁异探测仪也就失效了。”

蔡锷顿时大喜,问道:“我要你在一个星期内为帝国海军所有潜艇进行消磁作业,你能不能完成”

彰显平回答道:“如果有足够的消磁设备,我想是没问题的。据我所知,目前帝国只有北洋科技重工在研究磁异探测仪,他们肯定有消磁设备。”

蔡锷当即道:“这个不用你co心。我来解决。”

事不宜迟。蔡锷当即给帝国总参谋部挂去了电话,要求马上解决此事。

帝国总参谋部得知此事事关整个欧洲战场的战局,当即保证按时解决问题。

帝国总参谋部亲自照会北洋科技重工自然不必细说。作为帝国最大的军工企业之一的北洋科技,显然不会放过这个千载难逢的发财机会,不但将消磁设备贡献了出来,更是获得了帝国海军航空兵的大批反潜机生产订单。而北洋科技的消磁设备更是经帝国空军紧急空运至英国各大主要军港。为停泊在那里的帝国潜艇进行消磁作业。

针对德军新式反潜机的危机解决了,但蔡锷在海军舰队会议上却举一反三。提出了利用磁异探测仪的逆向研制新式鱼雷武器的提议,该提议迅速被帝国海军将领们所赞同。

于是。在蔡锷的号召下,帝国总参谋部、帝国海军舰队司令部、帝国舰政总署、帝国武器工程总署联合下达了一道命令,责令北洋科技重工迅速生产一批简易的磁异探测装置,专门用在鱼雷武器上,作为鱼雷的引导装置之一,用以对大型水面舰只进行电磁信号导引攻击。

以中华帝国的强大电子工业和机械工业制造能力,简易小型化的电磁探测装置很容易生产出来。只是在原来的鱼雷尾流自导装置上加装了电磁信号感应装置,由于大型水面舰只长时间的航行,自身同样会产生巨大的电磁信号,所以鱼雷导引头上安装磁异探测装置的话,将大幅度提升鱼雷锁定攻击水面舰只的命中率。

中华帝国强大的工业能力,在短短的七天时间里,迅速生产出来了500多套装有磁异探测装置的鱼雷导引头,并迅速空运至英国。在帝国海军所有宋级潜艇完成消磁作业的同时,这五百多套新式鱼雷导引头也被安装到了鱼雷上面。

就在中华帝方全力应对来自德国新式反潜机的威胁之时,在这一个星期的时间里,英军在挪威战场上同德军进行了殊死的较量,双方对一系列战略要地展开激烈的争夺,一度让德国统帅部认为联合准备在北欧登陆,希特勒为此特别加强了北欧波罗的海方向上的防务,一部分本该防御西欧的兵力被调往北欧,联合的声东击西战术初见成效。

6月14ri,第一批英军地面先头部队第二十四卫队旅的两个连在纳尔维克西北方五十五公里的哈尔斯塔登陆。此后的几天里,联合对纳尔维克的德军发动了连续的高强度的攻击行动。

英军战舰和波兰驱逐舰〔在波兰投降后,逃到英国归英军指挥〕“雷电”号和“闪电”号在峡湾外不断巡弋。不时炮击岸上德军的目标。德军的轰炸机则对联合的军舰发动猛烈轰炸,击沉了“雷电”号。

同ri,在哈尔斯塔附近的海域。英军一艘驱逐舰击沉了德军的另一艘u349潜艇。十五ri,英军第二十四卫队旅主力也达到了哈尔斯塔。哈尔斯塔位于乌夫特峡湾对面的欣厄于岛上,不能对纳尔维克的德军构成直接的威胁。

当时德军的情况是:海军被消灭后,在纳尔维克北面和南面。还驻有挪威军队,海上和陆上交通都断绝了,补给只能依靠空军。而且11ri后,挪威的游击队的抵抗变得有组织和顽强起来。在缺乏兵员补充和物质补给的条件下,面对兵力占有绝对优势的联合。4500名德军很难守住现有阵地。

由于希特勒在挪威方向采用的战术是诱敌深入,所以德军主力都被秘密部署在挪威南部,距离纳尔维克最近的德军部队是650公里以外的挪威中部港口特隆赫姆,而且他们也只是一支1700人的海军陆战队,也要面对兵力占优的联合的海陆夹击。

15ri,德军情报部门得知英军重兵已经抵达纳尔维克附近的罗弗敦群岛,德军打算继续诱敌深入,希特勒命令迪特尔将军放弃纳尔维克。后撤到特隆赫姆。但是由于约德尔将军的力谏联合根本不会在北欧实施大规模登陆行动。北欧挪威战场只是联合声东击西的战术,因为中华帝国jg锐部队根本没有出现在那里,因此必须迅速解决挪威的英军,然后集中力量应对联合的真正登陆欧洲的军事行动。否则当联合展开真正的登陆作战行动时,德军将会因为挪威战场被牵制兵力而无暇他顾。

希特勒竟然接受了约德尔将军的劝谏,于是放弃继续诱敌深入战术。趁着英军行动缓慢。迅速发起反击,将英军赶下大海喂鱼。

到十六ri。迪特尔将军已经率部队沿铁路推进到瑞典和挪威边境,控制了整个纳尔维克地区。并且尽一切的可能修筑防御工事,为以后的战斗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18ri,迫于压力,瑞典zhèngfu允许德军借用瑞典北部的铁路,向迪特尔将军的部队提供医疗用品、食物、衣服和医疗卫生人员。结果,51050名伪装成医疗卫生人员的德军战斗部队携带弹药乘火车抵达了纳尔维克。

作为中立的瑞典zhèngfu,面临来自联合国方面的巨大政治压力,被迫在17ri才不许德军过境。但德军主力已经成功过境,英军面临巨大的危险当中。

17ri,伦敦方面命英海军和陆军进行岸上战斗,但麦克西却答复说,敌人正以机枪阵地坚守着港口,同时还指出,运输舰所装载的部队与物资,不是为了进攻,而只是为了实行无抵抗的登陆之用的。他说,根据所得的情报,在纳尔维克登陆是不可能的,即便在海军舰炮的掩护下,也不能成功。

英军的计划是先夺回挪威中部特隆赫姆,以期保住挪威中部。不仅可以对北进增援纳尔维克的德军形成屏障,还可以侍机南下。14ri15ri英军海军运载英军和法军的陆军在挪威中部的纳尔莫斯登陆,准备向西南方的特隆赫姆发动进攻。同时英军在挪威中部的安塔纳斯克部署,以期协助德军守住阵地。因此对纳尔维克地区的进攻有些放缓。

20ri,英军科克勋爵奉命指挥纳尔维克地区的全部英军。他在飞行侦察后认为,积雪15米,在完全无道路通行的条件下,作战困难太大,英军不具备这种战斗技能,也没有深积雪地型的作战装备,不益进攻。所以英军在陆地上没有大的行动。

这时南方德军开始积极北进支援。德军第一八一步兵师海运进抵特隆赫姆,支援该处的德军第二山地步兵师。第一九六步兵师在奥斯陆登陆。由于德军空军占有绝对优势,不停的轰炸英军占据的港口,而且英军各自为战,经过一番较量,德军突破了联合在安塔纳斯克防线,同时德国波罗的海舰队主力抵达,英国海军甚至来不及将补给送上岸就撤退了,导致在挪威的英军陷入绝境当中。

伦敦zhèngfu并未打算救援在挪威的英军,因为中华帝国已经决定迅速全歼德国公海舰队,并准备在西欧进行全面登陆作战行动了。为了大局着想

gu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