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562(2 / 2)

唯我独裁 巡洋舰 2414 字 2023-09-30

gu903();但中华帝国肯定不同意了,要求德国至少从中华帝国进口100艘唐级潜艇和50艘宋级潜艇唐级改,然后中华帝国会将这两级潜艇的生产线转让给德国海军,允许德国国内自行组装生产。

面对中华帝国的霸王条款。邓尼茨急需要获得中华帝国的先进潜艇技术,于是说服了希特勒。令德国国会拨款采购。

终,德国海军以29亿龙币购买100艘唐级潜艇,16亿龙币购买50艘宋级潜艇唐级改,另外单独出资32亿龙币购买了唐级和宋级唐级改潜艇的生产线,包括单独采购的大批红头鱼雷在内,德国海军这笔军购高达88亿龙币。尽管这样,中华帝国还是对德国海军进行了限制,例如生产线虽然卖给了德国海军,德国自己可以生产大部分零部件,但是关键的汽轮机、红头鱼雷、无线电敌我识别系统、声纳阵列等设备都在中华帝国国内生产,然后运往德国组装。

可以说,中华帝国依然握着德国潜艇的脖,一旦战局出现变故,中华帝国可以随时终止向德国提供关键设备,等于控制德国海军装备唐级潜艇和宋级唐级改潜艇的数量,从而影响战局发展。

当然,中华帝国要的是英德潜艇在大西洋上的力量平衡,这样符合中华帝国的战略利益。

虽然中华帝国海军现役的宋级潜艇一直没有对外出口,保持着据对的先进地位。但是,德国潜艇面此时对的问题同样也是中华帝国潜艇将要面对的问题。

尽管中华帝国现役的宋级潜艇十分强大,号称大洋黑洞,是当前世界各国的声纳系统难以探测到的,因为她的噪音十分接近海洋噪声,一般的声纳兵根本无法判断出来。同时,宋级潜艇的水下航速高达25节,可以追上大多数战舰和大部分的商船。

但是,随着各国海军陆续开发出先进的轮机系统,军舰的航速基本上都超过25节,甚至达到33节,低于25节的军舰基本上很少了。即使有,也是价值不高的军舰,甚至不如中华帝国的一枚红头鱼雷值钱。同时,航海的巨大进步,也让民用船只的航速大幅度进步。尤其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民用船只苦于早期航速太慢,经常被十几节速度的潜艇追杀。吃一堑长一智的民船在二战爆发后,大多数慢速船只都放弃了出海,商人们基本上都采用速度高于20节的船只运货,这也是德国潜艇战果每况愈下的直接原因之一。

当然,对于中华帝国的宋级潜艇而言,25节的水下速度如果用于破交作战的话,依然是商船队的噩梦。但对于中华帝国海军而言,他们在潜艇方面一直走在世界前面,不允许出现潜艇对付不了的民船或者军舰。尤其很多商船的航速甚至达到30节,这已经超过了宋级潜艇的猎杀速度,这点是让中华帝国海军所不能够容忍的。

事实上,早在中华帝国于光华十九年六月开工建造两艘宋级潜艇的时候,帝国舰政总署就在研究下一代潜艇的设计了。只不过,当时中华帝国的潜艇领先国际一代以上,各国潜艇想要追上中华帝国的宋级潜艇至少需要20年以上,因此帝国海军在潜艇方面有着充足的研发时间。

元级潜艇从光华十九年底就立项研制了,但是直到光华三十九年的这二十年间,元级潜艇一直未被帝国海军认可,期间元级潜艇的六艘试验艇陆续下水,但xg能一直较宋级潜艇没有突破xg进展,帝国海军接连推迟元级潜艇的服役时间,将设计指标发挥舰政总署,要求重设计和改进。未完待续。。未完待续

第二卷经营北洋第574章中华帝国的攻击核潜艇问世

原创对于潜艇而言,大的瓶颈就在于速度和续航力问题上,这受限于人类自身原因,因为人类离不开空气,动力系统也离不开空气,而在水下,空气就成为大的问题不管潜艇设备多么的先进,人和发动机都需要空气,这就导致元级潜艇始终无法突破这个瓶颈。

但这个瓶颈随着中华帝国开战核反应堆试验后,给了帝国海军潜艇设计师们的发展思路,尤其是中华帝国首艘核动力终极战列舰光华大帝号服役后,帝国的潜艇设计师们终于有了突破xg的设计思路核动力潜艇概念被提出。

中华帝国海军早在20世纪20年代中期,便对科幻小说海底两万里里第574章中华帝国的攻击核潜艇问世面的先见潜艇设想产生浓厚的兴趣,当时帝国舰政总监魏翰便对利用核能推进潜艇的远景表示出浓厚的兴趣,只不过受限于帝国当时的核物理研究发展缓慢而放弃。

三十年代开始,中华帝国陆续完成了核反应堆试验,并在大亚湾修建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核电站。三十年代末,中华帝国成功的将核反应堆搬上了战列舰,为战列舰提供近乎无限的能源,核动力终极战列舰光华大帝号的出现,让帝国潜艇设计师们眼前一亮,找到了元级潜艇的出路。

光华三十九年二月,北洋大学核物理实验室在大沽完成了首个小型核反应堆,其体积相比光华大帝号战列舰上的核反应堆小。只有四分之一左右,一次xg注入燃料可以支撑宋级潜艇全速行五万公里的耗电需求。这样一来,为元级潜艇实现不依赖空气推进提供了可能。

帝国海军潜艇设计师们很便开展了相关研究,并且开始考虑把核反应堆应用于潜艇推进方面。不过。把核反应堆装备在潜艇上,必须解决以下两个第574章中华帝国的攻击核潜艇问世方面的问题,其一是潜艇对于核反应堆的重量和尺寸有着严格的限制。而且核反应堆必须具有足够的功率,使得装备核反应堆的潜艇具有符合起码要求的水下航速。其二是装备核反应堆的潜艇将是一个水下作战平台。在战争中有可能近距离受到水下爆炸冲击。因此,潜艇反应堆及其屏蔽必须具有足够的抗冲击xg能,否则的话将致使潜艇上的反应堆发生停堆或失控,使潜艇无法co纵或者酿成重大事故。

好在帝国海军已经有了在光华大帝号战列舰上安装核反应堆的技术和经验,缩小为四分之一的小型核反应堆安装到潜艇上亦成为可能。

很,帝国海军舰政总署在获得总参的允许后,立即展开了设计和研制。

首艘核动力潜艇依然被归为元级,编号按照7xx命名n代表中华帝国代表核动力攻击潜艇,7xx代表此类潜艇以7开头的三位数编号。首艘核潜艇以海底两万里小说中的鹦鹉螺号命名,编号701。

根据中华帝国海军舰政总署的设计指标,鹦鹉螺号核潜艇设计排水量为水面4891吨,水下排水量达到7022吨,其主尺寸为1055米x95米x76米,主机采用北洋大学核物理实验室设计的dks2型压水反应堆2座一座备用,齿轮传动汽轮机4台2台备用。双轴双螺旋桨推进,输出功率达

gu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