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530(2 / 2)

唯我独裁 巡洋舰 2422 字 2023-09-30

gu903();而德国侵略军向挪威发起闪电战的时候,另外一支德军得到希特勒的特别命令,长驱直入,直奔提恩湖附近一个边远地区,控制了挪威最有价值的工业企业,一直被德国垂涎三尺的,在尤坎山谷尽头的群山中,坐落着维莫尔克水电站它曾经是世界最大的电站。

挪威水电公司用维莫尔克生产的电力生产氨。氨是化肥和炸药的原料,两者对德国的战争机器均举足轻重。但是,在水电站内还有一个特殊房间,生产着更有价值的东西重水。在当时,中华帝国对重水项目严格保密,因此挪威发现的重水则被认为是一种刚被发现的新形态的水。挪威水电公司生产重水,除了供世界各地的科学家研究其特xg,但更多的却是赚外快。因为重水被中华帝国炒作起来,价格高的离谱。偏偏随着中华帝国的核反应堆的出现,德国开始了核物理工程计划,对重水需求旺盛。而除了德国,英国、法国、意大利、苏联等国也都陆续展开核物理工程方面的研究,因此可以说,中华帝国一手造成了重水的神话级别的价格,也导致了这座电厂最终悲惨的命运。

接管电厂后,德国人立刻着手增加产量。他们甚至意图将重水的产量提高十倍。与此同时,电厂周围的安全守卫数量也迅速增加。除了中华帝国外,基本上没有人知道其中的原因。但是德国人在电厂内外的每一步行动都受到监视,一群具有反抗jg神的挪威人,尤其是电厂工会组织成员,自发掀起了一场地下抵抗运〗动。

康特李尔汉森就是这场秘密抵抗运〗动的重要成员。他和同伴们决心弄明白,为什么德国人对重水如此着i。纳粹占领挪威水电厂后,他们把电解池的数量很快从9个扩充到了18个,使工厂的重水生产能力翻倍。

中华帝国的特工人员的力量已经无法靠近电厂,想要摧毁它也变得没有能力了。

这时,中华帝国皇帝王辰浩召开紧急会议,决定用任何方法必须摧毁维莫尔克电厂,阻止德国人获得更多的重水。

王士珍等人建议直接派出战略轰炸机突袭维莫尔克电厂,将其一举炸毁。但是内阁反对,认为现在维莫尔克电厂在德军的控制之下,直接出动轰炸机将其摧毁,等于直接跟德国撕破脸,向德国宣战。中华帝国一心想坐看欧洲内乱,想像第一次世界大战那样大发战争财,因此内阁大多数官员乃至国会都反对直接跟德国开战,避免卷入第二次世界大战里。

于是,经过帝国内阁的一致研究决定,中华帝国将维莫尔克水电站有德国拼命要获取的制造核武器的关键材料重水一事告诉给了英国和法国,让英国和法国出面去直接轰炸维莫尔克水电站。。

第二卷经营北洋第551章偷天换日空袭维莫尔克

“这可能是真的吗”

丘吉尔手里拿着的是中华帝国提供给英国情报局的关于德军进攻挪威的真相报告,其中对于莫尔克水电站生产的重水的报告让丘吉尔高度关注。

自从中华帝国宣布建造光华大帝号战列舰的消息传出后,全世界各海军列强们都高度关注这艘战舰的各项xg能参数,其中对核反应堆技术尤为重视。

英情局的情报收集能力很强,尤其对中华帝国的各种动向最为敏感,这其中虽然包含着英国被中华帝国打败的复仇心理,但更多的是对中华帝国先进的科技力量的肯定。英情局每年要耗费数亿英镑用来打听和收集中华帝国的各种情报,对于中华帝国有关核子工程研究的各种消息也有所掌握。

军情局主官赫尔曼上校说道:“首相阁下,重水到底是不是核反应堆和核炸弹的关键材料,这点我们还无法确认。但是,莫尔克水电站一直以来都是中华帝国的中情局和德国okw情报局ji烈争夺的地方,这点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我们都向内阁提交了报告。中华帝国不可能为了一个区区水电站跟德国人拼的你死我活的,那么莫尔克水电站生产的重水无疑就是关键所在了。中华帝国在常规武器装备方面是根本不担心德国的,他们所担心的是德国元首希特勒提出的核武器计划,据说一枚炮弹大小的核弹就足以毁掉一座城市。”

丘吉尔问道:“照你的判断,中华帝国给我们的情报是真的了”

赫尔曼点头道:“是的”

“既然是核武器的关键材料,那么中华帝国为何要告诉我们”丘吉尔不解的问道:“无孔不入的中〗国间谍们应该知道我们也在展开核武器研究,照你的分析他们全力阻止德国获得核武器,那么为什么不来阻止我们呢法国、苏联也都没有阻止的情报”

1935年,英国的牛津、剑桥、利物浦和伯明翰大学即全面展开了原子能的研究工作,并得到澳大利亚、新西兰、苏联、美国等国家逃亡到英国的许多外国科学家的帮助。1936年5月,丘吉尔就任英国首相后,在首都成立了以帝国化学公司的华莱士佩林为助手的秘密理事会。代号为“饶管厂”。丹麦著名物理学家尼尔斯玻尔,为英国人提供了德国人“利用慢中子连锁反应制造炸弹”的重要情报,加速了英国人的科研速度。

在随后的几年时间里,英国人在核武器的投入资金越来越大,为了保密,英国首相丘吉尔只能用建造发电厂为幌子骗取议会拨款。但核武器研发资金巨大,英国的经济危机还未摆脱,财力紧张。英国议会追究资金用途,导致丘吉尔面临巨大压力。虽然结构和供弹芯用的稀有铀同位素分离研究方面英国人已经取得了重大的进展,但国际上的铀矿资源被中华帝国控制着,英国铀浓缩的分离机技术达不到生产武器级的铀浓度,而随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英国的财力更多的被用于跟同盟国的战争,核武器研发的资金更加紧张了。

丘吉尔曾经派出以前澳大利亚科学家马库斯奥利劳特率领的代表团出访中华帝国,希望能够得到中华帝国的核反应堆研发技术。但遭到中华帝国的拒绝,他们甚至不允许英国人接触居里夫人等核物理研究专家们。英国人打着和平开发核能造福人类的幌子,但这招对中华帝国不管用。

赫尔曼

gu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