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u903();结果,顾维钧就以这样意外的方式成为了帝国总理。
帝国在政治上一贯有种稳守惯性,每一位总理只要是合格之选,基本都能干满两届,甚至是三届,顾维钧肯定是最佳的几位人选之一,他一旦抢先一步成为临时总理,那只要不犯错,基本就意味着能干满两届。
顾维钧也毕竟是第一位内廷总长出身的帝国内阁总理,身份特殊,和皇帝的关系也是特别的。
皇帝怎么可能不支持他呢
顾维钧沉思良久,答道:“皇上,臣下以为凡事都要应该见机行事,自从美德等国效法我国内政。扩大政府开支复苏经济,世界经济形势相对前几年已经明显好转,各国都有意图重新推动自由贸易,目前最大的阻碍就是我国在一战后同各国补签的通商贸易条约。这些条约大多还有五到十年的有效期,如果各国取缔在大萧条时期设立的各种紧急关税保护政策,重新恢复为大萧条之前的情况,各国势必难以抵挡我国工业出口的压力,对我国而言,一旦出口大规模增长,短期内确实有利于国家经济和民生。但从长远来看,我们的增长对其他各国就是一种工业削弱,长此以往,还是会继续导致各国经济下滑,世界重新陷入新的经济危机中。平衡是世界运行的一个基本规则,只有平衡才能让世界在平稳之中前进的更为长久。今年的情况相对来说都比较好,各国急于推动自由贸易的复苏,形势对我国有利,易于我国争取更大的权益。若是推迟到明年,或者后年。届时就会和华盛顿海军条约的续约谈判纠葛在一起,即便我们不再签署这一条约,整个世界范围内的情况也将更加负责。所以,从长远的利益考量,今年底,明年初进行自由贸易复苏谈判是最佳的时机。”
稍加停顿,他又补充道:“汇率提高固然短期内不利于出口,但却有利于我国进口物资,扩大在外投资和国内的内需。而此都是帝国之根本。综合利弊,内阁可能为此要承担一定的风险,但臣下有这个责任力推此事。”
既然他心意已决,宋彪也就不再劝说。
只要大方向上是正确的,宋彪身为君主立宪制的皇帝,本身也不愿意干预内阁的正常政务。
帝国政治的稳定性要远胜于日本,相比于帝国内阁总理大臣的长寿和中央政策的稳定性。日本内阁相基本都是短命鬼,中央政策也经常性的波动。
这里面的一个重要差别就在皇帝同样拥有最高权威的情况下,宋皇帝对于维持内阁稳定具有定海神针一般的功效,只要内阁总体是完善和正确的。哪怕国内有比较多的反对力量,皇帝的支持也能让内阁稳定的推行新政。
既然顾维钧心意已决,宋彪能做的就只能是支持了。
皇帝啊,也要有甘愿为鲜花做绿叶的觉悟。
就在临池阁的湖畔边,宋彪同顾维钧这位帝国临时内阁总理大臣商谈组织上海会议之事,大部分的时间里,宋皇帝只是静静的听着,并没有提出太多的设想和倡议,大体而言,顾维钧的考虑还是很全面的。
在顾维钧将自己的想法都阐述一番后,宋彪没有急于表态,而是让他回内阁召开大臣例会共同商议细节,具体的事情,他这位当皇帝的倒是不想多说。
言多必失。
顾维钧毕竟是外相出身,对于国际政治环境的每一点微妙变化都能敏锐的把握到,在国际环境有了明显的变化后,又有了皇帝的支持,他便迫不及待的试图组织上海自由贸易会议,各国对此的反应也都很积极。
1934年的12月,在中美英法四国的共同倡议下,总计42个国际和地区齐聚上海黄浦国际特区,就重新恢复世界自由贸易展开会谈。
关于中圆汇率的问题,顾维钧提出了两个方案,一是中圆在1935年直接提高汇率15左右,二是中圆在未来五年内,每年逐年提高4左右;但要达成这两个方案中的任何一个,中国就必须增加黄金储备和外汇,以维持货币储备率,而英美法三国必须保证汇率稳定。
随着中国在工业出口上的竞争力过强,现在只有两个办法来恢复世界自由贸易,一是彻底否决中国在一战后同各国签署的通商协约,重新洽谈新的协约,二是中国提高汇率。
当年同各国签署协约之时,中国是受扶持的一方,条约整体都对中国有利,如果要重新和各国洽谈新约,一是周期太长,二是未必就能争取到过去的条款,所以,中国宁可适当提高中圆的含金量,用提高汇率的方式直接性的解决中国与欧美各国的贸易顺差问题。
英美各国对此基本同意,也希望是一次性的直接提高。立刻解决现阶段的贸易不平衡问题,但是英美都认为中圆汇率至少应该提高4o以上,恨不得中圆汇率提高7o。
问题是这里面有一个很大的问题,那就是中圆的含金量一旦提高4o,中美之间的经济总量差距就会扩大到难以追赶的程度,而且,中圆汇率增加到这种程度,中圆对外输出的力量就会更强,英法也受不了。
各国从1934年的12月一直讨论到1月中旬,最后才各让一步。中圆承诺将名义含金量增加这个增幅量是非常巨大的,但是,英美法三国对华转入一部分黄金储备,承诺中国国家银行在未来五年拥有更高的黄金储备优先权,三国还要增持过2o亿的中圆作为外汇储备,减少中圆在外的净流动资本比例。
这和广场协议不同,中国不是英法美三国能够压制的对手,特别是在军事和政治上拥有绝对的地区霸主地位。三国也无法联合起来对付中国,要想让中国同意将中圆含金量从每圆o75o5克黄金提升到o925克黄金。英美是必须要付出同等巨大的代价。
如果英美不愿意退让,中国宁可就保持现在这种情况,因为现在的情况整体上对中国更有利,中国毕竟有亚盟和中法同盟两个固定市场,国内市场的需求也是世界上最大之一。
所以,要想让中国提高汇率,各国就必须在上海自由贸易会议中同中国签署一揽子的协约,保障中国在黄金储备吸收上的优先权,确保中国能有效维持中圆的新汇率和货币储备率。欧美和其他各国市场对中国也不得采取任何形式的限制排外措施,中国仍然要享受普遍最惠国贸易待遇。
其实在中圆汇率提高以后,中国的工业产品仍然拥有一定程度的成本优势,通过政府内部合理的减税政策,也能进一步弥补成本优势上的损失,关键是将整个市场扩大。
在中圆汇率的问题解决之后,各国想要在上海会议上签署一份泛世界的自由贸易公约就比较容易了。作为会议的主要召开国和主席国,中国也优先提出了一套提案,加上英国和美国的方案,各国表决和修订之后。最终采取了中美联合的方案。
按照这个方案,世界自由贸易公约将各国分成
gu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