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407(1 / 2)

唐朝好医生 望平安 2304 字 2023-09-29

这个样子是没病,那有病是什么样子的呢,瘦象是紫的吧”

王平安摇头道:“不一定非得是紫的。如果痴象鲜红,而且面积很大,那说明病人体内血热或者体内蕴热。如果瘦象鲜红并有痛痒,那说明体内有风热。要是莎象发暗或发紫,那就说明病人体内气血淤滞。要是真象发黑或是紫黑色,并且在天冷时肌肤疼痛,那就说明病人体内多血疲或风寒。还有就是痴象在皮肤上出现不久,如有少量津液泌出,那就说明病人体内有湿。象史总管现在这个样子,那就是什么毛病也没有了

他说了一大通,也不知李治和李伊人有没有听懂,看了下他俩的反应,见太子和公主都呆住了,盯着史爱国的后背看,谁也不说话。好半天,还是史爱国动了下,这两位才回过神儿来。

李治奇道:“这小小的刮痴之术,不过就是拿着块板子,在皮肤上刮几下子,竟然有这么大的学问,太高深了呀”

李伊人小声道:“我”,我没学会呀”。

嘴上很实在地说出了自己没学会,可心里却很沮丧,自己是不是太笨了些。白天王平安说了句大有禅机的话,她没听懂,现在教她学舌痴,她又没学会。活了十几年,她头一回发现,原来自己并不象宫里人常夸的那样,是个聪明无比的小公主,自己似乎跟聪明半点儿都挂不上边,太打击自尊心了。

李治却并不沮丧,他当然也没学会,实事上王平安说的那些话他连记都没记住。不过,只要王平安会就成呗,有事找无病,这是他处理事情的原则,自从确立起这个原则后,就从来没改变过,也不打算改变。

王平安心想:“高深倒也不至于,但想现学现卖,那也绝不是件容易事。你们要想看我刮一遍痴,就能学会,并用到别人身上去,那未免也聪明得过了头”

李治问道:“这就刮好了”

王平安忙道:“没有没有,还早着呢,还得接着舌他让史爱国转过身来,拿起他的手,又道:“这回要刮手臂上的穴位。

第五百三十四章两位殿下学习刮痧

二冶啊了声,道寺臂上的穴位办要刮他转头刀下”妹。道:“看来这刮瘦真的很难学啊,孤怕是学不会了小妹你认真些,好好学一学,一定要学会呀,小

李伊人对李治这种躲避一切责任,啥事都要别人去办的态度,极是不满。虽然以前她就知道自己的这位哥哥啥啥都不行,不过他们同父同母,所以兄弟姐妹中最为亲近,但那是在没事儿时,现在有了事儿,而且事关父皇,让她再忍,就无论如何忍不下去了

她嘴唇动了动,有心不刺激李治,便强把到了嘴边的话咽了下去。

李治见王半安拿着史爱国的手臂,在找穴位,他又道:小妹,要不你上去试试,替爱国刮一刮”

一句话,把小公主李伊人差点没气哭出来,有你这么当哥哥的嘛,你啥事都推王平安出去挡着也就算了,现在竟想也推我出去你要不是我亲哥哥,我非得咬你,”咬你的耳朵不可

李伊人气乎乎地道:“就算我学会了又有啥用,只能给娘娘和姐妹们刮刮,总不能给父皇去舌,还得你去才成呀”

李治唉声叹气,道:“可是刮痴这种事,也确是有点儿太难了,孤一时半会儿的,没法学得会啊”。

好,这是你逼我的,我要不刺激一下你,不但对不起你,都对不起我自己。李伊人哼了声,道:“不如叫恪哥来吧,让他也学学,他一定学得会的,可以为父皇刮瘦,解父皇病痛之苦”

唯李治重重抽了口凉气小妹可真是哪壶不开,专门提哪壶啊,他最不喜欢听别人说李恪比他强了,结果偏偏小妹就提了李恪

被小妹当面数落,他的自尊心可受不了,又羞又气,大声道:“提他干什么,他能做到的,孤全都能做到,而且比他做得好小小刮痴而已,孤一学就会,比你们谁都强,比无病都强无病,你说对不对”他的语气并非疑问,而是在强烈表明,他要得到“对”的答案

王平安当即大声道:“对,当然对殿下刚才是谦虚,想把为皇上刮瘦的事交给公主去做,让公主多亲近皇上,并非是殿下真的学不会。

公主,殿下这可是为了你好啊”

李治道:“听到了吧。刚才是孤好心把功劳让给你,你竟然不领情,这回孤不让了,孤自己去给父皇刮痴去”。

李伊人皱了皱鼻子,哼了声,换上笑脸,道:“好,那就让太子哥哥去,你一定要学会啊,莫要不如恪哥”。又刺激了李治一把。

李治脸都气红了,这时要换了别的公主。见他生气,非得陪小心不可,给他道歉,再说几句好听的,可李伊人偏偏不,根本不怕他生气。谁让他们是同母的兄妹呢,关系不是别的兄弟姐妹可以比的。他拿李伊人是半点法子都没有,只能干瞪眼

他转过脸,喝道:“无病,快刮,使劲儿地舌”

史爱国一咧嘴,你俩兄妹制气,怎么倒霉的我啊,这回我可有罪受了

王平安忙道:“是是,这就刮”。他又给史爱国的手臂上擦上刮痴油,说道:“这回臣要舌的穴个是曲泽、太渊、大陵、内关诸穴,仍然是泻法直刮。”

他一边说,一边开如刮痨。李伊人提笔去记,而李治则目不转睛地看着王平安的手法。

不多时,王平安舌完了史爱国的手臂,道:“差不多就是这样了,要注意运板手法,不要来回刮,要一个方向刮,还有这个角度得注意”嗯,殿下请看,这个角度,就是现在这个角度。”

玉板和皮肤表面的夹角一般为三十度到六十度之间,以四十五度角最为常见,但妻平安没法从度数上去说明,只能象师父教徒弟那样,面投直承,靠李治的悟性去学习。

李治为人懒散,但他并不笨,只是不愿意麻烦,不愿意深入研究某事罢了,现在他受了刺激,心中憋着股气,再加上王平安教得仔细,他自然也就看明白了。

点了点头,李治道:“看清楚了,你接着刮

gu903();这一次,王平安改刮史爱国的前面,道:“这回臣要舌史总管的腔中穴,手法也要改变,要用单角刮法,从上向下的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