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如此,赵阳也就索性顺着这个台阶点头应道:“我们祖上确实是中医世家,并且对于尸毒有那么一点点独到的见解和研究……”
赵阳的话音刚落,龙虎相就走了过来,看着赵阳语气严肃的说道:“小兄弟,赵署长介绍你跟我们同行虽然是好意,但是……此趟凶险未知……”
龙虎相的话还没说完,赵阳就已经听出他是什么意思,立即呵呵笑道:“龙爷,我也是受赵署长之托,如果能为你们四象堂尽一些绵薄之力,也算是我的一件幸事……”
“嗯,那行,我们现在就出发!”
龙虎相点了点头,因为对赵署长没有丝毫的猜疑和戒备,所以对赵阳同样也没有什么戒备之心。
再或者说,在龙虎相的眼里,区区一个赵阳还够不上引起他的戒备……
其实赵阳也很意外,就这么轻轻松松的混进来四象堂的队伍当中。
至于这个墓,赵阳很好奇。
赵署长如此心机算尽的布局,留给龙虎相的到底是一个什么墓!
在二十几人的队伍准备妥当后,直接浩浩荡荡的出了咸阳城。
因为赵署长是在追凶的时候,意外的发现了这个墓,之后告诉了龙虎相。
几天前,赵署长趴在龙虎相的耳边小声嘀咕的那几句,就是告诉龙虎相,杀他儿子云良的那一伙盗墓贼为了躲避追捕,最后被逼的走头无路下了墓室,赵署长看这伙盗墓贼下了墓,就没敢再进去追,所以就一直派人堵在了盗洞门口,然后回来给龙虎相报信儿。
其实龙虎相完全可以继续派人在盗洞口一直堵着,等待下面的那伙盗墓贼上来,因为盗洞口只有一个,怎么进去的,必须要原路怎么出来。
但是龙虎相并没有,而是直接派他的大弟子方啸林下去追凶。
因为龙虎相怕那伙盗墓贼就这么死在了墓室里,这就真的不知道儿子到底是被哪一路的人杀害的了。
这就又应征了‘知己知彼百战百胜’这句古话。
赵署长就是因为对龙虎相的性格太过于了解,所以才给龙虎相下了这么一个套儿……
然而,龙虎相的大弟子方啸林下入墓室整整五天没有任何消息,这不免让龙虎相有些慌了起来,所以才有了现在亲自下墓的决定,一是为了追凶,二是为了寻找弟子。
所以说,这一趟对于墓穴的位置十分明确。
因为连续下了五天的暴雨,路途有些泥泞难行。
直到中午,一行人才来到咸阳城外十公里处的一座青山。
然后在这座青山的一个山脚下很容易就找到了一个已经被打开的墓穴入口。
这个盗洞直径大概有一米多宽,同样是两边挤压夯土的开洞手法,可能是盗墓者为了掩人耳目,所以盗洞的边缘的茂密杂草丝毫未动,这就增加了一些隐秘性。
除此之外,这个盗洞就显得十分的普通,就好像是平常人家随处在深山老林埋尸挖的深坑一样普通。
最让赵阳感到诧异的是,这青山脚下虽然绿意葱葱,植被茂密,但是完全不属于任何风水地势,甚至跟风水完全都沾不上一点边儿!
完全就是一个荒山野岭的普通小墓穴。
“龙爷,这地儿早年是不是发生过地震?或是在比较大规模的地质变动?”
赵阳忍不住开口问了龙虎相一句,然后又弯腰抓起盗洞口的一把土闻了闻。
可能是因为连续五天的暴雨,再加上盗洞口开的时间长了,所以盗洞口的土质已经没有了任何味道,但是肉眼还是可以能看得出,这些都是五花土,从这些五花土基本上能确实这是个古墓穴没错。
综合这些,唯一的解释就是,这里曾经出现过地震或者其他的事件,导致地质出现了大的变化,然后破了当初应有的风水格局。
比如填河、开渠引流、挖山,这些都能破坏掉应有的风水格局。
一般的盗墓者寻龙分金靠的就是看风水,一旦风水被破,没有几分运气加成的话,就很难找到墓穴的准确位置。
这也是为什么历史上记载的很多大墓至今都没有找到的原因之一。
再一点,很多盗墓贼最谨慎的就是下这种墓穴,因为没有任何风水可依据,没有墓碑,甚至连封土堆都没有,只有一个光秃秃的盗洞,甚至连年代都无法准确的判断,这样就无法推断下面是一个什么格局的墓。
就好比是瞎子走路,没有真正的下去之前,一切都是未知数!
龙虎相看了赵阳一眼,点头道:“小兄弟,你还懂风水?”
赵阳咧嘴一笑:“不是很懂,就是随口问问而已……”
赵阳的这话还没说完,龙虎相身边站着的一个气度不凡,看似三十来岁的中年男子就撇过来了一眼,冷淡道:“师傅能同意你跟着我们,那是不想抹了赵署长的面子,如果你不懂,那就不要在这里乱说话……”
赵阳与这个中年男子对视了一眼,随即两手一摊的耸了耸肩。
差点忘了,身边的这些都是一等一的高手,确实不用自己当出头鸟,所以等下进去之后,当个打酱油的就行了。
但这时,龙虎相还是点头说了一句:“古籍记载,明嘉靖三十四年关中地区发生了一次强烈地震,此地是震中,如果这个墓穴是明嘉靖以前的,很有可能风水确实已经被破了。”
明嘉靖的关中地震?
龙虎相一说起这个,赵阳还真就想起来了,历史上确实有记载,1556年,也就是明嘉靖时期,关中地区确实发生了一次很强的地震,被名为‘关中大地震’,这场地震导致八十多万人死亡,而且还都是有姓名记载的。
从这个数据就能看得出来,这场地震有多强烈,很多墓葬的风水被破,这也就变得很正常了。
但这些都不重要了,还好龙虎相的那位弟子给自己提了个醒儿,只要时刻记住自己只是一个跟着打酱油的就行了。
其他的,那就看他们关中帮第一的四象堂来表演就成了!
第130章双层墓:大理寺少卿(求订阅,求月票)
在准备下墓之前,刑三姑拿来一个用黑布蒙着的笼子。
掀开黑布,这是一个鸟笼,笼子里关着一只画眉鸟。
其实赵阳打一开始就注意到了这个鸟笼,并且还时不时的还能从里面听到画眉鸟的叫声。
刑三姑在盗洞口打开鸟笼,并且吹了声口哨,里面的这只画眉鸟悦耳的叫了一声,直接就铺开翅膀,飞进了墓穴。
这是在用画眉鸟测试墓穴里是否存在毒气。
很多盗墓者都会在下墓之前先用动物做一个类似的测试,只不过是手法不一样而已。
正所谓动物是人类的好朋友,这句话说得一点都没错。
盗墓倒斗有时候也离不开各种自然界动物的帮助,用大鹅和公鸡可以探测墓穴的灵异鬼祟,用穿山甲可以帮助打洞,诸如此类还有很多。
而用画眉鸟,就是单纯的测试墓室的空气质量。
因为鸟类对于空气的质量非常敏感,尤其是画眉鸟。
并且画眉鸟最适合驯养,一般画眉鸟进入‘二发’阶段,就变得很乖巧,可以自由放飞。所谓的‘二发’阶段也就是指画眉鸟经过生鸟期的喂养,逐渐成熟的这么一个阶段,大概需要一年多的时间,这也是盗墓的一个常识。
只要放飞的画眉鸟重新飞回来后精神有异样,或者飞不回来,就说明墓室的空气有问题。
中间过了大概两分钟,刑三姑又吹了一声口哨,画眉鸟听着口哨声,扑闪着翅膀很快的就飞了回来,落在了刑三姑的掌中。
刑三姑喂了画眉鸟几颗稻谷,看这画眉鸟嗑稻谷的精神非常好。
“没有问题,开始下!”
龙虎相也仔细的看了看飞回来的画眉鸟的精神状态,确定没问题后立即下了一声命令。
手下的人在龙虎相的这一声命令下,立刻麻利的固定绳索,然后再将绳索丢了下去,点亮特制的油灯筒,开始顺着绳索下去。
赵阳看着他们每一步操作,都是绝对的专业,就单单是这些装备都很不平常。
所用的绳索都是棉麻掺杂着复合材质的,这使得绳索更加的结实耐用,并且还能有效的防止摩擦断裂。
手中的油灯筒用的也都是尸油混合着植物油,这里所说的‘尸油’可不是人类的尸体,而是动物的尸体炼制的油,这种油的火光是蓝色的,不仅更亮,燃烧的时间也特别的长,然后装进特制的油灯筒里,不仅方便便捷,照射的距离也很远,足以抵得上一个小型的手电筒。
而且龙虎相带的这二十几人可都是四象堂的骨干,个个身手了得,下墓的经验也极其丰富,单单是从这个下墓的身法就能看得出来。
赵阳也跟在最后,顺着绳索下去。
这个盗洞往下的深度大概是七八米。
其实如果这个深度就到了墓室的话,那并不算很深,因为一般的墓穴都是五到十米之间,比较大型的古墓葬,或者是诸侯王级别的古墓地下三十米深的都有。
当然了,墓室的深度也并不能当做一个对墓室规格的绝对参考,因为历史上从来都没有什么级别就对应着把墓葬挖多深的这种讲究。
到了底部之后,赵阳的双脚落地,首先就感觉到一股到小腿肚的刺骨冰凉,应该是因为盗洞口长时间敞开的原因,墓室下面全部都是到小腿的积水,并且在地下七八米的深的阴暗地方,就显得冰凉刺骨。
墓室一旦进水,潮气侵入,长时间下就会对墓室的内部有着很严重的损毁。
另外在眼前还有一个向里延伸的夯土通道,大概只有一米宽,高度刚好顶着赵阳的头。
这并不是墓道,这是先前的盗墓贼挖到一个通往墓穴的通道。
原因只有两个,一是技术有缺陷,判断错了墓门或者墓室的准确位置,盗洞打偏了,只能再接着打这一个通道,通往墓穴。
二是故意为之,为了就是找一个掩人耳目,比较隐秘的地方开盗洞,然后再从下面挖通道,一直挖到墓室。
这种可能性是极大的,也是很正常的。
有很多盗墓贼为了掩人耳目,甚至能在地下挖十几公里的通道,耗上一两年甚至是更长的时间,这就好比是三年不开张,开张吃三年。
不过赵阳推算,这个通道应该不会很长,因为这里本身就是呈现五花色的封土,墓穴一定就在这附近。
赵阳也不吱声,就默默的跟在队伍的屁股后面,时刻谨记自己只是一个跟着打酱油的,万一出了什么事儿,有前面的这么多高手顶着呢,自己只要能活着上去就行了。
哗……哗……哗……
众人脚下淌着水,哗啦啦的水声打破空气中的死寂,这也是为什么很多盗墓者都有老寒腿的职业后遗症,因为墓室积水很常见,如果运气不好遇到一些积水比较严重的墓室,可能要连续好几天都要在这冰凉刺骨的水里浸泡着。
又向里走了大概五六米的距离,突然前面停了下来,因为赵阳跟在最后面,所以并不能看到前面是什么情况。
只能听到龙虎相说看到墓门了,并且从墓门的建造风格来看,是个唐代墓!
“又特么是个唐代墓!”
赵阳感觉自己是不是跟唐代墓死杠上了?
短暂的停留后,队伍继续前行,陆陆续续的从墓门进入真正的墓道。
当赵阳最后一个走到墓门前的时候,也仔细的打量了一眼墓门。
这墓门是大理石材质,只开了半扇,另外半扇还在封土中埋着。
能从封土中打开半扇墓门,最先下墓的,怕也是个同行高手。
另外这半扇墓门雕刻着精美的图案,无论是从这些图案,和石门梁上的一些装饰来看,确实都很符合唐代的典型风格特征。
并且还能从这半扇墓门的宽度大小来推测这个墓室的整体大小规模,再贴合一般唐代的殡葬制度,可以估算出,这应该是一个唐代正三品到从二品官员的墓葬,整体为砖室结构,一个主墓室和最多不超过三个耳室,整体面积应该在两百个平方之内!
这就是来自于一个专业盗墓者的推算。
当然了,这只是按照常规的推断,不存在百分百的准确,因为不排除会有特殊性。
但如果偏出这常规的推断,就说明必有‘妖’
当赵阳从这半扇墓门踏进去之后,置身于墓室当中,第一眼所看到的就是一个百余平方的方形墓室!
二十多个油灯筒把整个墓室照射的通亮。
这个墓室全部由青砖砌成,大概三米多高,四个角有八根圆柱鼎立,并且篆刻着精美图案,处处都彰显着唐代各种精湛的工艺。
让赵阳感到诧异的是,这墓室四面的青砖光滑,并没有任何的耳室,也不见棺椁,只有中间立着的一块黑色的墓碑!并且这墓碑还有一个硕大的方形底座,两边各摆放着一只栩栩如生的貔貅!
“这是什么情况?”
赵阳不由的眉头一皱:“把墓碑放在了墓室里?还是说这本身就是一个放置墓碑的墓穴?”
不!这是一个双层墓!
赵阳很快就看懂了这种墓葬的布局。
古人为了防止墓葬被盗,除了在墓室设计机关以外,甚至还会用上‘隐蔽’手段,也就是不立碑,甚至不封坟包。
但是古人又很在意立碑,所以就想出了这么个办法,设计一个双层墓。
把墓碑立在第一层,主墓室放置在下面的第二层!这样的话就完美和谐的解决了以上的两个问题。
“这里不是主墓室,这是一个碑室,典型的唐代风格的双层墓!真正的墓室应该还在下面!”
龙虎相目光锐利的看着眼前的石碑,语气淡定的说了一句,没有任何的惊异。
但从这一点就能看的出来,龙虎相真的是个经验丰富的老油条,毕竟就是在关中地区长大的,怕是下了半辈子的墓,什么样风格的墓葬都见识过。
遇得多了,也就显得不是那么奇怪了。
至于这石碑,站在最后面的赵阳也跟着定睛看了过去。
因为其中几个油灯筒正好就直照在墓碑上,所以墓碑上的碑文看的非常清楚,上面记载的也非常清楚。
gu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