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棚里温度比外边高了十多度,影影绰绰的人在里面忙碌的采摘着果实。
安装在间隙里还安装有滑轮轨道,一筐筐采摘好的圣女果顺着滑轮轨道滑到田间地头,时不时的还有拽着滑轮组从头滑到尾满脸笑容的调皮小孩子,也让整个繁忙的农田里增添了一股别样的风趣。
感应中暖棚里养的成片的鸡鸭幼崽,尤其是注意到那成箱的蜜蜂嗡嗡嗡的进出蜂箱的时候,高阳不禁为自己的老乡们点了个赞,这下子连冬天果实授粉的问题也给一并解决了。
可谓是绿色生态种植的典范。
非常的现代化立体式的农业种植,投资也是不菲,别的不知道,反正村里拉了几千万外债高阳是知道的,不过看所有人满脸洋溢的幸福笑容,想来所有人都知道,那都不是事。
······
镇驻地行政办公楼
看着停满路边院落的各色车辆和行走如风的各科室职员,给人产生一股雷厉风行超高效率的既视感。
入院登记
看了眼正在警卫室玩手机的门卫,高阳实在不知道说什么好,毕竟对方手机屏幕里那实时转动的屏幕视角无不显示着这人是自己无人机的用户之一。
看来自己业务的普及范围还是很广嘛,毕竟按照概率来说十个人就有一个算是自己的用户了,如果再把范围缩小一下定位在中青年,那普及率可就更高了。
摇了摇头,轻车熟路的高阳径直来到镇长办公室
咚咚咚
高阳敲了敲门沿上订着镇长办公室的门
“请进”屋里传来赵伟的声音。
推门进去,看着桌上摞着一摞文件,又正仔细打量着自己手里文件的赵伟,高阳暗自感叹,这有责任心的父母官他就是不一样。
抬头见到是高阳,赵伟直接放下了手里的文件热情的迎了上来:“高阳你来了,请坐”说着拿起桌上的茶壶水杯,给高阳泡起了茶叶。
什么茶高阳不是很懂,不过闻起来味道倒是不错。
“赵叔,跟我你还客气什么”高阳笑着说道
赵伟笑着道:“没什么好茶叶,将就一下吧”
高阳端起茶浅尝了一口,味道还不错,口齿留香,提神醒脑,应该不像赵伟说的那样,价格应该也不会太便宜了。
“赵叔,刚才给我打电话说是有什么重要事情?”高阳问道
听到高阳问自己,赵伟直接接通了一个电话说道:“请梁主任到我办公室一趟”然后看向高阳,也不拐弯抹角直接说道:“上级派下来一位主任,是他找你有事情,看起来好像是比较重要的”
没过一会推门进来一名面容严肃的中年,看了眼赵伟点了点头,然后转头看向高阳,赵伟马上开口介绍道:“梁主任,这位就是我说的高阳,也就是你们要找的那位微型无人机的制造者”
然后看向高阳介绍道:“这位就是我刚才说的要找你的人”
疑惑的看了眼面前的中年汉子,瞬间高阳脸色了然,笑着说道:“梁主任你好,我是高阳”说着伸出右手,梁永安也是伸手握了一下说道:“我是梁永安”
两人坐下后,赵伟又给梁永安倒了一杯茶,不过很显然对方并不是来喝茶的,看着高阳,直接从兜里拿出来一架微型无人机放到桌上,问道:“这个东西是你做的吧”
高阳笑了笑道:“没错,闲暇时在家里做的小东西,怎么,梁主任我的这个东西有什么问题吗”
梁永安摇了摇头道:“东西没有问题,今天前来其实是有一事相求,其实我们也是实在没有办法了”
“我再确认一下,这小型无人机真的是你做的?”梁永安再次强调道
高阳耸了耸肩道:“当然,每一个零件都是我自己车削的”
梁永安点了点头道:“其实今日来主要是想问一下这个东西你能做吗”
说着梁永安从怀里掏出来一个方形的盒子,然后小心的打开,打开包了好几层的衬布,小心的托起来一个十公分左右直径透明的透镜。
赵伟一看疑惑道:“这是放大镜?”
高阳却也是看了梁永安一眼,右手拇指中指捏着透镜的两侧边缘,放在眼前打量了一下,眉头一挑道:“这个镜头还不错,你们需要多少精度的?”
梁永安问道:“你能做多少精度的?”
高阳笑了笑,将手里的镜片倒上了一点水拿起之前盒子里的一片衬布在镜片上擦拭起来,整整擦拭了十分钟之后才停了下来,摔了甩透镜上的水,重新放入盒子里笑着道:“这片透镜你可以拿去检测一下,如果觉得还不错,我们可以继续谈谈费用问题”
听了高阳的话,梁永安也不含糊,似是早有准备,一通电话过后,一个年轻的小伙子提过来一个仪器。
一个检测透镜精度的光学扫描仪。
梁永安将高阳处理过的镜头放入仪器之后,随着不断地重复测试,看着检测的结果,心下彻底震惊了。
完美无瑕
之前只有微米级精度的透镜,在经过高阳的摩擦处理之后,在光学扫描仪的检测下,已经突破了纳米级的界限
在纳米级光学扫描下都看不到任何瑕疵波纹。
精度足足提高了几十倍,整个镜头表面在原子层级都平整无暇,如果用这样的镜头来制作间谍卫星的摄像头,那拍摄到的画面清晰度绝对不仅仅是十公分一个像素点那么大。
要知道目前世界上最高分辨率的间谍卫星所能识别的分辨率是5厘米,如果用上这样的镜头,别说5厘米,0.05厘米都不成问题,要说看清毛孔有点夸张,不过这样的分辨率足以通过卫星看清楚地面书本上的文字了。
而对于卫星来讲,如果精度提高几十倍,不管是成像还是制导打击,威能都能够更进一步。
做了几十遍检测还是毫无二致的结果,梁永安终于相信眼前的这个小伙子果真是有化腐朽为神奇的力量。
大国工匠水准不外如是。
第128章合作
看对方已经做完检测,高阳笑着说道:“怎么样梁主任,经过我再次加工的这个镜片符合你们的要求吗”
梁永安直直的盯着高阳,确切的说是盯着高阳的手感叹道:“神奇,真是神了”说着看向了赵伟道:“赵镇长,这次你可是立大功了”
这话倒是听得赵伟云里雾里,虽然不知道怎么回事,不过想来应该是好事,于是说道:“能够帮上组织的忙就好”
梁永安看着高阳说道:“这个镜片完全达到了我们的使用标准,确切的说是超过了我们的期望”
高阳笑了笑道:“既然达到了标准,那么可以谈一下费用问题了吗,这种镜头你们需要多少数量?”
梁永安想了想说道:“这种级别的镜头最起码需要三百片左右,我们可以出到60万元一片,我们给粗加工到之前这种等级,然后由你进行更进一步的精加工”
听到梁永安的话,旁边正暗自高兴着喝着茶的赵伟噗嗤一下将嘴里的水全部喷了出来,咳嗽了几声,憋的满脸通红,一脸懵的看着梁永安,不可置信道:“六十万?···还一片?”
高阳却是摇了摇头道:“精度提高百倍以上的镜片我觉得价格最少也该提高百倍才行,价格应该600万一片”
高阳此话一出,赵伟又是一惊,这玩意不就是块玻璃镜片吗,怎么就六十万六百万了?
听到高阳的话梁永安却是陷入沉默。
见到梁永安沉默不言,赵伟连忙给高阳打眼色,高阳却是直接当做没看见。
片刻之后,梁永安抬头道:“价格太贵了,这个我做不了主,需要询问上级”
高阳笑着做了一个请的手势。
随后就在当场,梁永安拨通了一个电话,将现场的情况从始至终一点细节都不落的汇报了一遍,对面也是沉默片刻,最终拍板应允了。
······
翻了翻面前的一堆档案,从中抽出来一份,看着上面高阳不到一个月缴纳了百亿的个人所得税的文字记录,老者眉头又是一展,笑着摇了摇头,继续看着面前一份航空中心呈递过来的关于透镜精度不够,无法完成新一代遥感卫星制造的报告。
······
挂上电话,梁永安如释重负道:“上级同意了,600万一片,我们会尽快将粗加工的镜片送过来,到时候希望高阳同志能够尽快将我们的订单完成”
高阳笑着说道:“没有问题,到时候直接让赵镇长联系我就可以了”
听到高阳的话赵伟却是眼睛一亮,这是往自己身上让功劳啊,越发看高阳感觉亲近起来。
送走了梁永安,赵伟面带疑惑的问道:“高阳,那个像放大镜一样的镜片是什么东西,怎么会那么贵?”
两人从开始到结束从来都没有提到镜片是干嘛用的,所以赵伟也是听得云里雾里,虽然不知道干嘛的,不过600万一片的玻璃片对方要了三百片这个他是听清楚了,简单算一下这就是18个亿啊
高阳想了想说道:“大概是运用到某些高精尖装备上的吧,比如卫星上”
听到高阳的解释,赵伟也是感叹的点点头说道,还是高科技赚钱多啊,说着不由叹了口气,正叹着气忽然想到了什么,于是说道
“高阳,叔知道你是个有本事的人,这不,近期镇里招商引资,最后过来的全部都是一些生产制造的基础行业,根本就没有什么高新技术企业愿意到我们这里来,说我们这里没有人才,地处偏远村镇不适合投资”
听了赵伟的话,高阳也是点点头道:“说的没错,我们这除了土地的确是没有什么资源,要人没人,要资源也没有,的确是不适合企业发展”
高阳看了眼桌面上的文件,全部都是一些化工企业,不过看文件里的条款,那可真是应了一个词了,面子工程。
基本上不是三年免税就是免多少税收的招商政策,当地基本上除了工人工资,基本上捞不到什么好处。
而且还有相当一部分会造成环境污染,随水污染可以依靠圣女果解决一二,不过空气污染什么的还是会有的。
见高阳都如此说,赵伟也不由叹气,问道:“你有没有什么比较好的项目适合我们这边发展的?我看这个玻璃透镜的项目就挺不错的,难道就不能搞一搞?”见到一片玻璃就能卖六百万,赵伟也是眼红了
“这个?也倒是有些想法,不过可能投资较大”高阳想了想说道
见高阳说有想法赵伟也是眼睛一亮道:“投资没问题啊,可以贷款呀,按照我们镇现在的情况申请个几百亿贷款很轻松的,现在只要不是搞航天航空或者芯片什么的怎么着也是足够了,说说你什么想法”
“其实也不是别的什么新奇的东西,赵叔你认识这东西吧”说着高阳手一翻,一个花生米大小的微型无人机出现在眼前
见到这个东西赵伟笑了笑道:“这我哪能不知道,刚才梁主任拿出来的也是这东西吧,现在这个东西很风靡啊,我们政府里我看就有很多人都有这东西,怎么你要说的和这个东西有关?”
高阳点了点头道:“没错,你知道的,这个小东西就是我做的,现在这个微型无人机重量只有不到十克,能够吊起一百克左右的东西,如果放大一百倍,大概会有茶杯大小,起重力量也会随之达到十公斤,这样的一架无人机如果用来进行轻量物体运输,完全可以代替绝大多数物流快递的终端运输工作”
“尤其是那种偏远山区悬崖绝壁之类的文件快递配送,可以极大地解放人力物力资源。”
“现今快递外卖配送费居高不下,一架这种无人机如果售价1万元,也就是快递员两个月甚至不足一个月的工资,不管是我们自己用来终端送货,还是和快递合作送货又或者直接卖给快递公司,这种产品的市场潜力绝对巨大。”
听到高阳的话,赵伟也是眼睛一亮,据了解,现在全国的快递员总数几百万,如果真的能用无人机配送替换很多不太好配送的快件,那绝对是一个巨大的市场。
经过两人一番商讨,终于一份合作协议被敲定了下来。
至于玻璃透镜那玩意就是一锤子买卖,总不能卫星满天飞不是,顺带做做还是可以的。
关于这无人机工程,政府出钱出人管理,高阳出技术出渠道销售,控股权归政府所有,分红也就是纯利润对半平分。
简单直白的协议,分工明确。
拿到两人签好的协议赵伟小心的收好,直接就去开会研讨工厂落地建厂的事情了。
出了镇政府大楼,感受着凉飕飕的北风,高阳伸了个懒腰,径直回了自己家里
“还真不跟自己客气了,这临到中午了,连饭都不管了”
回到家里,高阳来到地下实验室,想了想,将所有关于无人机工厂的资料全部拷贝到一个文件夹里直接打包发给了赵伟
让他们慢慢建吧,即便是速度再快,等土地完成三通一平,再把厂房建好也得是一两个月之后的事情了。
gu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