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u903();中医学分类区书籍
对比其他学科分类动即十几个书架的藏书量,再看看中医学所属的书架上寥寥的书籍,高阳不禁暗自感叹中医学的式微。
的确,现在生病,一百个人去看病,有一个是通过中医看好的吗?普通的感冒发烧就不说了,需要动刀的那就更不用说了。
总之,如果不是确实有些方面有西医解决不了的神奇之处,中医恐怕早就被湮灭了。
扫了眼书架上的书,有的同一本有好几十本在书架上,就这样,整个中医药学区域也仅仅只有不到两个书架的藏书。
高阳从头到尾,随手取了几本之前上学时候,课本上有所讲述的书籍,以及自己可能需要的书籍,比如《中医基础理论》、《中药学》、《方剂学》、《黄帝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以及一本《本草纲目》。
看着高阳抱着一摞书来到阅读区,张志东虽满是疑惑,也没说什么
毕竟自己的毛病高阳的确是说过,明显是一套中医的理论
来查中医资料理所当然。
当看着高阳翻起了那本中医理论基础的时候,张志东虽然有点疑惑,并且,高阳的确是在翻书,好像是在查找着什么。
当高阳把一整本都挨页翻完之后,张志东忍不住问道:“高阳,你要查什么可以直接通过目录查的吧,你这一页页的翻书效率是不是慢了点”
头也不抬的把翻完的中医基础理论扔给张志东,高阳声音平静道:“这效率不慢了”
说完,又拿起了那本最厚的本草纲目翻看了起来
高阳翻书速度是相当迅速的,看那频率,差不多一秒钟就可以翻一页
像第一本中医理论基础,也就百十多页,三两分钟就翻完了
回想着脑海中看到的中医基础理论,高阳心理有了点谱,暗自感叹,看来小说里写的某些东西也不完全是胡编乱造的”
得亏张志东不知道
当时高阳吃饭时候给他说的听起来一套一套的理,论都是小说里看来的,要不然非得郁闷的吐血。
“不是,你到底是要找什么,我来帮你”张志东出声道,说着随手拿起旁边高阳还没看的那一摞中的黄帝内经,一翻开,还没几秒钟,眉头就皱了起来
只见素问,上古天真论开篇写到
昔在黄帝,生而神灵,弱而能言,幼而徇齐,长而敦敏,成而登天·········
怎么形容呢
单个字呢,张志东都认识,但是合一块就完全不知道啥意思了
再说了,这也完全超纲了,根本没学过呀
一个头两个大。
看着眉头紧皱的张志东,高阳不由暗自一乐,要看这东西,没有一定的文言文底蕴想看懂那是不可能的,即便是自己看这些古文,也有很多不太确定意思的词,可能等将自己手里这些书全部融会贯通,在统筹分析的话才能知道。
不过现在,还正处在学习充实阶段。
“东西我自己找,这一摞”
说着拍了拍旁边桌上的书道“我先看下啊”
说着心算了一下,一公分大约200页,这四十公分厚度大概是8000页,按照每秒看一页的速度,需要两个小时多点
“要翻完可能要两个小时以后了,你可以先去准备点东西,一会可能要用到”
“需要什么?”张志东急忙问道
想了想高阳直接道:“需要一个离心机,要分离因数大的,越大越好,然后熬药的坩埚,你先去准备,然后需要的药材的话,我十分钟后发给你”
高阳扫了眼手里的本草纲目,十分钟差不多该看完了。
“好嘞”听到高阳的话,张志东兴冲冲的去准备了
如果让他知道,高阳完全是现学现卖,目前为止接触中医也就短短的这一会,买什么药也是一会看完手里的本草纲目现做决定,会不会在路上直接把车开沟里去。
张志东走后,高阳又开始翻起了手里的本草纲目
目录
‘水部,火部,土部,金部,石部,草部,谷部,菜部,果部,木部,虫部,磷部,介部,虫部,兽部,人部’
高阳迅速的翻看着各个部分的介绍,内容如同目录文字一样直白
这里面的水火土金就完全是讲的水,各种水,比如露水,冬霜,热汤等水状物质
而火也是炭火,艾火,针火等
金则是各种金属物质,比如金银铅铁等对人体的哪种病的效果。
零零散散的描述介绍
实在是让高阳大开眼界
真是闻所未闻
有的甚至可以说是奇葩至极
不看不知道,一看简直了····
合上正本本草纲目,高阳眉头紧皱,回想着里面各种奇葩的内容
高阳也是不由暗自嘀咕
‘这甘草放入竹筒木塞密封,冬天扔进粪缸,春时取出晒干,研成粉末,他怎么就能治呕血吐痰,热病发狂了’
‘粪便成分不需要注意的吗,富户人家的粪便和穷人家的粪便应该是不一样的吧,再说了,引起这呕血吐痰,热病发狂症状的原因,也不完全一致的吧······’
轻轻摇了摇头,高阳暗自感叹,这书里面的东西也是不严谨,不可全信,即便参照也是须得小心谨慎
暗自回想着书里用各种动物粪便为药的什么这个砂,那个砂的,高阳不由暗自摇头,这即便是动物粪便或许有效,但是,你动物不同时间吃的食物不同,排出来的粪便也不完全一样吧。
如果书里这样写
七月份的某动物,某某草二两,某某草三两,某某草三两,以此喂食,所产粪便有某某功效如何如何,或许,高阳还会觉得严谨点。
但是
实际根本不是那么回事。
第21章医学理论达人
虽如此想着,不过高阳还是用手机发了一串中药名以及数量给了张志东,而很快也收到了张志东的回复
‘这么多种?好的’
能不多吗?
林林总总的298种药材,不管配啥药也肯定是用不了那么多,好在高阳要的不多,每种多的也就几十克,少的只有几克的量。
随着高阳翻看的中医书籍慢慢增多,之前记忆在脑子里的一些药材药方如同活了一般,在脑海中翻飞组合,同一种疾病,因为很多药材都有相似功效,所以能够组合出不止一种方子进行有效治疗。
并且,因为每种药材并不是只有一种效果,所以,针对不同症状或者不同程度的同一疾病,所需要的药方也并不完全一致,排列组合的方式自然是千变万化。
当然,前提是,你能够千变万化得了才行。
如果记得不够详细,不够多,也就没有什么所谓的千变万化了。
回想着本草纲目里有关人参记录的那一味草药
高阳也是暗自感叹
竟然有近百种病症都可以用人参入药
看来这位药材里面应该是含有一种比较通用的且肯定益于人身的元素,怪不得会造成稀缺昂贵的市场结果。
而且能够作用于很多病症的一些药往往都耳熟能详,且很名贵,比如灵芝冬虫夏草啥的因此,基本可以断定,这些植物肯定都有一个共性,如果按照西药医学的说法,大概是含有什么氨基酸、胆碱、酶、醇之类的元素。
这也是为什么,高阳让张志东去准备分离因数特别大的离心机的原因,高阳要把所有的这些药材全部分解的明明白白的,挨个尝试各个成分的作用
高阳相信,以他现在的几十倍与常人的敏锐感知力,肯定能把各种药材里的各种成分研究的明明白白。
自己也来当一次现代版的神农,高科技版的
之前神农是一株一株的尝试,我是一株或者一副药分解成几十上百种单质元素来尝试,可以直接凭借超细微的感知力来感知其中哪种是有效且有用的
随着高阳翻看的中医学著作越来越多,很多东西融会贯通之后,出现了举一反三,一通百通的效果,而很多医书里面的东西有相当一部分是重复的,毕竟理论就是那么多,并且疾病也就是那么些,尤其是对于中医来讲
很多疾病都概括的很笼统,比如恶毒之症,疽等指的就是癌症,哪有现在这么多细分名字,以前的医术瑰宝没错,但是比起现在来讲,的确是落后不少
古时,得个阑尾炎啥的,除了等死也没别的法,而现在呢,一个小手术就解决了。
看着提前一个多小时翻完了的中医资料,高阳全部原样放回,然后又随机取了几本,只是草草的看了看目录就又放了回去
坐在椅子上,高阳闭上眼睛,脑海中回想着自己这一个多小时看到的资料,渐渐生出一股明悟
都说中医是越老越厉害
为什么呢,都知道,年纪越大看病自然越多,经验自然就越多,这样治起病来就越精准有效。
中医最关键的就是一个诊断,而这一步是最考验经验的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看准了,后面的用药才有根有据,如果第一步就错了,那后面基本上就没有对的了。
而中医难就难在,光凭外表去判断一个人得了什么病可不就得考经验吗,时间短了哪来的经验呢。
西医不一样了,到医院,哪疼检查哪,什么抽血B超X光核磁共振啥的,几个细胞异变都能给你扫出来,还用什么经验?
知道哪有问题了,该怎么治怎么治呗,反正现在的西药,说白了就是找出有效地各种成分或溶解水里打吊针,或者和在淀粉里做药粒,再不行就切一刀,优势实在是太明显并且太具优势了。
当然这种头疼治头,脚疼治脚治标不治本的方法也不那么完美就是了。
但是,对于普通人来说,完美不完美这个重要吗,当下能治好就得了。
不良的饮食习惯吃出胃溃疡了,花了大价钱,养了几个月,禁吃这个禁吃那个,好不容易好了之后,又恢复之前的饮食习惯
最终,不断地溃疡不断地治疗,不断地又溃疡不断地又治疗,最后癌变了,治不好了,生命结束。
中医的最大优势,就是一个整体调养的过程,并不是那种顾头不顾腚的治疗方式,也因此,会有见效慢的问题,现在的快节奏生活有时候却容不得这种慢的存在,实属无奈
高阳的脑海中反转组合着各种药材的效用,尝试着组合出各种有益于身体各部分的组合,猜测着其中可能蕴含的成分。
似是发现许多不足,高阳又来到西医药区,取出来一堆介绍各种医药制剂化学成分的书籍,飞速的翻阅起来
相比较中医药学的笼统以及不严谨,西药学就严谨多了
每种单质化学元素,都被测验,并给出了分子式,标明此种物质对人体哪一部分的对应作用,某种化合物或者提取物具有什么效果,以及临床副作用等。
非常详细
高阳对照着自己刚才看到的中医药药材的资料,脑海中分析着每种中药材里面可能蕴含的对应的西药里面介绍的某种元素。
以及为什么这几种药材混合能够治疗哪种病症,对应了西医药学里面的哪几种可能存在的元素。
高阳的眼神越来越亮,然后高阳兴致勃勃的一头扎进了知识的海洋,忘记了时间
许久之后
看着自己面前桌上的几大摞书,合上面前介绍人体解跑学的书,高阳摇了摇有点昏沉的头,直接开始闭目养神。
浩如烟海的医疗知识在高阳的脑海中组合碰撞,融会贯通。
至此在理论方面
高阳已是大成。
嗡···
嗡···
嗡···
短消息震动声传来
高阳拿起手机一看,已经时近中午,而自己也早就饥肠辘辘
“高阳,你让准备的东西已经全部齐备了,什么时候用,要不先去吃饭了,我在门口呢”这是张志东发来的信息内容
“稍等”高阳回信
起身将所有的书籍放回原位,高阳离开了图书馆
看着停在路边站在车门口向自己挥手的张志东,高阳走过去径直说道:“去哪吃?要不要去吃自助餐?有点饿”
听到高阳的话,张志东一愣,想起昨天吃了三千多元的腰子,不由心头一突问道
“高阳,你的饭量一直都是这么大的吗”
“那倒不是,只要不是进行过大量的脑力活动,还是比较正常的,也就三五个人的饭量”高阳想了想说道
“我们去哪吃饭?实在不行就去吃自助餐”高阳说道
“开完笑,自助餐虽然不限量,不过也没啥好东西不是,再说了,你看我像是那种请你吃顿饭都只能去吃自助餐的人吗?”张志东摇摇头,打着火开着车缓缓起步,皱着眉头似是在想着去哪里吃比较好
见此,高阳点点头道“的确,你不差钱,那你就找一个不是太高级,但是也比较干净,有点档次的酒店吧”
gu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