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章(1 / 2)

女庶王 于欢 2269 字 2023-09-23

宗仁伸出窄袖袍子里的手划着几颗闪亮的星星将其串成一只漏勺,找到了。

赵熙被哥哥的激动惊醒,哥哥找到了什么了?

紫微星,我能自己找到它了,明日我要去和甄姐姐说。

紫微星是什么?赵熙天真的问道。

师父说是帝星,也就是爹爹。

舅舅?赵熙抬头看着星河,不解道:可是星星都在天上呀,怎么会是舅舅呢?

我...宗仁低下头,我也不知道,只是师父这样说的。

官家。

官家万福。

听见有人回来后两个孩子从秋千上跳下,兴高采烈的跑上前。

舅舅。

爹爹,娘娘...宗仁拉着妹妹顿步愣了愣。

萧幼清睁开眼睛收回勾在皇帝脖子上的手,官家放臣妾下来吧。

就几步路。

孩子们都在呢。

在又如何,你是我的妻,不是别人。

宗仁的贴身宫人吴氏走上前,躬身小声说了几句话后,两个孩子纷纷作揖退下。

两个孩子都还那么小,官家是在带坏他们。

我看他们两个倒是般配至极。

熙儿喜欢粘着宗仁,但臣妾总觉得宗仁寻二姐姐的姑娘比较勤快,没事便往凝和殿跑,但几个孩子又哪懂得什么情爱呢。

二姊姊的姑娘...卫甄?皇帝躬身将她轻轻放到木榻上。

嗯。

我已替他们两个改了宗室之姓...嗨,两个半大的娃娃,现在是不是操心得太早了?

臣妾只是担心起这苗头。

有什么好担心的,他日后的婚事都由你做主...

相比臣妾,官家难道没有发现他其实最听官家的话么。

他现在还小什么都不懂当然听话,谁知道以后长大了会怎么样呢。

萧幼清盯了她一会儿,将欲要说的话咽回,七年过去皇帝对儿子不温不火的感情的态度依旧没有变,眼里没有恨意但也没有怜惜。

有所察觉的人又道:好吧,我很抱歉,他是你的儿子,我不该说这些话,我会将他作为储君培养的,如果他够孝顺的话,也不会让我幼时的事重蹈,至少我因你对他没有恨。

为什么要说抱歉?萧幼清抬起头。

如果你觉得还不够,我会尝试着改变,下旨册封太子也行,只要姐姐

萧幼清扯着她的衣襟将其拉到身前,睁着丹凤眼的眸子凝视,我怎么会强迫你去接纳?你的抱歉让我觉得自己非常狭隘。

皇帝眨了一下眼睛,我不是这个意思,狭隘的人一直是我。

萧幼清松开用力拉扯的手,将头撇过不再去看她。

皇帝呆滞的看着她,旋即失落道:在姐姐心里,这个孩子比我还重要么?

册不册太子都无所谓,哪怕是从宗室里过继一个都行,我不希望你因为我而强迫自己,也不希望你为了谁而做出改变,你是你,萧幼清眼里的你,独一无二。萧幼清回过头,所以我不希望你把目光转投到任何人身上,自己又如何会做出与希望相反的事情却口口声声只要求你做到呢?

皇帝睁大眼睛,姐姐终于肯亲口说出来了么,你心里的在意。

萧幼清楞了一会儿,旋即又将头扭过,皱皱眉头道:我讨厌你。

皇帝拉着她的手搂上柳腰,原来姐姐还是会服软示弱的。

萧幼清将她轻轻推开,从我身上起开,我不想和你说话。

我不。

抱也抱了,你还想做什么?

姐姐说呢?

官家忙了一整天殿试都不累的么?

既不是我考也不是我监考,这个累字如何会缠到我身上来。皇帝将萧幼清整个人揽进怀中,不过呢,明日要早起,今夜就放过姐姐,姐姐身上的味道真好闻,就算是抱着也舒服。

好了,去睡吧。

戌时四刻,集英殿敲响金钟,过省举人纷纷停笔交卷,由内侍都监收集试卷将卷头弥封糊名又他们的将坐次打乱,由编排官进行编号后送至誊录院交由誊录指挥官,官员指挥数百名书手连夜抄录副本,最后将副本送至诸校考官所在的封闭屋子中,由众考官连夜分批审阅只有编号的副本,取名次较前者呈皇帝。

作者有话要说:殿试又称廷试

状元也称廷魁

过省举人:于礼部省试合格取得殿试资格的举人。

朝光发这个前三句是改时时鸡唱所奏的格式,分晚上及白天两种。

女主是个非常记仇的人,宗仁对她来说只是坐稳皇位的棋子(目前)

宗仁相比女主幼时好了不知道多少倍,有人疼惜作为官家独子也有人敬重。

官家小时候其实也有皇后(嫡母)的疼惜(只是皇后崩的有点早。)

感谢在2020-06-0619:08:28~2020-06-0706:02:38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从前有座山1个;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207章皇以间之

翌日,天边刚放白,司辰将改时的文书送至文德殿的钟鼓院,鸡唱敲鼓,朝光发,万户开,群臣谒...卯时正!

集英殿后殿内的灯烛燃了整整一夜,除了考官们遇到梳理不通顺的文章会聚集到一起讨论其他时间整个屋内都只有纸张翻阅的声音传出。

誊录的副本字迹虽都为工整的小楷,但数百名书手的字各有差异,几千份誊录副本包括诗赋与策论让吕维与韩汜两位知贡举近乎一夜未合眼,以优胜劣汰将筛选出的副本给出成绩将其分为五等进行排序,最后取前十交垂拱殿送呈皇帝。

誊录的副本只有编号,因此众考官也不知晓这些试卷的执笔者究竟是谁,仅凭借文章风格也不足已确认。

gu903();学识优长、词理精绝为第一,才思该通、文理周密为第二,文理俱通为第三,文理中平为第四,文理疏浅为第五,此为殿试考第五等之制,这十个人是臣与诸位考官选定出来的第一等,此次殿试登第者一千七百一十八人,黜落一千八百九十九人,无论是登第还是黜落皆是国朝历代科举以来人数最多的一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