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章(2 / 2)

女庶王 于欢 2379 字 2023-09-23

皇帝侧身看着一旁萧太妃扶着的二姊姊,两眼无神似在害怕什么,攥拳道:朕忍不下这口气。

禁军将吴国长公主驸马押到垂拱殿的庭院,吕士承见着宽凳以及两侧持仗的差遣官大惊失色道:国朝律令刑不上大夫,你们怎么敢...

驸马可瞧仔细了,官家就在殿上呢。

吕士承侧头望去皇帝就站在殿阶上冷冷俯视着自己,皇后及长公主与其生母萧氏也都在。

陛下,臣...

禁军按着他的肩膀与脑袋将其压在宽凳上,面对训练有素的皇城司禁军他便丝毫挣脱不开,臣知错了,陛下,公主,公主,我知道错了,我也是一时情急才失了心疯,我没有想过真的要动手啊公主,嫣儿还那么小,难道公主...

住口!身侧的勾当官呵道。

吕士承毕竟是两个外孙的生父,若真在这殿前被打死了,孩子没了父亲又能去哪儿,自儿子死后女儿便成了萧氏唯一的念想,她本只是想让皇帝出面训诫一下,若几仗下去,这个家恐怕就真的要散了,于是有些不忍的看着皇帝道:官家,驸马毕竟是两个孩子的父亲...

太妃是不是觉得姊姊没了丈夫这个依靠就活不下去了?姊姊会有今日这样的局面,不都是太妃教导的吗?皇帝板着脸,我卫家的女儿,何时需要依靠别人。旋即走到长公主身前,姊姊放心,没了父亲她们还有朕这个舅舅,朕养着你们。

随后走下台阶,萧幼清瞧了一会儿拉起长公主发抖的手,现在姊姊可相信官家的心了?官家是君所以有公,但官家也是姊姊的亲弟弟便不会缺了这私。

臣是无心的陛下,臣...

这场面,有些似曾相识。皇帝负手瞧着垂拱殿前的一草一木,不变的是朱墙与碧瓦,却早已物是人非,吾曾经也被人打过,可吾并未犯错,因此吾非常讨厌那个用自己手中权力对我滥用私刑的人,那时候我就在想,国家明明有律令,太宗尊法而国治,凭什么他可以如此,他又为何敢如此?

皇帝看着吕士承眼里的恐慌,后来我才知道,太宗受困于士大夫,连立储都受其左右,大臣们利欲熏心结党营私才导致国祚倾斜,懦弱之臣太多,贪图安逸使旧山河收不回来,太子被废诸王夺嫡最后使庶子齐王上位,如今我也明白了先帝为什么那么想要重武。

但先帝没有成功,皇帝俯下身,指着垂拱殿正中间,吾费尽心思游走于刀山火海之上为的不就是这个吗,若最后得到了却仍要受诸多顾忌去做你们所谓的明君与圣主,那我又何必去夺。

今前两朝皇帝皆是从手足的尸体上走过来的,只是手段上,今上似乎要比先帝更为高明,皇帝话里的意思很明白,今日不见血怕是不会善罢甘休,吕士承清醒过来,若不是先帝,臣又怎会心生怨念,臣又怎会蜗居家中一事无成...

那就去怪先帝好了!皇帝呵道:欺负一个弱女子做什么,你不能抗旨,她就能抗旨了,你的脑袋是什么做的,省元?皇帝冷着脸直起身,当年的知贡举真是瞎了眼。

二姐是国公主,是朕的亲姊姊,你辱她便是辱朕,念你父亲之功,朕不重罚。皇帝转过身,庭杖三十。

是。

吕士承趴在凳子上挣扎道:陛下,我愿与公主和离。

皇帝顿下登阶梯的步子,旋即抬起手示意禁卫停下,将双手插在腰间的玉带上,和离?转身冷眼看着吕士承,尔记住,是我卫家不要你,是我卫家将你在宗牒上除名,尔不过是一个弃子罢了。

吕士承彻底傻眼的垂下手,皇帝看向身前的长公主,罚与不罚,姊姊来决定。

三十杖打下去若禁卫不留情恐怕不死也要变成残废,吕士承听着皇帝的话抬起恐惧眼睛看着长公主,如最后的希望一般求饶道:公主,公主,我再也不敢了,看在你我夫妻一场的份上求公主开恩。

吴国长公主攥着皇后的手,十余年所遭受的屈辱与谩骂,让她眼里最后的仁慈消失得一干二净。

作者有话要说:吕驸马比梁文傅大。

京城分内外城哦,外城又唤做新城(因为是新扩建的)

内城(里城)又叫做旧城。

寺人是对宦官的旧称,也可诗作蔑称。

皇权与相权明清之前一直都在做斗争的,吕老头可是从太宗朝倒戈到齐王的,真正的狐狸,隐藏至深,夫人王氏敢如此也是因为出身上层。(这个时代门第观念非常强,当然中了进士就另当别论。)

题引是李商隐的词,处于牛李党政期间。

咱评论区还是和谐点哦~

感谢在2020-05-1920:10:59~2020-05-2006:20:02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潜水朵儿u2个;从前有座山1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辰西20瓶;就是一株小小草3瓶;会心不远2瓶;42121098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183章皇以间之

上元最后几日东京城因吴国长公主一事闹得满城风雨,吕士承被褫驸马都尉革刺史一职先帝所赐的驸马都尉宅也被收回,吴国长公主及两位出女被接入大内。

同平章事因嗣子一事呈札子自请罢免宰辅一职,皇帝予以驳回,除了宰相的请辞,朝廷百司指责皇帝有失公允的奏疏接踵而来不出两日便将案牍堆满,事情一直闹到二月,宰相再三请辞,至正月底皇帝密诏翰林学士锁院起草罢免将相的白麻。

二月初的朔参,京城百僚提着灯笼入朝参议,正旦过后皇帝便诏免拜舞将其改为稽首三拜。

群臣才跪起身端笏站定没多久,朝堂上就起了相持不下的争执。

吕维出列将袖子里的札子拿出,内侍将札子接过走上殿阶,当众将札子里写的内容念出后转呈皇帝。

除札子里的请辞吕维更是屈膝跪道:臣侄令皇家颜面受损是臣的过失,故臣请降宰辅一职,望陛下恩准。

吕相为官数十载,兢兢业业,其功绩是有目共睹,然为首相当重德行,子不教父之过...

陛下,驸马只是吕相之侄而非子,臣以为驸马之失不能引为吕相之过。右侧文臣出列反驳皇帝。

皇帝本欲开口说些什么一个绿袍便从队列中站出,丝毫不畏惧的直言道:说到德行,不应该以君王的德行为天下之首吗?陛下未查清缘由就对驸马动用私刑以至驸马重伤瘫痪不能,如今陛下还要这罪归咎于宰相头上是何道理?

红色大袖子内紧攥着一双手,皇帝阴沉下不悦的脸,于都尉宅外另购别院,在院内豢养歌姬舞女,与外室生下私生子这是驸马身为人臣该做的事吗?皇城司将密函呈于殿堂向朝臣示出。

那是私德之失,当交有司处理,何以至重刑?

吕士承自幼过继吕相在其膝下长大,受其教导,如今他私德败坏,种种行迹皆仰仗父相之威,这难道也无关?

荀子曰人性有恶,是亲侄却非亲子,吕相为国所做朝臣皆知,陛下岂能因其兄子过错而引罪罢相让朝廷有功之臣寒心?

宰相!皇帝怒声道:是百官之首,当为百司做好表率,不仅于朝廷公事要如此,于家私事更是。

宰相是百官之首,但陛下却是天下万民之首,如今陛下放纵外戚祸乱朝纲,助长攀附的风气又要如何解释,陛下此举,实非明君所为。

gu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