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u903();七月十五中元节,宫中派出车马前往道院祭扫,祠部下的诸部举行集会,设道场超度孤苦亡灵,焚烧堆积成山的纸钱以祭奠战争中阵亡的军士。
城东山丘下埋葬功臣的墓地有两座相隔不远规格宏大的将军墓。
焚烧的纸钱冒着青烟,母亲临前,爹爹说过以后都不想再上战场,请辞后在刑部呆了多年,我知道他不想葬在这里...
泰山不想做他的臣,我知道。楚王蹲下轻轻拍了拍萧幼清的肩膀,等日后大定,我便命人将泰山的遗骨迁回秦凤隆德。
武安侯遗体运回的时候棺椁里只有他的骨灰,幼时常与母亲送父出征,也每次都能等到父亲凯旋,十几年过去,母亲不在了,父亲上了战场也走了,爹爹每次离开都会说,他一定会回来,我想那是因为母亲在吧。萧显荣武夫出身,在官场上不善言谈话也极少。
楚王伸出手擦着她眼角的泪,泰山与丈母有一双好儿女,又朝墓碑跪下叩首,也请几位长辈放心,卫潜今后必不辜负三娘。
萧云泽走到楚王身侧缓缓跪下,络腮胡子长满,早已不是当年那个揽月楼里的纨绔,双亲在不留须,往后再也不会有学究指责儿子留须了,也请爹爹放心,孩儿今后必定恪守规矩不再胡来,如今已请几位族老替孩儿登门求亲,求娶的是相门吕氏之女,待儿大婚之后一定将新妇带来见大人。
京北有张槐将军,西边也有二叔,本王想让兄长领兵去京南。
萧云泽抬头跪直身子,拱卫京城的军队将领都换成了萧氏,外戚权重,大王就不怕朝臣有意见吗?
意见?楚王从地上爬起,这是我卫家的天下,官员任命,君主说了算!
臣,遵旨。
-----------------------------------
建平十二年八月,武安侯嫡子归德将军萧云泽与宰相吕维之女联姻,定守孝期过后完婚,次月进京西北路转运使。
同月,朝廷以皇帝名义制诏天下,册贵妃李氏为皇后,次月于文德殿举行立后大典,所有内外命妇皆赴禁中。
大典完,换下厚重的礼服,李氏望着桌上的皇后册、宝发愣,来人。
圣人。
去福宁殿。
李皇后乘舆至福宁殿,瘫于床上的皇帝只有气色如常人。
皇后殿下。几个御侍叉手上前。
正宫服色的朱色衣服出现在皇帝眼前,只不过老皇帝的眼里没有丝毫诧异甚至等李氏靠近时还闭上了眼。
陛下圣躬万福。李皇后行完礼顺着宫人搬来的凳子坐下,你们都下去吧。
是。
李贵妃虽已过半百,但气质与容貌不减当年,端坐在椅子上雍容华贵,望着病榻上的老皇帝欲言又止,这么多年过去,官家对臣妾一点情感都没有吗?
她的话得不到皇帝的回复,即便皇帝能够开口说话,妾自入齐王府成为侧妃,到入内宫册为婕妤、昭仪、生下六哥后进德妃、贵妃,再到如今官家施舍的中宫,三十余载谨小慎微从不与人争抢,当初爹爹是想妾入东宫为太子良娣的,妾知道是官家用了手段让先帝下诏,但是妾没有怨过官家。
三十年了,今日妾以官家正妻的身份便将这些年心中想要说又不敢说的全都说出来,妾从来没有想过让六哥做皇帝,她不该扛这本不属于她的担子,可她今日会成为这样全是败官家所赐,官家知道她想要什么吗?
官家不知道,她想要的不过是官家给予大哥三哥那样哪怕仅仅只是一句关怀都好,可她最终等来的除了失望还有心死,官家不喜欢她,可是她有什么错呢,错的人是我,是臣妾这个不称职的母亲,但同样,李皇后抬起头寒心的看着皇帝,官家也是个不称职的父亲。这句话她藏在心里藏了半生,今日授册受所有命妇朝拜她才大着胆子到皇帝跟前将压抑在心中数十年的话说出。
对我与六哥冷淡也就罢了,可皇后殿下是您的嫡妻,面对官家的冷漠皇后殿下总说是自己做的不够好,一个弱女子嫁与丈夫却只有尊敬没有丝毫的爱,你让身为皇后的殿下自卑到了极点,也是你、大宋的官家,亲手害死了殿下。
皇帝扭过头,原本平静的双眸逐渐泛红。
当年是殿下的庇佑才让我们母子三人安然,我只替殿下不公,你因为私欲将一个好好的家拆散了,可言儿到最后也没有想要把你怎么样,你的三郎也依旧在,你的三郎有今日之遭也是为你所迫,在这个家中,官家对得起的人就只有你自己。
皇帝怒目而视,瞪圆的眼珠子如要从眼眶中脱离一般,李贵妃红着眼站起,朝皇帝福身,妾失仪了。
因李皇后一番话,皇帝苍老的脸上充满了痛苦与悔恨。
四姓之一的崔氏其族子辅国数十载位极人臣,宗族子弟众多而长房任相公的崔家长子膝下却只有一女,为此视若明珠,崔氏以温婉贤淑著称,而曾连中三元的金陵姜氏嫡长女以才貌著称,世家小娘子多养在深闺之中,但二人都是名声在外的温柔贤良之人。
然宪明皇后崔氏与安国夫人姜氏的温柔不同,姜氏的温柔带着女子的傲骨与几分刚烈,而崔氏端庄稳重,事事顺从不争不抢,即便父亲权重也从未骄纵过。
这份温柔换来的是相敬如宾直最后的冷淡。
作者有话要说:册后大典除了皇帝迎亲会举行,一般在后妃里册的话是不会举行的(北宋是如此)
皇后受册是在文德殿,皇帝是穿朝服首先在文德殿等候,但是帝后大婚同牢礼前是不碰面的。文献有过几个皇后册封的记载。
崇文院是皇家书库,地址名称都有资料记载,以后出现的诏书,札子等等格式都不会自己瞎掰(内容除外)参考《宋会要》《宋·大诏令》
注:不会去参照什么电视剧来写文,虽然在极力推荐清平乐,但只看了两集,主要是我一直不喜欢宋仁宗这个守成之主,吹虚过头,文人多是趋势,宋大(宋太.祖)一上台就改科举,录取人数是历朝历代的数倍,而且隋唐的科举是有门第限制的,所谓上品无寒门,北宋也就赵大好一点。曹皇后也没有那么好,她是守旧派反对王安石变法(内容主要是改变宋朝各种冗~的局面,收复幽云十六州)就是老板抑郁死了(神宗因为打仗打输了)导致变法失败,老王变法失败,司马光这种人上台,(他是有点文采,但是不见得德行有多好)宋朝就注定要衰落。
不过服化道是真的OK。(传统服饰是有前后中缝的,不管是圆领袍还是交领,这是古人以前因为布幅不够,后来一直延续取其正直君子之意,不过这样就复杂化造价也上升,古装就不会注意这些。)
书会打破一些礼仪制度(很喜欢传统文化,但也很排斥很排斥男尊,孔子所说的受教育应该人人平等,但是却只是男性很多士大夫在维护男权上是真的)
哎,幸与不幸都已经是过去式了,男女都该互相尊重,都该独立自主,依附才有尊卑之别。
明天更新一万字哦,明天作者菌就二十一了QAQ。感谢在2020-05-0606:57:12~2020-05-0707:03:56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从前有座山3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星小辰50瓶;袁方方4瓶;倪好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159章克定厥家
李氏正位中宫,各阁嫔妃相继到坤宁殿参拜。
建平十二年冬,宗正寺传来消息,废太子精神失常,楚王命太医诊视,十三年初废太子病逝于宗正寺,诏以庶人之礼下葬。
福宁殿内皇帝的病似有好转,御侍遮掩着手在入内押班耳侧嘀咕了一阵。
好,我知道了。赵平接过她手里的羹碗走入内。
他将碗与托盘一起放下,旋即走到皇帝榻前叉手,官家。直起身后将帐帘拨开挽起,官家近日圣躬可还好?
出...去...皇帝原本的心平气和在看到这个内侍时登时变了脸色。
内侍便再次朝其弯腰拱手,小人是来向官家传达消息的,废太子于昨日夜里子时,内侍抬起冷漠的眼,殁了。
太医先前诊视说他患了失心疯,数日不肯进食,大王派小人来禀告官家,希望官家节哀。
内侍的话说完,皇帝却没有任何反应,他便又拱手道:官家好生休养,小人告退。
gu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