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青鸾抬头,骑队里最后一个骑兵来到自己跟前,一身软甲,脸上围着一个厚实的围巾,仅露出来的那双眼睛,却让姜青鸾觉得无缘的熟悉。
“上马。”那人伸手出。
姜青鸾伸手握住那手,纤细的手指,光滑的皮肤,那温度及温柔……
“岚儿?”姜青鸾有些不敢确定,常岚向来理智,现在坐守百里郡才是大事,但这手中的触感不是常岚又是谁。
对方没有回答,握住姜青鸾的手用力一提,姜青鸾借着那力跳上马背,可惜今日穿着裙子只得侧坐。
如果说上马之前还有迟疑,上马之后常岚身上的那股花香扑鼻就确定无疑了。
“岚儿,你怎么来了!”姜青鸾回头问道,心中却又是惊异又是欣喜,谁能想到自己日思夜想的人,竟然就这么骑着马,用自己意想不到的方式出现了。这世间也只有常岚会给到自己这样的意外。
“再不来,符国的王后是不是就易主了。”常岚将姜青鸾护在怀里,打趣的说道。
“不会的。”姜青鸾乖巧地呆在常岚怀里:“大不了我为了你以死守节。”
“噗。”常岚没忍住,又正声道:“自是相信殿下的。”
“你俩别打情骂俏了!快带殿下回营!”夜璐在一旁喊到。
“好。”常岚回道,调转马头往北而去,常岚这骑术也是才学,说不上上乘,但骑得还算稳,只是这一急之下又有些慌乱感觉这马儿不如方才听话了。
姜青鸾也觉得马头有些不稳,明明向是在往北跑,却又往东倾斜。
“岚儿放手,我来驭马。”姜青鸾说道,接过了常岚的缰绳,又回头看了一眼包的严严实实的常岚:“抱紧我。”
“嗯。”
常岚的手紧紧环着青鸾的腰,一个多月的分离,却似乎像孤单了几年,此时终于再次捉住了这个人,捉住了,就再也不愿分开了。
作者有话要说:我手机掉了……郁闷了很久
年底了,大家注意安全
今天发晚了
第111章
当所有人以为念东县会像其它县城一样沦陷进,那群奴隶却只是抢完了粮食就离开了,至于去了哪里,过如云烟,也不得而知。从他们进城的那一刻,到他们从念东县离开,这个县城里的人都一脸懵,这群被形容成蝗虫的奴隶们没有杀害任何一个平民,进城后只做了两件事:抢粮食,高歌唱。
抢的是县库与公卿的粮食,而唱的依旧是在浮阳郡传唱已久的童谣。
“腊月寒,无衣穿,贵人裘袄与火炭,吾辈心冷肝肠断,腊月寒,只能叹,世家公卿酒肉酣,吾辈无食树皮干……”
一个妇人用力拍了一下她的孩子,打断了他嘴里的歌曲。现在城中小儿已都会此曲,城主魏新已下令,谁家孩子若是再唱,父亲便会受刺面之刑。
念东县外,风不断的将雪花扬起又压下,它戏弄着雪花,也戏弄着这世间的一切,带着碎雪,它用力的吹着,吹过了被冰冻的河流,又从冻丫边溜走,之后又盘桓于大地之上,最后将那些寒雪带到了山坳处的一坐营地里。
虽然这寒风凌冽,但却没有熄灭这营地里的热情。无数男女未然在篝火边,有些上了年纪,看起来不怎么强壮的长者们为他们倒着酒,分发着食物,有些年轻的小伙子似乎并不畏惧眼前的寒冷,赤着胳膊在雪地里摔跤,因为他们知道在后厨帐篷的方向,有足够的羊肉汤让他们暖身子。
这样喧闹的地方,依然有一处安静之地,那是一个在半腰上的帐篷,离这营地大概有半里的距离,正好能看见营地的热闹,却又不被他们打扰。
帐篷里极是温暖,毕竟那炭炉已烧了一夜,帐篷外的风呼呼的吹着,也不能熄灭帐篷内的热情。
姜青鸾睁开眼,转过身去看着身边的女子,常岚还没有醒来,其实这一幕她在梦中见过多次,一时间也分不清此时究竟是梦或是真实。
低头,轻吻着常岚的头,至少此时这温度让她觉得还是有几分的真实。
这一吻,也唤醒了梦中了,常岚睁眼,也是对上眼前人的目光,这位公主仿佛比姜青鸾主动,红唇微启,自己就凑了上去。
接过常岚的唇,姜青鸾浅尝辄止,却又主动分开,姜青鸾道:“岚儿,我不是在做梦吧?”
常岚从被子里抽出手来,掐着姜青鸾的脸,那脸已经热得红扑扑得,捏起来又暖又软。
“你觉得这是在做梦吗?”
姜青鸾摇摇头,用额头顶向常岚的额,两个鼻子摩挲着,鼻息就这样纠缠在了一起。
“应该不是做梦吧。”说着姜青鸾也抬手,她摸着常岚的耳朵,耳朵下纤细的脖子上满是昨夜的痕迹,梦里可没这么真实。
“这次我们分开一月有余了吧。”常岚窝进姜青鸾怀里,她看着最后一片叶子从院里的树上掉落,看着最后一条小河结成了冰河。
“一个月十七天了。”姜青鸾回答道,她不似常岚忙碌,在魏府掰着手指数着日子过去。
“第一次觉得分开让人害怕。”常岚有些自嘲道:“我以为此生再无可怕之物。”
姜青鸾却是一脸内疚,这次出来她算是擅作主张,先斩后奏,原以为自己来回不过一月时间就能说服魏新,不过还是自己过于天真。
“以后……不会了。”姜青鸾说道:“我再也不如此鲁莽了。”
见姜青鸾低埋着头,一脸愧疚之色,如同犯错的孩子,其实常岚哪里又生过气,因为理解,所以只会包容。
“你此时过来也非坏事。”常岚笑着说道:“你看看这符东,咱们还未开战,就已经乱了大半。”
姜青鸾见常岚神采风扬,姜青鸾也不由的心中骄傲,常岚手段凌厉,心思敏捷,若放在任何一个国家那也是宰相之材,只是身在大辛,女子无的便是才,若非天子之女,定然泯然众人,心有大志,却无处可施,如今她坐镇百里郡,染指符东诸镇,运筹帷幄,引奴隶起义,不费一兵一卒就去了浮阳郡半条命走,可为天下之大才。
“那还是岚儿厉害,”青鸾道在被子中握住常岚双手:“没想到每次我陷于困境,能救我的都是你...”
常岚轻笑,话语中若有深意:“那是殿下不愿自救。”
言下之意,正是说青鸾拒绝婚事一说。
“你都知道了?”姜青鸾有些吃惊,但想到对方是常岚,又有什么不可能呢?
既然姜青鸾拒绝了,常岚自然也不会追究此事,她也曾想过,如果姜青鸾答应了魏新她当如何?是否她现在做的一切都只是竹篮打水,但她也相信着姜青鸾,就像对方相信着自己。
“那些迂腐破事,不提也罢。”常岚道,她从姜青鸾怀里逃了出来,从塌上支起身子,肩头上的红色痕迹是姜青鸾的标记。
一旁的仆人眼尖,忙将衣服送去,那姑娘小声说道:“公主,更衣么?”
常岚点点头:“给符王殿下也收拾一下。”
“这就起了?”姜青鸾还有些不舍。
“看来殿下在别人家住太久,都忘记规矩了。”常岚起身,在仆人伺候下将衣服一件件套上,又道:“殿下要舍不得,我又骑马送你回去便是了。”
“可别。”青鸾起身,自己拿过衣服套上:“那可不你天平城还要迂腐百倍,这样的地方也能传承十世,也是少见。”
常岚漱洗,不急着回答,只是含笑,姜青鸾潇洒自在,看来这些日子也有她受得。
“那魏新也有自己的生存之道。”放下面巾,常岚说道:“青鸾之后准备如何待这位前丈人?”
姜青鸾背后一阵凉意,道:“现丈人还不认我呢。”
她自己也拿面巾洗净,静下来认真想了少时,看着常岚,虽有些犹豫,还是开口道:“接着和他合作。”
常岚挑眉:“嗯?”
“现在这队伍得有一处地方可以扎根。”青鸾说这用手指蘸着面盆中的水,接这在桌上画着:“念东县地势较高,城墙厚实,本应该是一处易守难攻之地,只是城内无将,守城无兵。”
看着常岚,姜青鸾道:“但我们有。”
常岚换好衣服已经端坐于案几前,她等着姜青鸾继续。
“魏新挟持我无非是觉得我处于劣势,只能任他摆布,但现在不一样了,我与他的角色变了,他嘴里的忠君也得换一个方法展现。”
“所以....”
“所以,我准备破例册封他为宗伯,以外姓掌管祭祀。”
对这个安排常岚也有些吃惊,自古负责祭祀都是宗室之人,这个想法可谓大胆,与自己相比过之而无不及。
“如何考虑的?”常岚问道。
姜青鸾也盘腿坐下,不过却没有常岚那么老实,她的手从案几下悄悄过去,捉住常岚的手轻轻摸着,回答道:“你想开辟一个新的秩序,那符地就任你安排,我以外姓人为宗伯,就是挑战姜城的秩序,同时也是让其它人知道,三公九卿谁都有机会坐,无关家世,无关身份与血统。”
“如果他不同意呢?”常岚问道:“这位魏子可是出了名的迂腐。”
姜青鸾大笑,却又马上沉下脸,道:“那就以身殉主吧。”
--
念东县
魏源打死也想不通,自己瞌睡尚未睡醒,为什么主城的门又被砸开了。昨天傍晚还是身披铠甲的将军,为何今辰就成了别人的阶下囚徒。与他关在一块的还有他的叔父魏新,或许不能说被关押,而是整个魏府被围。
“叔父,这……”魏源看着带兵而入的姜青鸾,更不知道如何是好,以魏新的教诲,若是他人,他一定拔刀相向,或者自刎以明志,可姜青鸾是魏新认可的符王,他也不知道应该动手还是乖乖就擒。
魏新的目光也落在姜青鸾身上,他的倒是有七分尴尬,实事也是如此,本想着胁诸侯以正自己清高之名誉,哪知道被姜青鸾反将一军,搞得自己倒是里外不是了,这下名垂青史、载入史册的梦也灭了。
“魏子,又见面了。”姜青鸾上前,抚着魏新的胳膊:“孤还要多谢魏子照顾。”
看不透姜青鸾来意,魏新也不敢轻举妄动,他索性跪地,说道:“臣让君上为难了,但臣之心全是为君上着想,若给君上不快了,还请赐臣全尸。”
好个老狐狸,姜青鸾想到,确实在魏府时除了自由,魏新给姜青鸾的皆是最好。
“没什么不快的。”姜青鸾让人给魏新看坐:“在这吃住都挺好的,还要谢过魏子。”
魏新依然跪着,没有坐下的意思,他脸色苍白,心情落到了谷底,倒确实有求死之心。
“君上,臣但求一死。”
“说什么死不死的,你要死了,我在大符可没有再像魏子这么忠心的臣子了。”姜青鸾十分清楚魏新想要什么,无非就是名节二字。
“你若是死在我这,史书写下去,不会说我妄杀忠臣吗?”姜青鸾补充道,果然见魏新的脸色又稍好了一些。
“臣拘禁了殿下……“
“哪里,不曾啊?孤怎么不知道。”姜青鸾卖起了傻,魏新迂腐,她可不迂腐,所谓政治不过一场交易,只有所有人的利益得到了平衡,那才会有更多的机会胜利,姜青鸾道:“魏子,听封吧。”
作者有话要说:现在更新时间推到晚上10:30
第112章
姜青鸾拿下浮阳郡的消息传到了王城栖鹏,那也是一个月之后的事了,符阳郡与王城栖鹏之间还隔着山水,再加上多数人以为浮阳郡只是奴隶叛乱,而奴隶之事皆是小事,姜城的家佬也没有太在意,以为只要雪稍微融化了一些,直接派出王军就能一举平息内乱。
可等到浮阳郡失守的消息传来时,家佬姜鸰溪手中的杯子从他的手上落了下来,姜城内的官员也是第一次见到家佬如此失态的模样。
姜青鸾还活着一直是姜鸰溪心头的一根刺,姜青鸾性格刚愎自用稍有缺陷,但却与浮西部族交好,更重要的是姜青鸾用兵如神助,若再是寻到一个好的宰相辅佐,势必会留名符国史册,若是放在他国,那是宗室所期望的,可在符国却恰恰相反,符国宗室自立姜城,掌管符国一切事务,所谓君王,只是用来与符西诸部联姻的工具,确保与符西诸部保持着联系,同时作为符国的象征,若有天灾或是人祸,便以君王为祀,换也罢,杀也罢,全由姜城作主。
姜鸰溪随后便传了符王姜城训话,至于向姜赤鸢交待了些什么,外人就不得而知了,可却知道符王回了栖鹏城后,立即宣了宗伯,准备在新春元宵之前进行一场祭祀,祈祷符国国运昌隆,国泰民安。
但据常岚派去的探子来报,除了现在符王做了这样安抚民心的动作外,栖鹏以东的军队已经在做准备了,确实见不到不少的粮食往东运去。
兵法有云:兵,武事也,而以静为主。静则无形,动则有形。动而有形,必为所擒。是故圣人贵静,静则不躁,而后能应躁。彼有死形,因而制之。有时先动,并非作战最佳的选择。
姜青鸾此时就坐地乖巧,可谓一动不动,若说得清楚一些,这位正经的符王殿下正向大辛皇朝的长公主讨教着如何插花。
“殿下,你宫中的嬷嬷不是教过你吗?”常岚记得姜青鸾是会的,不仅仅插画,茶道也是不错。
“我符国蛮夷。”姜青鸾自嘲道,言下之意是自己学得不够正统。
常岚看着姜青鸾瓶中之物,她选用了梅花、松枝主打配上了风信子和野菊打底,又以龟背竹为衬,这搭配看起来风马牛不相及,但却有狂野之美。
“插花好看就好,与出生无关。”常岚从自己的花瓶里拿出一枝刺梅,放入了姜青鸾的瓶中,又道:“我选的这花,放入殿下的瓶中,也是好看。”
gu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