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扎去哪里了?军营的人去哪里了?”顾不了那么多,姜青鸾直接问道。
那百夫长回答道:“就在君上来之前,估摸着一柱香的时间吧,我们巡山的勇士发现了一队人百,约有两百人正在附近扎营,少将军就带了千人杀了出去。”
“……”姜青鸾只觉得头疼,那巴扎也算是少年勇士,做起事来却如此不动脑子。
“现在营里还有多少人?”巴勒问道,他与姜青鸾一样,听到巴扎的安排就知道有问题,现在战力来之不易,又正值秋收,跟着入了冬天便是最困难的时候了,能不动兵便不动兵,一切战略当守守备为先。
那百夫想了想,道:“百人不到。”
“你速派人把巴扎叫回来。”巴勒安排道:“如果遇到危险,不许恋战!”
边界山林
浮山一脉连绵数万里,浮山支脉如蜈蚣百足,主脉千丈高,长年积雪,再往下就是成片的森林,森林常年无人,除了少见的野兽外,传说还有食人的妖怪。支脉并不比主脉好上多少,没有积雪但也足够寒冷,树枝参天,均是生长了百年,林中的飞蛾个个有巴掌大,更别说那些伤人的虫子和林中的走兽了。
巴扎收到信息时,只说那一队莫名的人马在百里郡及上京的边界活动,从营火的数量和线报分析下来,对方至多不过两百人,但巴扎还是将兵分为两路,沿着山涧的两侧包抄那只人马。
“奶奶的,这是什么路。”巴扎身边的护卫一边骂道,一边砍掉吊在前方的藤蔓。
“是啊,脚就没有干过。”另一个护卫附和道。
巴扎眉头紧锁,他们塔塔部在符国之西,那边的隔壁接轨,相对干燥,若说森林也是有的,可没有眼前这么夸张。
“提高注意力。”巴扎提醒道:“别忘记我们是在做什么。”
“是。”几个护卫应道,脸上却挂着其它表情,巴扎毕竟是少年人,打架是可以,带兵上还是差一些。
“少将军,捉两百人何需咱们千人出马。”另一个随军副将还稍懂事些,他低声问道。”
“熟悉这该死的路呗。”巴扎回答道:“到时候若打回故国,就得跨越那巍峨的浮山,这些林子不会少走的。”
那副将看着脚下的泥泞,想想也有些道理,便也不再多说。
巴扎也恶心极了这里的路,这里的寒与大漠的寒又有不同,这是一种深入骨髓的寒冷,它源自每一个道风和每一次呼吸。
“怎么斥候还没有回来?”副将用刀挑开挂在身边的一条蛇,目光看向远方。
虽说是包抄敌人,但是这深山老林,也需要更加精确敌人的位置,毕竟行军不容易,想给对方致命一击也得有更多的信息。
“在那里!回来了!”
作者有话要说:殿下:天呐……忙得来没时间处对象了
常岚:忙些好,不忙容易腰疼
第67章
姜青鸾在先锋军的军营里走了一圈,对于巴扎的工事多少有些不满意,她本是一个善战的人,同时又是一个吃过败仗的人,看事情的角度与寻常将领又有不同,更何况巴扎还算年轻,或许在草原上参加过一战役,但领兵与冲锋又有几分不同。
这里的都是符兵,姜青鸾一为君主,二为主帅,理所当然的在营里走了几圈与尚营内的将士认识了一下。大概过了一柱香的时间,回来的斥候说已见不到巴扎一队人的人影,姜青鸾又吩咐人赶紧点了狼烟,便回到帐中静静等候。
巴勒有些烦躁,原以为巴扎还算是不错,至少在蛮人的眼中看来,那样体格魁梧,战斗时骁勇,血统也好,这样的少年从小便是要担当大任的,但这样的经验已经不是成为审视的标准了,至少巴勒觉得如果巴扎现在在他跟前,他一定一脚朝他脸上踹去。
“君上,我总觉得哪里没对。”巴勒少时便是部族里的勇士,之后败给了先王,再到之前眼着姜青鸾,他的战场上摸爬滚打至少三十年,若他说不对,就真是哪里有问题。
“说。”姜青鸾道。
“怕巴扎那小子是不是中埋伏了?”巴勒解释道:“他有没有想过对手究竟是谁?”
“上京与辛国一直交好,这百里郡借给孤了,也不可能是上京的兵。”姜青鸾回答道:“有可能是符国的。”
巴勒点点头,接着又说道:“但是君上,我便问你,符国离这里最近的城是哪个城?”
姜青鸾拳头一紧,咬牙回答道:“浮阳城。”
浮阳城的城主世袭浮阳君,她的王后是浮阳君的外侄女,现在的符王是浮阳君的长子,可谓是自己最大的冤家。
“那……以殿下对浮阳君的了解,他会派人来这里吗?”
姜青鸾可记得那老头,是个极为懦弱的家伙,一切行动只听从家佬的指示,自己能不做决定就不做决定,正是因为这样,才被家佬们用得极为顺手。如果说那一队人马是浮阳君派来的,姜青鸾万万不会相信,毕竟那老头子的原则是多一如不如少一事。
“那是姜城派来的?”姜青鸾又马上否认了自己的想法,自己没有死,早就是姜城的眼中钉,如果他们动手,一定是大军压进,这两百人不到的军队并不是姜城的作风。
“所以,也不是我国人?”姜青鸾问道。
巴勒在姜青鸾一旁坐了下来,点点头,又道:“刚才我也在营里巡视了一下,发现这里的存粮许多。”
“寒露前,我让朱婉儿拉了些过来。”姜青鸾说道,毕竟三军未动,粮草先行,这里偏北,又在高山,如果遇到冰雪封住了山,粮食根本进不来。
“我看,这群人当是冲着粮了。”巴勒说道。
“也就是说,巴扎要扑个空,而一会这里才会成为战场?”姜青鸾说道,心里默咒了一声该死,自己还想着早些回去陪在常岚左右,这下倒好,如果一会真战了起来怕又在耽搁时间了。
巴勒不知姜青鸾想得是常岚,只道君上又失了信心,在落败之后,姜青鸾变得极是谨慎,做事处处小心。
“君上放心,营地里人也是够的,而且这是我们的地盘,无论怎么样的袭击,只会赢不会输。”巴勒说道。
姜青鸾又想着,如果常岚知道自己身处这样的境地,一定又会担心,她现在当着百里郡的家,若又操着自己心的,姜青鸾没把巴勒的话听进去。
“今日如果真的人有来袭,万万不可把消息放回郡府。”
巴勒一愣,看着姜青鸾一脸认真的脸,反问道:“殿下,你……这信息不传回去谁来增援?又如何警示其它人?”
“总之就是不要传回去。”姜青鸾起身,她指向帐外:“既然你推测有人来抢粮,我们就出去好好安排一下防御,狼烟也烧了那么久了,怎么也不见巴扎回来。”
看着姜青鸾急匆匆离开的背景,巴勒自然不会知道姜青鸾是怕媳妇了,若是知道一定送她一个怂字。
二人出了帐外,巴勒速速召集了营中的官兵,让他们快速进入防御状态。姜青鸾也找了个角落拿起磨刀石准备着可能发生的战斗。
而在营地的远方,巴扎一行人果然扑了个空,斥候回来之后,说是找到了对方安营的地方,大约有二十处营火,但却只见两队人马,勉强二十人,巴扎也不傻,一听便知自己中计了,等再回头往营地方向走时,方又才看到狼烟,一时又加快了速度往回而去……
百里县常府
临时起意决定的休息,结果也没有让她们放肆太久的时间,姜青鸾去了先锋营,常岚也回到府中继续处理公务,只是此时的心情已大不同了,若是没有期待,那做起事就是平常心,一件接着一件,总之事情永远做不完,可心中有了期待,就会多了失落二字,本是期待着二人简单的过上一日,结果又是分离,本是看着青鸾平平安安,却被叫上了一线,这让常岚如何心安。
“公主,心情不好?”朱婉儿坐在一旁问道,这已是酉时,但这两个女子还忙碌着手中的事。
“没有。”朱婉儿清楚她与姜青鸾的事,她也直说道:“担心殿下了。”
“殿下神武,而且先锋军都是塔塔部的,那族人向来骁勇,又有巴勒武士作陪。”朱婉儿道:“公主安心。”
常岚方才收起心神,再看眼下的卷宗,也是一日未打理,便又堆成了小山,这百里郡自然是不如天平的,天平城里文书多用布绢,在这里却是竹简居多,这么一看堆叠的就更高了,常岚按了按眉头,又让阿离传了些补气的汤。
若说补气,这百里郡的鸽子还有些出名,佐以党参加少许黄芪也足够温润,这汤一熬便是两个时辰,待阿离送来时常岚还在批示公文,一旁的朱婉儿悬着手推算着什么,像是在打算盘,却未见算盘。
阿离知道此时不亦打扰,可又怕汤凉了,就将汤分别放在二人跟前,自己安静的退去,虽说阿离是奴隶,却真是一般奴隶不同,她自小生在下京公卿,也是会识字念过些女德的,插花、女工字画也会一些,正是有些底子才有幸派到了常岚身边。常岚宫里的嬷嬷甚是严厉,对阿离并无好脸色,但常岚却不同,男子们念书有侍读,常岚就让阿离做自己的侍读,常岚学什么阿离就学什么,虽然做学问不及常岚聪敏,但也不像其它女子生被教养的迂腐,心有或许对天下有些见解,只是碍于身份从不开口。
如今阿离看着常岚与朱婉儿在案前辛苦,自己心中倒是百感滋味,自己也并非只会做些端汤呈茶的事,常岚如今困于案犊之间,自己能做的只有传传话煮煮汤。
常岚也见汤来了,主动放下手中的事,也让朱婉儿稍作休息。
婉儿低头见汤,汤色奶白,闻着汤中的药气,都觉得人精神了许多。
“可是阿离的手艺?”婉儿问道。
阿离摆首:“后厨师傅做的,我也就传传话。”
常岚一小勺汤送入嘴里,这师傅是她从天平城带来的,手艺自然不差。
“阿离怎么不喝?”常岚见阿离跪坐在一旁,一副随时听唤的样子。往日里阿离也不是这样,主仆有别,但喝汤这些小事阿离还是有一份的。
“不了。”阿离有些脸红:“伺候好公主才是本份。”
常岚一笑,答道:“阿离做事我是放百个心,如果没有你,我也没时间在这些事上安心。”
“公主有阿离,倒是让我羡慕。”朱婉儿说道:“我朱氏在会国也算大家,我手下便没这样得力的帮手。”
“哪里是什么帮手,也就是一小奴罢了。”阿离低着头说道。
“本宫可从来没有把你当小奴。”常岚放下汤碗,正有说道:“阿离是本宫的左膀右臂。”
“说起奴隶,我倒是有一事要说。”朱儿婉也放下了汤碗,一脸的正色。
“说吧。”
朱婉儿将自己桌上的几个卷宗理了理,分门别类的放在了常岚跟前,大致分为三个部分,朱婉儿说道:“现在有三件事都与奴隶有关,还请公主定夺。”
朱婉儿指着第一堆卷宗,说道:“这是关于税收的,百里县、浮阴县及安县三处对于奴隶买卖的税收各不同,其实百里县最高、浮阴县最低,前些日子便有百里郡的人前往浮阴县买奴,因购买数量过高,引起百里县奴隶商们的不满,便有引起了私斗。”
常岚有些不解问道:“全国各地税收均是统一的,为何奴隶却不同?”
朱婉儿回答道:“这曾经是宗室属地,按的宗法定的,并非国法。”
“那现在换成国法可行?”
朱婉儿道:“推进应该是有难度的,毕竟宗法行了百年。”
“难行也要行,等殿下回来……”原本已经在忙碌中暂且放下了青鸾,可这又突然提起,常岚念及姜青鸾安危便是一声叹息。
“殿下回来如何?”朱婉儿问道。
坐正身子,常岚道:“等殿下回来,带着兵来说事,不行便也行了。”
“余下两件呢?”常岚接着道。
“余下两件都是一官司,二是件大事,也都和奴隶有关。”
“讲。”
作者有话要说:二人继续开始各忙各的方式
殿下:话说作者君有多久没让我们同寝了?
公主:嗯,有十几章了
殿下:作者君是想当奴隶了
第68章
朱婉儿也是无奈摇头,现在她协助常岚治理郡内事务,大事不少,小事不少,连杂事也不少,不像姜青鸾麾下皆是勇武,她与常岚身边连个能搭手的都没有。
“事有两件:其一,是百里县的乡绅,是个常氏卫姓名子南,这卫子南也算是百里县的大户,公主之前应该有接见过。”
常岚确实初来时接见过乡绅,隐约记得此人。
婉儿接着道:“但这大户偏只有两个嫡子,偏这两个嫡子一卵双生,难分嫡庶。”
“双生子?”常岚问道,双生子可是不常有的事。
“正是。”朱婉儿答道:“如今这卫子南死了,可这双生子关系却是极差,现在非得平分了父亲的产业,寸土不让,他家在后山上有一块地,地的正中有一个巨石,分地之时也非得把这巨石给切成两块。”
“呵。”常岚觉得甚是好笑,人家说天家无兄弟,她家那几兄弟关系是真好,没想到这民家也不过如此。
“我也觉得可笑至极。”朱婉儿道:“除了可笑,可憎的还在后面。”
gu903();“可是与奴隶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