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2 / 2)

[秦]秦狮 苍策九歌 2526 字 2023-09-22

gu903();作者有话要说:春秋战国早起打仗是要约的,定好时间地点大家都到了再开始那种,所以现代人的什么奇袭战啊,夜袭战啊,都是完全不可以的。这大概就是为什么后来会有人感叹礼乐崩坏的原因吧本文还是崩坏吧,否则九歌真的没辙了。

谢谢北星遥的火箭炮(* ̄3 ̄*)

第138章银鞍照白马

直至楚国被连下十几城池,平舆与寝两个要塞都被拿下之后,一直没将秦军当回事儿的楚人,才终于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

楚军伤亡惨重的消息传到了新都寿春时,秦军前进的脚步也在也在这个时候缓了下来,比起过去半月三日连下两地的疯狂,自秦国内分兵两股东西进攻的秦军在鄢郢与对方汇合,便一反之前的快速迅猛的打法,每一次的前进和攻城略地都充满了试探。

一方面是因为他们如今已经深入楚地近千里,再深入就要成为突入的那柄剑被楚人完全包围了。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奇袭打到现在再前进的话,后备就要跟不上了。

行动上的龟速并不代表秦军真的停下了步子,秦王伐楚欲正楚王血脉,镇压谋杀楚王叛臣熊负刍的昭告,也在这个时候布告于天下。一并的还有若熊负刍束手就擒恢复楚国正统,秦国便会撤兵的话。

他们大概要气死了,蒙恬盘腿坐在白舒对面,只要想到那群人脸上可能的表情,就忍不住放声大笑,让他们想破脑子,也想不透这二十万兵士究竟是从哪里冒出来的!他一边笑,一边疯狂拍着自己的大腿。

难怪王上要调你们雁北的兵来,前脚王上要地的王令才到寿春,后脚你们雁北的骑兵就带着人到秦楚边境了。若不是你们不擅城战,估计这会儿都打到寿春去,直接生擒楚王了哈哈哈哈!

白舒跪坐在他对面,无视了蒙恬得意欢快的声音,伸出食指点了点扶苏面前摊开的书:这个地方写错了。

扶苏鼓着脸颊看着白舒指出来的地方眉头紧锁,一双黝黑的眸子紧锁着自己面前的错误,恨不得将那里烧出一个洞来:这种名为乘法的东西果然是惩罚吧,到底是谁发明的这种不科学的东西啊?

慢慢想,舒给出的答案就不是你自己的了。白舒抬手戳了戳扶苏的脸颊,让他自己思考后,转头看向蒙恬,在李信带人来之前,就先不要搦战了,正好整修一下士兵,你也再和雁北的将士们熟悉一下,教教他们如何打城战。

正有此意,蒙恬脸上没有不满之色,算着日子,楚国的后援也应该到了。

实际上这半月带着部分秦兵和大多数的雁北士兵,他也发现了雁北士兵的不足之处,许是因为过去的敌人多是匈奴羌人这样的草原民族,马上作战他们能以一敌五,但换了城战就明显暴露出了不足。

想到这些因为要打奇袭被紧急调派的士兵们:你们雁北的家伙真的是一个比一个还要......疯。这样说着,他脸上不由流露出了几分羡慕和敬佩之色,若是真的要我们打雁北,一定是一块很难啃的骨头。

在制定了快速突击的方针后,这群带着马匹在短短几日内从最北方跑到秦楚边境的雁北兵,前脚才刚刚打完一个城,后脚就裹着自己东西哗啦啦的上马往下一个城池去了,好似根本不知疲惫为何物一般。

他们能如此迅速的在对方还没反应过来之前连下十几城,靠的就是雁北士兵高强的机动性。

但若是真的盲目出战,蒙恬也不会有如此感慨。让他感慨的是前冲的真的都是还有力再战的,受伤的那些不用人劝就会留在城中。而缺漏,不用上司分化,士兵自己就已经将自己分类归队了。

甚至若是队伍中出现人数不足,不能为伍时,那些较小的队伍还会在路上自动拆队重组,在抵达新城之前队伍的变化就已经被告知长官,这个时候识字的优点也线路的淋漓尽致,完整的报告几乎是在同时被提交的,除了字写得难看还是赵国的文字外,完全没毛病。

因为一切变化皆在行军途中,自然节省了大部分时间,这就致使雁北军的士兵从头到脚,都完美的诠释了一个词兵贵神速。

秦兵虽然勇猛,在这个时候便暴露出其远不如雁北士兵灵活多变的特点。甚至因为秦律的森严,队伍变化必须要靠上司指挥,连行动也是一定要汇报给将领才会实行的,他们更多的是被雁北军带着行动。

这在奇袭战之中就显得颇为浪费时间了。

秦兵的耐力也不如雁北的士兵,但与之相反的是秦兵的爆发力远胜雁北兵,攻城略地也更有经验,所以往往在行军路上是雁北的带秦兵纵马跑,而等到攻城却是秦兵在前了。

若不是知晓情况,怕还以为雁北的士兵贪生怕死呢。第一个城池时主力是秦兵,雁北兵看起来就畏手畏脚,连功劳也寥寥无几。而等到上一个城池时,雁北士兵和秦兵的功劳已经能够六O四开了,这才半月啊,真是厉害啊。

白舒看着蒙恬笑了出来:方法不太一样罢了,雁北的方法并不适合如今的秦国。雁北才多大啊,快马疾驰一日便能穿越全境,自然好掌控,当年我们这么过来的,既然要打那些草原人,自然就要先了解他们。

所以学习模仿,然后在抄袭的基础上超越已经是雁北士兵刻入骨子里的东西了:也就是这还没有完全进入南方山间,地势仍多平地,等真的一开局就是南方山涧,他们就排不上用场了。

也幸好了,蒙恬摇头,这要是靠你们雁北的二十万打下了楚国,我们就该切腹谢罪啦!并没有多大不满,这半月的功劳真的要算,雁北士兵能占七成,剩下那三成还是看在他们不怎么会攻城,虽然他们自己也能行,但秦兵直接上比他们剩太多时间的份儿上。

楚国估计还没反应过来呢,以为王上会如秦国的先祖那样,只和他们扯嘴皮子。得意的晃了晃头,打都打了,城都是我们的了,吐出来是不可能吐出来的。算着日子,王上第二封信也该到寿春了。

第一封是要地,而等着地都打回来大部分了,第二封就该寄出了讨伐叛臣熊负刍。

想着也知道如今贵为楚王的熊负刍不可能同意,那仗就只能继续打下去了。

挺好的,正好让他们趁着这些日子练习一下爬云梯和翻墙,白舒摇头,如今天下仅有燕、齐、楚三国尚存,燕国仅有辽东之地,如风中残烛没有讨伐的意义。齐国有大公子在与秦交好,唯有楚国地域广大人数众多,是心腹大患。

若是所料不差,看着如今被连下诸城,楚国会派大将前来御敌。蒙恬点头,如今这位楚王之所谓位置还算稳固,靠的就是那位项燕吧?所以为了安定民心,也是为了让自己的权力更为稳固,接下来他们要接触的应该就是项燕。

这点,白舒和蒙恬看法相同:十有八九,而且如今我们气头正胜,我忧心他会避开锋芒,绕道他地打压秦君的气焰。

那就让李信他们注意着点儿,蒙恬眼睛微微眯起,视线转到了放在另一侧的地图上,如今我们身处凸地,两侧皆是弱项不若我们将那四十万再分,十万按原路,剩下的分兵左右?

来得及么?扶苏咬着笔杆忽然插口,算着距离我们攻下第一个城池也有半月了,若是楚国反应没我们想象那么慢呢?

那就分雁兵,左右各五万,吓住再说。同时叫人快马往回赶告知李信,叫他分出十万急行两翼。白舒看了眼扶苏,斥候统统换做雁兵,若是再有变动他们行动快捷,通讯起来也方便。

gu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