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1 / 2)

战破山河一将成 往北 2461 字 2023-09-08

他本是卫北军的老兵了,本身也是程将军亲兵卫中的一员百长,这次若不是因了李延泽的缘故,他也不会被指来赵承安这个新人手下,事实上不止是他,这支挂在赵承安名下的队伍,几乎都是从亲兵营中挑选出的精锐,百夫长多达十数人。

起初他是有些不服赵承安的。毕竟他自己在边关摸爬滚打四年多,吃了多少寒风,灌了多少雨雪,才在一次大战后,有幸被提选入程将军麾下的直隶部队亲兵营。而赵承安年纪轻轻,不过入伍一年的新兵蛋子,又凭什么能够如此受重视。

他甚至恶意的,等着看他的笑话。

可是这一路行来,赵承安却一点一点的扭转了他对他的印象。他不是个爱热闹的性子,从来不偷奸耍滑,能吃苦,从来不喊累,这一路奔袭,便是他都有些吃不消,可赵承安从来没有念过一个苦字。

许是因为不满不屑,他便格外的关注他,也因此,他看着他沉默隐忍,看着他从指令生疏,到决策果敢决断,只是短短十几天的路,他就在他的眼皮子底下飞快的成长着...

张扬心里还是不服的,可又是服的。

他真的不像是个才十几岁,还未及弱冠的少年郎。

张扬心里纷纷乱乱,对于其他村子但担忧最终战胜了心底的怜惜。每拖一刻,其他的村子便危险一分,谁都不知道贼寇们出了多少人,又要袭多少个村,唯一能肯定便是绝对不会只这一支小队。

他的想法很快便被证实了,之前派出去周围村落打探的斥候回来,带来了并不好的消息。

紧挨着赵家村不足三里的芦村和牛李庄同样遇袭,等他们去的时候,村子已经被洗劫一空,一个活口也没留,整个村子都被大火付之一炬。

他听着心中涌漫上的愤怒再无可抑制,压下对赵承安的那一丝不忍,抬手便准备叩门。

吱呀

手还没碰到门板,门便被人从里面打了开来。开门的正是赵承安。

张扬。他看也没看堵在门口的张扬,一步踏出。

张扬像是预感到了什么,他绷紧了身子,高高应了一声,属下在!

留30人在此打扫战场,其余人跟我走。

赵承安面上带着一片肃杀,握着长枪向外走去的步伐间,发出蹡蹡的声响,震的人心一颤。

是!

守在门外的几个人都被他慑住了般愣了一下,他们能理解赵承安此时的心情,也体恤他的心情,只是战时吃紧,分秒必争。他们本来以为赵承安至多便是下令分兵前去,却万万没料到,他竟要领兵亲战!

赵承安大步跨向门外,目光闪着刺骨的寒霜,翕合间带起周身漫起的杀意戾气,背影在黑夜中格外的伟岸了起来。

李延泽默了一瞬,他发现赵承安总能让他刮目相看,在他以为他被打倒的时候,以为他会崩溃,蜷缩舔舐伤口的时候,以为他会软弱下来的时候,他又一次站了起来,用还未丰的羽翼,撑着,抬着,抗下了这一切。

在他身上,似乎总能让人看到一种叫做不屈,叫做坚韧,叫做执拗又叫做血性的东西在坚持着他,不会倒下。

说不上是心疼还是敬佩,李延泽吐了口气,抬步跟上。

这一夜,注定了不会平静。

赵承安来时除了卫北军,另有城总兵特特借给他的五百人队。

此时屠村的一百余人异族,已经被尽数剿灭。按照赵承安的意思,尸体和头颅被分成两堆,血粼粼的堆在村口。赵承安只留下了30人打扫战场,其余的五百余人分作三队,以赵家村为点,去附近的村庄查看。

他之前单枪匹马杀进海寇中,状若杀神的模样,狠狠的镇住了城兵队,对于赵承安的命令并没有异议。

骁勇善战的卫北军被赵承安打散了分进三个队伍中,张扬领一队,城兵任柏一队,最后一队由赵承安亲自带队。三队人马分三个方向,由赵家村离开,迅速的没入黑暗。

天空不知何时下起了雪,细细如丝,星星点点的落在脸上,然后渐渐大了起来,将一众人的身影隐没在掺了丝丝晶白的夜色里。

芦村是距离赵家村最近的村子,除了村子,站在后地都能看到从芦村透过来的火光,在黑夜中格外的醒目。

芦村已经沦陷、牛李庄也没能逃过魔爪,这两个村子的规模都不大,却是这附近有名的村子,一则是因为这两个村子宽广,村子里有不少人家都做着小买卖,是天然的集_会村,逢年过节就有庙会集市。

除此之外便是邓庄和西芦村,这两个村子毗邻而居,经过多年的汇聚,如今已经差不多融成了一个大村。

这四个村子几乎坐落在一条线脉上,赵承安心中一紧,他总觉得这些人怕是早就提前摸过了情况,打好了主意,选好了村子才出兵的,要不然又怎会如此巧合。

一个村子烧起来是什么感觉,赵承安带着队伍远远的踩着耕地绕着芦村时,都能感受到那舔过来的温热,空气中漫布着灰尘。

火势连城一片,凶猛的火舌在烈烈的寒风中扭曲着,似要连空气都烧融了。

赵承安心中便似这火般,翻滚着热浪,一波一波一浪一浪的,向他扑来。那火浪席卷了他,灼烧着他的内脏,烤涸了他的骨骼。赵承安却是叫也叫不出来,喊也喊不出声。

只目视着前方的目光,越加的坚定,眸中的火光越来越盛...

这一夜过的很漫长,漫长到,赵承安剿尽了贼寇,一身是血的回到赵家村的时候,路上的雪已经积了薄薄的一层。

村子里的火势已经扑灭,被灼烧的焦黑发乌的废墟里不时冒出几率灰白的烟气,灼烧后带着刺鼻焦味的味道,久久不散。

村子已经被烧毁了大半,村路上堆着许多被海寇抢掠出的粮食物资,被士兵们收集整合在了一起。

大片大片的雪花,洋洋洒洒的白覆盖下来,浅浅遮住了那满目的疮痍。

长久的奔波再加上连夜的战斗,疲惫感一拢一拢的袭来,脑子抽疼着,眼前发虚,似乎下一秒就会陷入一片黑暗,可赵承安还是强撑着无法放松。

身上的盔甲彻底被血浸透了,在寒风的呼啸下,凝成一层红色的冰。

赵承安就这样出现在赵小妹面前的时候,赵小妹吓了一跳。

哥...赵小妹瞪大了眼,死死的望着那遍身鲜红的身影,你受伤了?

赵承安摇了摇头,走吧,我们去送爹娘你嫂子最后一程。

赵家村是清水镇附近颇有名声的望族之村。一村两百一十余户,一千三百余人。

赵承安牵着牛车,将爹娘小鱼一路亲手拉到了北地。

村北的族地边,留在赵家村扫尾的30人已经将村民的尸体运了过来,一排一排的,密密麻麻摆了许多人。

一眼望去,尽是赵承安往日里熟悉的面孔。

赵承安一眼一眼的看过去,躺在这里的都是他的族人,是他的好友兄弟,是他的族兄族弟。

赵家村的一千余口...

浇了油的火把在雪幕里摇摇曳曳,就像是指引幽冥的鬼火,跳跃在漫是冤魂的寒风里,呼呼的哽咽。

荒地上已经挖好了不少的浅坑,在赵承安的沉默中,一具又一具的赵家村人的尸体被掩埋。

赵承安也拿了铁锹,一言不发的开始挖,一双满是血污的手,一下一下的铲着冻的生硬的地面。

赵小妹被他裹了被子安置在一旁,望着地面上的身影,泣不成声。

小娃儿也同样裹了厚被子,被李延泽抱在怀里。

要不让她回去吧。

李延泽看的不忍。

赵承安看了一眼似要哭的厥过去的赵小妹,一双眼忍到赤红,他固执的摇了摇头。

这是他们全家最后一次的团聚,从此以后在这世间,他们便再也没有家了。

他也心疼,可是他还是硬着心肠,让她看,让她永远记住,只有这样,将来她才不会后悔,也只有这样,她才能放下,不会成为禁锢她人生的一块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