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2 / 2)

战破山河一将成 往北 2402 字 2023-09-08

gu903();一家五口,一时间相处的很有几分热乎劲儿。

只是快乐的日子,因为头顶上的大山,总是会在不经意间显露出一丝紧迫,每每骤然破碎他们表面极力想要维持的和谐。

婚后的第7天下午,正式的征兵文书下来了,连带着入伍的时间,由押兵的差役,亲自送到了村里。

从文书送到手上的那一刻起,赵承安便正式成了隶属大禹卫北新军的一员。告别了村长,赵承安拿着属于自己的那份文书转身回家,在离家还有一条街的时候,远远看到了站在路口等着的刘小鱼。

看到赵承安回来,刘小鱼没有迎上来,而是埋着头转身朝家走。

赵承安捏紧了手里的文书,默默的不远不近的缀在她身后,两个人,谁也没有说话。沉默着,一前一后进了家门。

已经先一步从旁人口中听说了经过,这会儿眼睛还通红着的赵大娘就站在堂屋的门边,旁边是闷着头歪向一边的赵爹爹和不安站在一旁的赵小妹。

娘。

赵承安张了张嘴,呐呐的喊了一句。

赵大娘的眼泪险些被这一声娘给叫出来,快速的眨了几下眼皮,忍住了鼻尖的酸涩。

这是这几天赶着给你纳的新鞋,你这两天加紧穿穿,新鞋板脚,现在磨磨,到时候好赶路穿。

赵大娘迎着赵承安,拿出两双新做的布鞋,塞进了他手里。

......

好。赵承安一时不知道怎么安慰她,只好接了鞋子抱在怀里。

哎,那你们回屋说会话歇会吧,一会儿晚饭好了,我叫你们。赵大娘僵硬的笑了笑,说完不等赵承安应下,便急急的回了房间,赵爹爹长叹一声也跟着赵大娘起身去了内屋。

哥。赵小妹不安的站在原地看着他哥,年幼的她,只隐约知道她哥要出远门,要去参军,却还不太明白,这对他们家究竟意味着什么。

你要走了?

赵承安走过去,亲昵的揉了揉她的头发,宽大的手掌轻轻压了压,嗯,现在还不走,过几天才走。

那你还回来么?赵小妹点点头,随即想起什么,急急的抬头看向赵承安。

赵承安下意识的回头看了刘小鱼一眼。

哥?

回来,赵承安回过头,朝赵小妹肯定的说道,这是我家,我一定会回来的。

像是承诺又像是慰解,像是在回答赵小妹,又像是对这个屋里的所有人保证。

将赵小妹安抚好后,赵承安就和刘小鱼回了他们的房间。

刘小鱼本身就是个内敛的性格,此时也没有说什么,径自愣愣的坐在床边出神。

赵承安几次想要说点什么,却什么劝解的话都说不出口。

从议亲之前,他就知道自己最终是要对不起她,此时他甚至说不出宽慰她的话。赵承安想,这也就是这个年代,要不然自己这样的渣男,怕是要被挂在耻辱柱上,老虎凳子辣椒水的鞭策。

对不起。赵承安暗暗叹了口气,终是开口道,却一开口便是道歉。

刘小鱼抬头看向赵承安,定定的看着他,没应下,也没有说话。

赵承安动了动腿,走了几步在她身前蹲下,仰头对上她的目光,小鱼,你是个好姑娘,是我赵承安对不起你。

你会回来么?良久,久到赵承安腿都要蹲麻了,刘小鱼才开口,声音有些干涩的含混。

赵承安沉默了一下,握上了她放在腿上的手,用力的握住,会,我一定会回来的。

好。刘小鱼蓦地笑了,第一次主动回握了赵承安的手,那我等你回来。

......

离别在即,时间总是过的很快。

因为赵承安入伍的事,整个赵家都陷入了一片无法纾解的焦灼。

堂屋的油灯熄的越来越晚,赵大娘时常看着赵承安,看着看着就入了神,赵爹爹更像是一夜间老了许多,总是一声接一声的长叹着,就连赵小妹都在这种情形下,都格外的黏赵承安。

包袱都理好了么?随着出发的时间越来越临近,赵大娘陷入了无法抑制的焦躁,过冬的衣服要不要再备两件,听说那边冬天比咱这要冷...

外衣呢,够不够穿...

对,我去青衣观给你求的平安符你千万放好...赵大娘脑子里乱糟糟的,只觉得恨不得把整个家都放在儿子的背上,更甚至,她也跟着他一起走。

赵承安明白她的心情,正是因为这样,他安慰的言语才显得更加苍白无力,只能一样一样反复的应着,以期安抚她不安的心情。

娘,您别担心,都理好了。赵承安心理酸涩,坐到他娘身边,握住了她的手。

你是从我肚子里生出来的,我养了你十七年,怎么可能不担心。赵大娘念着突然控制不住的大声,却说着说着眼圈便红了起来。

那种,那种有来生没今世的地方...我怎么可能不担心。

大郎,咱不去了,咱不去了好不好,咱们一家现在就走,走的远远的...赵大娘说着就魔怔了似的拽了赵承安就要起身。

娘。赵承安心理也不好受,紧紧握着他娘的手,娘,别担心,我保证,我一定会好好的。

我一定好好的保护好自己,等仗打完了,我就回来,好好的全须全尾的回来。

可是仗什么时候能打完。

他又万一回不来呢?

赵大娘颤抖着嘴皮,却什么都说不出口,最终只能无力的扑倒在赵承安的怀里,嚎啕大哭出声。

她心里满腹无望的愤恨不知道该怎么说,她甚至不知道该怪谁,是怪年月的残忍,还是怪她这个当娘的没本事又心狠...

大郎,大郎,赵大娘心里被烧灼般的疼,最后只能无力嘶喊着,攥着赵承安的手臂,一声声的唤着,我的儿啊...

赵承安心下酸涩,眼眶不觉发红,搂着他娘的手一下一下的顺着她的后背。

......

农历11月中的时候下了第一场雪,整个赵家村都被盖上了一层白晶晶的颜色。

今天是临行前的最后一天,明天一早,就会有乡府的衙役,来带他们前往位于郸城十里外的征兵招募点集合。

在之后等待着他们的是什么,就只能看老天爷了。

晚上的时候赵家一家人围坐在堂屋的方桌前,桌子上是格外丰盛的席面,一样样全是赵承安喜爱,往日里又难得吃上嘴的菜式,甚至他爹还专门挖了坛,他们自家酿的高粱酒。

吃吧,别愣着快吃,一会儿菜凉了,就不好了。赵爹爹望着屋内沉闷的气氛,最终率先夹了一筷子给赵承安,自己却开了酒坛的泥封,给自己倒了一碗。

爹娘,你们也吃。

哎。赵大娘接了赵承安夹来的菜,鼻子一酸,险些又落下泪来,吃吃,都快吃。

一顿饭吃的几人心中五味杂陈。

吃了饭,赵大娘拉走了刘小鱼和赵小妹,去给赵承安最后一次检查行李。

堂屋便只剩下赵爹爹和赵承安父子两个。

赵爹爹心理沉的发疼,甚至不敢抬头多看自家儿子两眼。

爹,赵承安拦下他再次倒酒的手,别喝了,爹。

赵爹爹的手明明稳稳的端着碗,赵承安却觉得他爹的手,正在细微的,无法控制的颤抖。

陪爹喝一个吧。赵爹爹哑着声音道,眼圈忍到泛红。

赵承安拒绝不了,他明白他爹心里无法纾解的内疚和自责,他顺从的给自己倒了满满的一碗,然后抬起手。

gu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