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点:畅春园牡丹亭。
人物:康熙,佟贵妃、胤禛、昭烈、诚亲王、恒亲王、淳郡王、皇十二子胤祹、皇十五子胤禑。再小一辈的还有废太子家的弘皙、雍亲王府的弘晖。
“这么大的日头,非把朕拉出来,神神秘秘地这是要做什么啊?”康熙含笑问道。
“您马上就知道了。”昭烈自信一笑。
果然,她话音刚落,牡丹亭隔水相对的戏台上,开始有人员闪动,而令人惊奇的是这些人明明都是黑眼睛长辫子,但是身上穿着的却是洋人的衣裳,男的是西裤衬衫黑马甲,女的则是花朵一样的白色大裙子,露出雪白的大腿和半个胸脯的那种。
小提琴,大提琴、长笛、短笛、单簧管、双簧管、小号、短号,圆号、锣、镲、铃鼓、三角铁,各种西洋乐器被他们拿在手上。
康熙见此场面心中哪里有不明白的,他本就是个非常能够接受新鲜事物的皇帝,便是连小提琴都能独自拉上一小段呢。
就在笑容不由自主的在脸上快速升起时,对面的台子上,又缓缓地走出一人。
那是个长相及其俊美的少年郎,他穿着一身燕尾服,黑色大皮鞋,头上还带了一顶高高的礼帽,手中执着一根黑色的短棒。对着康熙等人的方向,这少左手敞开,右手捂着胸口,微微一鞠躬。
康熙这边立刻就有人发出了轻笑声。
但听皇十五子胤禑笑着说道道:“哎呀,这不是六姐家的弘琛嘛!打扮成这样我差点都没认出来。”
“那是你眼神不好。”康熙哈哈大笑地说道:“朕可是一眼就瞧出来了,这个小猴,弄成这样是要干什么?”
说是这么说,但是皇帝陛下的脸上可满满的都是兴致勃勃。
不过很快的,所有人就都知道了弘琛想要做什么。
黑色的指挥棒对着已经准备就绪的乐队轻轻一落。
霎时间,号声也好,琴声也罢,全部都交织般的响了起来。
这是一种极其震撼的声音,庄严,激昂,热烈,撼人肺腑。
康熙也好还是牡丹亭的其他人也好一时间全都被这种全新的艺术形式摄住了全部心神,不知不觉的陶醉在音乐的海洋里。
时间就这样一点点的过去,在一阵优美的大提琴独奏后,指挥棒重重一收,所有的音乐停止了下来。
牡丹亭内有片刻的寂静,再然后,也不知道谁率先拍起了巴掌。
再再然后,所有人都鼓掌了。
“好!”康熙帝更是满脸笑颜,此时此刻,老头看起来真的是非常高兴啊,连有些浑浊的眼睛里都发出了无边的光芒。
众人见皇帝高兴,心里不由念头百转。
哎!到底是人家固伦公主有心,这些乐队,一看就不是一时半会能准备出来的,怨不得人家几十年圣宠不衰,就这份无时无刻都能好皇帝的本事,就不是谁都能学上来的。
康熙叫人把对面的弘琛叫来。
小孙儿这般有心都知道彩衣娱亲了,身为爷爷的康熙自然也不能小气。
康熙问弘琛:你想要什么赏赐啊?
弘琛想了想后说道:“我想要皇爷爷高兴!”
康熙闻言顿时就心潮澎湃了,就见他在众目睽睽之下,使劲地拍了拍弘琛的肩膀,连道了三声:好孩子。这不算完,他还转过头对着胤禛等人表示:“你们这些做叔叔的都不啻个孩子。”
孩子都知道哄朕开心开心,你们除了添堵还能干点啥。
胤禛等人闻言也只能相互苦笑一下,除了躬身赔罪外,又能怎么办。
牡丹亭内众人乐乐呵呵,那是一片温馨之状。
当然了,这些人里大概也有面上开心,但内地里却不那么“开心”的人,没错!这个人就是弘皙。
他是废太子的儿子,身份上本来就充满了尴尬。
又见康熙如此宠爱一个“外性人”心里头除了尴尬外,又有几丝恨意。
“弘琛表弟真是深得圣宠啊!”站在众人的后头,反正别人也听不见,弘皙用着玩笑地语气对着一旁的弘晖道:“你和他不是素来最为要好吗?这种出风头的事情,他怎么不拉着你一块?”
弘皙说了这话后,半晌都没有等到答复。
于是他转头一看,然后心里那叫一个堵啊!
就见此时的弘晖正一脸欣慰的看着康熙身前的表弟,那脸上,那眉宇,那嘴角,简直充满了老父亲般的慈爱光芒。
就差没有握住拳头,低呼一声,琛琛好棒了!
都是什么人啊,弘皙嘴角猛抽,那叫个腻歪啊。
牡丹亭献艺后,康熙的心情有了明显的好转,再加上之后于畅春园每日的,游湖、晒书、散步,以及打羽毛球等活动,没错!就是打羽毛球,这玩意儿其实是昭烈的生母孝懿仁皇后生前弄出来的,极轻的木头做的边框,牛筋做的格网,以及鹅毛扎成的羽球。
据说,孝懿仁皇后活着的时候,康熙就没少跟她打,不过是爱妻逝去,他心伤之下,也就再也不玩罢了。
而如今昭烈殿下显然又重启了这项活动,康熙感怀之下,倒也勾起了曾经的性兴致。
羽毛球这活动,既不像骑马蹴鞠那样运动量剧烈,也不像下棋什么的就是干坐着,它非常有趣,而且能够有效的运动开身体,即使是以康熙的年级,每日打上半个小时,也是不成问题。
正所谓上行小效,很快的,羽毛球的运动就在整个畅春园风靡开来,而且观其样式,好似还有往继续往外扩散的意思嘞!
如此这般,在昭烈公主的百般“手段”下,康熙的心情一日比一日开怀,便是连胃口都恢复到了往日的最佳状态,众人见状心里无不叹服固伦公主的厉害。
今年盛夏的时候,有一件喜事也不得不提上一嘴,雍亲王胤禛终于当了了玛法。不过孩子不是嫡子弘晖的,而是庶子弘时与一位钟姓妾侍的,是个小阿哥,胤禛亲自给那孩子取名为:永绅。这个小阿哥就是雍亲王府的长孙,为此,近些年来消停了不少的李氏又有了炫耀的资本,无论是在福晋乌拉那拉氏面前还是在最受宠爱的年氏面前都没少翘尾巴。
据说:年知月为此还气的病了一场,可见心中是如何发堵了。
*************
岁月如同轮盘,不以任何人的意志为转移,它不停的向前滚去,不知不觉的几年的时光就这般流逝而去。
时间来到了康熙六十年。
“本宫是不是老了?”雕花的妆台前面,昭烈殿下揽镜自照,半晌后,发出了幽幽地叹息之声。
予她梳发的两个丫头,一个叫元荷,一个叫晓彤的,闻言双双发出了轻笑之声,她们异口同声的表示:殿下,观之,如同二八女郎,可谓是颜色殊丽,风华正茂,若您称一个老字,这满京城就没有漂亮之人了。
这话确实不是她们在夸大恭维,虽早就已经年过三十,但是因为及其善于保养的原因,公主殿下看上去依然是那样的雍容华丽,国色天香,她就像是一壶陈年佳酿,时间越久越能显示其美丽的不凡之处。而能让一向对自己外貌自信心爆崩的昭烈殿下发出如此感概,无他,就是因为她家男人快回来了的原因。
康熙皇帝御极六十年,这是那多盛大的喜事,宫里面自然要大办特办的,策凌作为皇帝的亲女婿兼心腹重臣,自然也要回来恭贺。
就在主仆几个说话的时候,弘琛掀开帘子走了进来:“说什么呢,这样热闹?”
元荷晓彤两个赶紧行礼,脸色发红的退了下去。
“没说什么几句胡话罢了!”昭烈问道:“你不是忙着皇上的千叟宴吗?今天怎么有空回来了。”
“都弄的差不多了。”弘琛的视线在屋子里面转了一圈:“含珠呢?”
“不知道。”昭烈表示:你妹妹一大早就出去了。
她也不知道,那丫头去干什么了。
好不容易回来一趟,却没有见到可爱的妹妹,弘琛发出了一声遗憾的叹息。
昭烈可不管他遗憾不遗憾,硬是压着他,陪自己聊了半晌的天。
“算算日子,你舅舅也快回来了吧!”昭烈问道。
弘琛点点头表示快了,应该就在这一两日内。
康熙登基六十周年大庆,胤禛奉命往盛京祭告祖陵。
毫无疑问这是一个极大的荣誉,也是一个极好的信号。
第103章
打从两年前开始吧,康熙对胤禛明显重用了起来。
先是在冬至的时候让其代替自己在南郊祭天,之后又让其负责那年贡士会试的批阅工作,在一些政事上也让胤禛为自己代办,如今又让他在自己六十周年大庆的关口,回盛京祭告祖陵,这种种表现,无不让人心生遐想。
所幸,胤禛是个非常谨慎沉着之人,对于皇帝的重用,并不心生自满,反而越加恭谨仔细可谓是处处小心。
果不期然,就如同母子两个猜测的那般,两日之后胤禛返回京城,五日之后策凌回京。
“想我没有?”在外人和子女面前的老成持重全都消失不见,一关上房门,某人的大尾巴立刻就露了出来,就见其一把搂住妻子的腰肢,高高举起,还特别幼稚的原地转了几圈。昭烈搂着他的脖子,笑的脸都红了。
“哎呀,别闹,别闹。”公主殿下使劲儿锤着他。
得到的回应是两颊被男人狠狠地嘬了五六、嗯、七1八口。
推着他宽厚的肩膀让其把自己放下来,昭烈眉眼含笑地嗔道:“快去洗洗,把胡子也刮刮弄的跟土匪似的,怪吓人的。”
策凌闻言哈哈一笑,不过自己身上却实有点臭,未免熏着妻子,只能乖乖照办。
半个时辰之后,洗干净了的男人从耳房出来,迎接他的是一桌子的小菜儿。
“吃吧!”昭烈递给了他一双筷子。
策凌在桌子上巡视了一圈,笑着问道:“府里又换厨子了?”
昭烈嗯了一声:“苏州那边来了,这道糖醋鱼做的格外地道,快尝尝。”
别看策凌五大三粗的,其实非常爱吃甜口的东西。
一顿美味而温馨的夜宵之后,策凌漱漱口,然后就开始迫不及待地把老婆往床上赶。
“胃还胀着呢!”昭烈脸红的直推他。
“我也胀着呢!”说罢,男人用自己胀着的位置果断的蹭了蹭老婆。昭烈羞的不能自抑,浑身轻飘飘的,策凌嘿嘿一笑,果断推到之,再之后,场面便一发不可收拾了。于是,等到第二天,公主殿下浑身酸软的苏醒时,关于自己是否老了的怀疑已经全都消失不见了。
相比于过去,本殿下的魅力果然不减分毫呢!
这样想着的昭烈,心情好的简直能够哼起歌来。康熙六十周年登基庆典,显然是一个长期而盛大的庆祝活动。
从夏天开始,到冬天结束,几乎所有的人都在为此忙碌着,甚至连已经被圈禁多年的大阿哥胤提,都上了恭贺圣上并且祈求出来的折子,不过康熙显然没有原谅他这个不孝儿子的意思直接就给无视了。倒是废太子胤礽,这么多年康熙虽然不见他,但对其衣食住行和各种供给上显然十分关心。
甚至在前两年,他还封了胤礽的第六女为和硕淑慎公主,让其远嫁蒙古科尔沁部。
在所有的庆祝活动中,千叟宴,无疑是重中之重。
在康熙帝漫长的帝王生涯中,一共举行过两次这样的宴会,第一次是在十年之前,也就是皇帝陛下六十寿诞的时候,那一次,他在畅春园宴请了从天下来京师为自己祝寿的老人,而这一次的规模比上一次还要大,据说光是六十岁以上的老者,就来了一百五百人以上,超过百岁的老者也有三人。
那一天,整个紫禁城热闹的就像是神武门外的菜市口。弘晖、弘时、弘历、弘琛等孙儿辈的也纷纷下场各种授爵劝饮,分发食物。
昭烈是坐在女眷这一桌的,除了她之外,这桌的还有佟贵妃,德妃、以及十四福晋完颜氏。
德妃坐在那里脸上的表情是笑着的,但双眼中却难掩失望。
这也难怪,皇上下旨,让十四阿哥以国事为重,不让他回京为自己庆祝。德妃见不到心爱的小儿子,自然也就高兴不起来。
当然了,德妃高不高兴根本不重要,重要的是今天的皇帝陛下看起来非常的高兴,这位当了六十年皇帝的老人,甚至诗兴大发,当着众人的面还吟了一首自作诗,诗曰:
性理参天地,经书辅国朝。
勿劳民力尽,莫使俗氛嚣。
不误农桑事,须轻内外徭。
风高林鸟静,雨足路尘清。
视察焉能隐,行藏岂可摇。
桑榆虽景暮,松柏后霜凋。
长养春容盛,宽严君德调。
倦勤应不免,对越愧明昭。
听听,话里话外,全都是对自己执政清明的自诩之词,那是打心眼里认为当了六十年皇帝的他,当真是位非常非常英明,是那种上能对得起祖宗,下能对得起臣民的皇帝。康熙都这么表扬自己了,底下的人自然就更加的赞美起皇帝的伟大来。
于是有人当众称康熙为【千古第一帝】。
康熙闻言摇头不语。
但是从那满心欢喜的面部表情来看,对于这个说法,他心里还是非常认同的。
总而言之,言而总之,这场轰轰烈烈的千叟宴举办的非常成功。
康熙很满意,底下的人也都非常满意。
千叟宴结束之后的三天。
康熙又在承乾宫举行了一场家宴。
出乎意料的是,这场家宴,他只召了胤禛、昭烈,两人前来,而且他们是在孝懿仁皇后的故居吃的这顿饭。“朕最近总能梦见你们皇额娘。”不见千叟宴上的意气风发,此时的康熙才是他真实的状态——衰老且虚弱。康熙轻笑着说道:“朕应该是快去见她了!”
“皇阿玛!”胤禛和昭烈同时出声。
前者说皇阿玛万寿无疆,千万不要说这种不吉利的话,后者也是眼眶一红,满脸您突然说这个干什么啊的不愿表情。“好好好,朕不说了。”康熙摇摇头:“你们兄妹两个打小就要好,什么时候都是这么齐心协力。”胤禛和昭烈彼此对视一眼,都有些摸不明白,康熙今天这是怎么了。一副追忆往昔,多愁善感的模样。不过在接下来的时间里,康熙倒是没有再多说什么,而是很平静的与一双儿女吃了顿午饭。
吃完了,就让他们走了。
康熙自己却是没走,而是一个人去了趟孝懿仁皇后的灵殿。
整整一个下午的时间,他都独自站在爱妻的画像之前,没有人知道,皇帝陛下的心里到底在想些什么。
“你说皇阿玛这是怎么了?”回府以后,昭烈把今天的事情说与了策凌听。
男人沉思了半晌后,突然对着妻子道:“收拾一下,我要尽快赶回漠北。”
gu903();昭烈一愣,几乎是纤眉倒竖般地说道:“你才回来多长时间啊,又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