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u903();张懋叹了一口气,放下了手中的筷子,然后看着张仑说道:“那你自己呢?想没想过?我们张家呢?里里外外怎么办?这么大啊的英国公府,难道全都要大明变强搭进去?你要知道,现在的大明也很强,即便是继续变强,我们国公府还能做什么?”
对于张懋的说法,张仑理解,因为爷爷的意思很明显,那就是英国公府到顶了,在升难道还能封王不成?
“这个武院也教过!”张仑看着爷爷,略微有些尴尬的说道,事实上在张仑看来,自己爷爷是也顽固勋贵的一员,武院的王先生详细的讲解过改革派和顽固派,虽然这是自己的爷爷,但是张仑也知道,爷爷就是顽固派,只是这话没法说出来。
“那你说说看!”张懋先生一愣,他没想到武院居然还说过这个?他也想听听武院是怎么讲的。
张仑准备好好的组织一下语言,如果说出了什么让爷爷生气的话,估计爷爷就会翻脸了,沉吟了半晌,张仑这才开口说道:“武院里面,有国才有家,有家才有国,意思就是说了,如果大明不在了,我们这些勋贵家族也就没了。”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至于有家才有国,说的是大明的千家万户组成了大明,如果天下的千家万户与大明离心离德,那么大明也就没了。”
张懋被张仑的话给吓了一跳,倒不是这个话题和论调有多么的新颖,而是这个你们武院也敢讲?什么叫大明没了?看了一眼自己的孙子,张懋舒了一口气,然后开口问道:“这个是谁讲的?”
“太子殿下!”张仑想了想说道:“这些是太子殿下讲的。”
“太子殿下?”张懋更加的吃惊了,半晌之后才继续说道:“太子殿下还真的是非同凡响啊!”
张仑点了点头,继续说道:“太子殿下说了,自秦始皇一统六国开始,秦始皇就想建立一个万世不易的盛世王朝,可是秦朝仅仅二世而亡,自秦代以后,朝廷更迭从来就没听过,从汉到唐,再到元宋,一直到现在的大明。”
“自秦代开始,享国祚最长的是汉朝,始于刘邦,终于刘协,共历二十九帝,享国祚四百年左右。这中间有汉光武帝的光武中兴,事实上前汉和后汉已经不算是一个朝代了,即便是算一个朝代,也不过区区四百年的国祚。”
“我大明当有多少年的国祚?”张仑沉着脸说道:“大明到现在已经享国祚一百五十年了。”
张懋知道孙子说的一百五十年是从太祖皇帝在应天称帝算起的,算来也是,大明已经享国祚一百五十年了。
“一百五十年已经过去了,大明还有多少年?不管承认不承认,大明已经到了由盛转衰的时候了。”张仑也没去看爷爷的脸色,继续说道:“到了这个时候,大明已经到了不得不变的时候,大明要变,那该怎么变?”
看了一眼孙子,张懋嘴张的老大,不敢置信的说道:“太子殿下这是要革新啊!这是太子殿下什么时候说出来的?”
“就昨天啊!”张仑直接开口说道:“在我们武院的毕业典礼上,太子殿下亲口说的。”
张懋的心也不知道是什么滋味,不过他还是很快就抓住了重点,直接问道:“太子殿下说了要怎么革新了吗?不,是怎么变了吗?”
“太子殿下说这变要从我们开始,要从大明的军队开始,要从大明的勋贵开始。”张仑神情略微有些激动的说道:“太子殿下说了,勋贵要将目光放长远,朝廷不会让勋贵毁家纾难,但是既然是大明的勋贵,那就要为大明出力。”
“要拎着刀子上战场,要为大明立功,不能躺在功劳簿上吃老本,如果谁愿意抱着爵位不做事,那么大明不养闲人。”
张懋猝然而惊,脸上的表情很复杂,这话是对张仑他们说的吗?是,也不是,说是,那是因为这话就是对张仑他们说的,你们在躺在功劳簿上吃老本,那就没得吃了。说不是,那是因为这话是说给他们这些老家伙听得,让他们别再螳臂当车。
“太子殿下这是表明态度了啊!”张懋神情复杂的说道:“顺我者昌逆我者亡啊!”
看了一眼自己的爷爷,张仑还是觉得爷爷的想法和自己不在一个频道上,事实上经过武院三年的教育,三年的潜移默化,或者说三年的洗脑,武院的学生很多想法都不一样了。他们崇尚武力他们向往战功,他们不满足于躺在功劳簿上吃老本。
他们希望战功彪炳,他们希望能够名垂青史,他们希望可以成为大明的支柱。
这些学子有一腔热血,他们不想在浑浑噩噩的过日子,他们的眼界早就不在局限于家族,不在局限于眼前的蝇营狗苟。张仑到现在都记得地理课上讲的东西,大明要向北打,大明要向西打,大明要向南打,总之一句话,大明要不断的打。
神情复杂的看着自己的孙子,张懋迟疑着说道:“你支持太子殿下?”
“为什么不支持?”张仑有些疑惑的反问道:“咱们家支持太子殿下有什么坏处吗?”
听了孙子的反问,张懋一愣,半晌才回过神来,支持太子自己家有什么坏处吗?首先是钱财方面,盐政让自己家赚的盆满锅满,其次是京营改制,自己有希望进一步,进入参谋处,那可是位同内阁,自己的孙儿武院毕业,马上就授官进入黑龙军了,这全都是好处,有坏处吗?
第四十章本太子的脸就是大明的脸
稍稍想了想,张懋就知道坏处是什么了,看了一眼不以为然的孙子,张懋沉默了,显然自己年轻的孙子在武院受了三年的教导,绝对是太子殿下的坚定支持者,这从张仑的话语和态度就能看得出来了,半晌,张懋看了一眼孙子,开口说道:“你就不担心?”
看了一眼自己的爷爷,张仑笑着说道:“担心什么?担心咱们家败落?”
说到这里,张仑自己先笑了而且笑的很豪气,最后才开口说道:“大明的勋贵虽然不像宗室一样,可是这些年的境遇爷爷您也是知道的,如果真的像太子殿下说的样子,以功绩论,孩儿反而不觉得咱们家会没落,反而更好。”
“朝廷上下如咱们家这样的有几家?爷爷马上就能入参谋处,孙儿马上就能入黑龙军为将。”
“等到将来,孙儿也会入参谋处,即便后世子孙不屑,咱们的爵位还能被罢免了?只有有一个子孙争气,东山再起还不是很简单的事情?最多也就是像现在这样,抱着爵位过日子,对咱们家又有何坏处?至于那些不求上进的勋贵。”
“从此以后想来也会求上进了,非要自甘堕落的,那就让他去好了,大明现在的勋贵缺他们一个不缺,多他们一个也没什么用。”
张懋看着孙儿,脸上露出了欣慰的表情,满意的点了点头,这才是想听到的话。无论最终结果如何,自己的孙儿对家族有一个清醒的认识,有明确的归化,这才是未来家主应该有的担当和想法:“爷爷老了,不能看顾你们一辈子,这些事情你自己做主就好了。”
张仑脸上虽然带着笑容,嘴里面也说着谦虚的话,什么孙儿毛躁,还需要爷爷多多提点。
可是张仑的心里面却是颇为不以为然,自己的爷爷自己还不了解,这要是自己回答的不让他满意,那就肯定不是这个态度了。不够张仑知道能过了爷爷这一关,这就很好了,想了想,张仑继续说道:“爷爷,肯定有些人不甘心,爷爷,到时候您!”
张仑这话很简单,那就是肯定有勋贵不愿意接受这个提议,肯定会相互串联,甚至是搞事情,他这是在提醒自己的爷爷,您可千万别参合到里面去啊!
抬起头,狠狠瞪了一眼张仑,张懋没好气的说道:“这用得着你说,爷爷这些日子装病还不是为了这个!”教训完孙子,张懋叹了一口气,神情有些复杂的说道:“咱们这些勋贵,贪婪一些,粗鄙一些,这都没什么,只要不闹的天怒人怨,陛下不会怪罪咱们,太子殿下也不会怪罪咱们。”
说到这里,张懋抬起头看着张仑面容严肃的说道:“不过有一点你要记住了,绝对不能结党啊!勋贵手握兵权,如果有结党的趋势,别说是不是结党,只要有这个趋势,那无论是陛下还是太子殿下,都不会放我们的,那些勋贵自己作死去搞串联,那就让他们去搞吧!”
张懋的眼神之中有一丝黯然,他知道这一次有一些勋贵肯定是逃不掉了,太子殿下正是要杀鸡儆猴的时候,正是要拿人立威的时候,这个时候撞上去肯定是要倒大霉的。从太子殿下行事的风格就能看得出来,不过张懋可不会提醒他们和提点他们。
“是,爷爷,孙儿明白。”张仑连忙点了点头,然后脸上的表情闪过一抹尴尬,显然自己杞人忧天了。
整个朝堂上下,文官和勋贵都是自顾不暇,勋贵这边,太子殿下整饬军营,勋贵们上书辞官。文官那边,朝廷成立参谋处遭到了文官的反对,其中态度最坚决的就是户部尚书佀锺,压力最大的则是内阁的三位大学士,文官都在等着他们表态。
不过这些和朱厚照这位太子殿下关系并不是很大,因为在朱厚照看来,一切都很顺利,一切都在稳步的推进之中。
看了一眼身边的王守仁,朱厚照直接问道:“全都整理出来了没有?”
“回殿下,已经整理出来了!”说着王守仁将一份名单递给了朱厚照,这上面全都是写了辞呈的勋贵。看了一眼朱厚照,王守仁小心翼翼的说道:“太子殿下,是不是在考虑一下?如此做法,是不是动静太大了一些?”
“考虑?考虑什么?”朱厚照冷笑一声,随后将名单拍在了桌子上,开口说道:“这些人无论是出于怕丢脸,还是想要抗拒本宫的政策,全都没有什么可怜的余地。他们怕丢脸,本宫就不怕丢脸吗?是他们的脸值钱,还是本宫的脸值钱?”
“本宫是大明的太子,本宫的脸就是大明的脸,敢让本宫丢脸,那就是让大明没脸。”
“至于抗拒本宫政策的,那还用的着本宫说?太子殿下的政策都敢违背,都敢对抗,这些人留着何用?堂堂大明的勋贵,世受国恩,不思进取,玩这些把戏,真当本宫舍不得下手?拟旨,这些辞呈全都批了,不是想要回家去吗?那就让他们都回家去。”
王守仁没想到太子殿下这么大的反应,连忙说道:“是,殿下,臣马上就拟旨。”
对于朱厚照来说,这次的事情开始了就没想过停下来,没开始之前,自己还能够多担待一些,可是现在开始了,那就没有担待的说法。这几年自己给他们好处,带着他们发财,这个时候搞这一套,自己的钱都给到狗身上去了?
见王守仁答应了,朱厚照直接将那一份名单给了身侧的刘瑾,然后开口吩咐道:“去,把这份名单给浣衣局的杨莲送去。”
“是,奴婢这就去!”刘瑾连忙答应了一声,他也看出来了,太子殿下这是真的生气了,丝毫不敢迟疑,拿着名单就向外面跑了出去,心里面知道京城怕是又要不太平了。
朱厚照的做法和想法都很明确,如果这些人查不出什么大问题,自己也不至于栽赃他们,可是如果真的查出了什么问题,那就可以直接开始处罚了,不给他们一点厉害瞧一瞧,真当自己这个太子是泥捏的。
第四十一章幕后黑手就是太子殿下
消息很快就传出去了,所有勋贵递上去的辞呈,太子殿下全都批了,这个消息瞬间就让朝堂震动了起来。这是朱厚照第一次在臣子面前展示了自己的强硬。这样的做法,让不少臣子哗然,其中自然也包括不少文官,甚至有人开始担心了。
虽然之前大家也说太子殿下有太宗遗风,可是那只是在拍马屁,在赞扬太子殿下的武功。
事实上没有哪个官员希望太子殿下真的有太宗遗风,或者说真的像太宗皇帝。要知道大家最喜欢的皇帝可不是太宗皇帝,虽然大家都在称颂太宗皇帝,可是真的从心里面去想,没多少人想要重新回到太宗皇帝的时代的。
要知道大明下杀手最狠的虽然是太祖皇帝,可是太宗皇帝也不遑多让,诛十族就是太宗皇帝干出来的事情。太宗皇帝的时候,锦衣卫大行其道,锦衣卫都指挥使纪纲,那真是天家鹰犬,杀了多少人?文官傻了才会想回到那个时代。
现在太子殿下的强势,突然让人有了不好的预感,难道太子殿下真的要像太宗皇帝或者太祖皇帝?那日子还怎么过。
大明朝现在的官场上,收礼送礼蔚然成风,大家都不觉得有什么问题,贪污更不是什么大问题,可是真的回到那个时候,那日子还怎么过?不少人甚至都开始担心起这个问题来了,朝堂上关于参谋处的争论仿佛被兜头浇下了一盆冷水。
内阁值班房。
消息传到这里已经有一会儿了,三位内阁大学士久久没有说话,即便是宦海沉浮几十年,三个人对于眼前的局势还是有些发懵。虽然三个人都是从成化年间走过来的,成化年间也有汪直,可是与现在却完全不一样,皇帝借由宦官的手与皇帝亲自下场,完全就是两码事。
虽然这一次下场的不是皇帝,可是却是太子殿下,而且是大明皇帝的唯一儿子,大明江山社稷的唯一继承者,这与皇帝亲自下场也没区别了。
“看来现在可以确定了!”良久李东阳在一边开口了,语气很低沉,轻叹了一口气说道:“大家都小看了咱们这位太子殿下,寿宁侯张鹤龄身后的人,终于可以确定了,其实就是太子殿下。”
事实上这几年关于这件事情的猜测就没停下来过,三个人也早就怀疑太子朱厚照了,只不过是没办法确定罢了。
谢迁看了一眼李东阳,轻叹着说道:“事情的确是这样,三年前太子殿下扩充黑龙军,虽然没查过,可是我们也粗略的算过,依靠着朝廷拨付的银两是绝对不够的,一直都是太子殿下在往里面添钱,太子殿下的钱应该就是从寿宁侯张鹤龄那里来的。”
“还有奇异斋!”内阁首辅大学士刘健这个时候也开口了,他沉着脸,声音也非常严肃的说道:“奇异斋的幕后之人应该也是太子殿下了。”
gu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