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u903();“永乐四年到弘治元年,天下户口不但没有增多,反而还减少了五十万户,咱们大明是糟了什么大灾了,还是遇到什么兵祸了?这些人口都哪里去了?儿臣上街的时候,大街上的人可是非常多的,还不是被藏匿了起来了,做了他们这些士人的家仆。”
“人不在了,可是地还在吧?这些年了,开垦了多少田地,户部应该都有记载吧?可是田赋呢?永乐四年收3070万石,弘治一年呢?米1956万石,麦677万石,加起来也不过两千六百万石,还减免了差不多八百万石,比永乐四年少了四百万石。”
“军屯粮,用了四年是接近两千万石,现在呢?八百万石,粮食呢?”
“地还是那些地,人还是那些人,可是粮食呢?揣进谁的腰包里面了?”
朱厚照说的数目触目惊心,不但让朱佑樘心神巨震,实际上朱厚照在看到的时候也把自己吓着了。永乐年间两千万石军屯粮,弘治年间八百万石,可见卫所已经崩坏到什么地步了,军镇之中,除了将领的私军,怕是都去种地去了。
粮食自然是揣进了自己的腰包里面了,说大明到了岌岌可危的地步也丝毫不为过。
朱厚照现在算是明白了正德皇帝为什么被黑的那么惨了,登基之后估计就收拾这个烂摊子了,后面还打了蒙古小王子,平灭了宁王之乱,现在朱厚照可以给历史上的朱厚照点一个大大的赞,干得好,只是死的早了。
事实上历史上的改革君主,或者是厉害的君主,大多都是颇多非议,这不是没有原因的。
大清的皇帝里面最有作为的是雍正皇帝,是他一举扭转了康熙末年大清的颓势,但是他也是被黑的最惨的。反而是乾隆这个享受改革成果,并且崽卖爷田不心疼的家伙被吹捧为圣君,这就很说明问题了。
“父皇,汉室五世而兴,传位到汉武帝,大汉国力之盛,冠绝大汉一朝,即便汉武帝穷兵黩武,汉室依旧能撑下来。大明如今传位到父皇,以历六世,理应是兴盛发达,国力鼎盛,可是如何还不如开国之时?”
朱厚照语气有些低沉的说道,小脸上也全都是哀愁之色。
“小小年纪,想的还挺多!”朱佑樘看着朱厚照,笑着说道:“你以为父皇就不知道?整个天下就你聪明?你以为父皇不想革新?可是革新哪有那么容易,天下之事要是这么简单的就好了,宋有范仲淹,有王安石,我们大明有谁?”
“再说了,改了还未必有不改的好,何况父皇想改,但是有些是不能急,得慢慢来。”
事实上朱厚照也知道老爹想改革,因为历史上弘治皇帝就是这么干的,只不过还没等他大展拳脚,身子先撑不住了,自己就躺下了。正德皇帝上位之后,改革继续,也算是继承了老爹的遗志,只不过先打小王子,后灭宁王,正德皇帝所做也有限。
军队刚收拾完,还没等收拾内政,自己先掉水里了,然后挂了。
“其实也没什么难的!”朱厚照看着老爹,笑着说道:“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只要皇家有钱了,朝廷有钱了,那就没什么做不了的。”
朱佑樘看着儿子,没好气的说道:“父皇也知道有钱很多问题就能迎刃而解了,问题是去哪里弄钱,民不加赋,国用充足,这可是每个帝王都想做到的。”
“简单!”朱厚照笑着说道:“这一次盐政就能让朝廷大赚一笔,简单的很。”
朱佑樘看着自己的儿子,随后笑着道:“你要是能让朝廷大赚一笔,你说说,想要什么,朕满足你。”
沉吟了片刻,朱厚照看了一眼自己的老爹,然后笑着说道:“如果成了,儿臣想要八局!”
所谓八局,其实是二十四衙门之八,二十四衙门是明代宦官伺奉皇帝及其家族的机构,内设十二监、四司、八局,统称二十四衙门,朱厚照要的就是八局。
二十四衙门并非宦官体制,其主官太监也无硬性规定必用宦官,是侍奉皇帝及其家族的机构,后多派宦官掌其职,因此常被现代人误解。甚至藉清代野史证明明代有宦官十万人,事实上这些单位绝大多数是由南京乔迁来的工匠。
十二监是司礼监、御马监、内官监、司设监、御用监、神宫监、尚膳监、尚宝监、印绶监、直殿监、尚衣监、都知监。十二监在宫里面,这是真正伺候皇帝的衙门,司礼监和御马监更是位高权重,朱厚照根本不可能染指,他也不想要。
四司惜薪司、钟鼓司、宝钞司、混堂司,惜薪司管薪炭的,钟鼓司出朝钟鼓,及内乐、传奇、过锦、打稻诸杂戏,宝钞司管粗细草纸的,混堂司管洗澡的,四司对朱厚照来说就更没用了,他更不想要,可是八局就不一样了。
第六十章皇商
八局在二十四衙门里面是最低一级的,分别是兵仗局、银作局、浣衣局、巾帽局、针工局、内织染局、酒醋面局、司苑局。
比起十二内监,八局不但地位低,权力也是天差地,但是八局却有一个十二内监没有的地方,也是朱厚照最看重的地方。那就是八局一半皇城,一半外城。在皇宫大内的衙门里面,八局能够把手伸到外面去,而且是堂而皇之的伸出去,光明正大的伸出去,这一点很重要,非常重要。
八局之中,兵仗局掌制造军器,下面还有一个火药司,说白了,兵仗局就是一个兵工厂,下面有无数的工匠。
在这个时代,兵器打造和冶铁都是通着的,没有什么明显的界限,朱厚照可以借着兵仗局将手伸到冶金行业里面,从而贯通到下面的采矿行业。一个兵仗局虽然看着不起眼,但是朱厚照用心的去打造,那么就可以打造一条从采矿到冶金再到军械制造的完美产业链。要知道大明现在的矿税收着都费劲,在过一些年就根本收不上来。
从后世来的人都知道,采矿那就是能源行业,这个行业多赚钱有人不知道吗?后世煤老板钢铁大亨,哪个缺钱?
国内国企掌握这些产业,在国外那些能源产业的巨无霸实力何其雄厚?中东卖石油的那都是土豪,虽然这个时代没有那么多矿产使用,但是这依旧是一个非常赚钱的行业。另外也可以让朱厚照把手伸到兵器铸造里面去,这是军队后勤补给非常重要的一条线,这怎么可以放过?
银作局,掌打造金银器饰,暂时没什么想法,但是以后可以看看能不能把手伸到金银矿上去。
浣衣局,此局不在城内,洗衣服的地方,凡宫人年老及罢退废者,发此局居住,朱厚照觉得这个地方可以发展一个商业情报机构。东厂和锦衣卫虽然也是情报机构,但是商业情报未必做得好,浣衣局不起眼的地方,但是用得好说不定能干大事。
巾帽局,掌宫内使帽靴,驸马冠靴及籓王之国诸旗尉帽靴,这个没什么用,可以放一边。
针工局,掌造宫中衣服,这个就有点意思了,朱厚照可以通过针工局和针工局下属的工匠,将手伸到成衣制造里面,搞一个奢侈品出来。在这个时代,这个里面的利润可就大了去了,大有可为。大明一群土豪,钱都不知道怎么花,自己完全可以教教他们,行就行,不行就算了,这个不强求。
内织染局,掌染造御用及宫内应用缎匹,通过内织染局,朱厚照可以把手伸到纺织业里面去,在这个是时代,这里面的利润大了去了,城西的蓝靛厂就是内织染局的。
酒醋面局,掌宫内食用酒醋、糖酱、面豆诸物,这个衙门可以让朱厚照发展酿酒业,虽然与御酒房不相统辖,但是这个绝对是非常非常有用的一个衙门。酒水,在任何时代都是高消费的暴利行业,朱厚照可以酿一点1500年的葡萄酒,只不过起什么名字好呢?要不叫雪碧?
司苑局,掌蔬菜、瓜果,搞大棚,卖反季节蔬菜,绝对赚翻。
反正八局要是到了朱厚照的手里面,绝对不会是现在这样死气沉沉的,朱厚照一定会让他们渗入大明的各个行业,你们不是官商吗?那我就来个皇商。比如你们不叫矿税,那行,那你们别开矿了,我来开。等到资本积累起来,那就是什么的赚钱我就搞什么,挤死原创,后世某腾讯不就是这么干的。
另外八局还有一个非常让朱厚照满意的地方,那就是各局掌印太监一员,提督太监一员,管理、佥书、掌司、写字、监工无定员。
无定员的意思很简单,那就是我想用多少人就用多少人,某种程度上来说,我可以无限扩充。
朱佑樘怎么也想不到儿子打这么大的主意,不过是一个八局而已,朱佑樘没放在心上,只不过现在朱佑樘却放在心上了。
这些年朱佑樘对内监不重视,但是朱佑樘也知道八局是做什么的,现在儿子搞了一个盐政那么大的事情却只要一个八局,朱佑樘要是觉得这里面没事,那可就太单纯了。这段时间自己儿子的表现,朱佑樘可是全都看在眼里。
各方面全都堪称妖孽,在这样的情况下,朱佑樘怎么可能觉得儿子要八局没有目的。
“说说看,你要八局做什么?”朱佑樘微笑着看着朱厚照,开口问道。
“一屋不扫可以扫天下?八局虽然看着不起眼,但是却牵扯了环宫内外的衣食住行,儿臣想要八局是想练练手。朝廷政务纷繁复杂,衙门众多,儿臣想要先熟悉一下,八局正合适。”朱厚照自然不会把自己的真实想法说出来,直接将早就想好的理由给拿了出来,一副严肃认真的模样。
?看了一眼自己的儿子,朱佑樘第一个反应就是儿子的话不实,可是看到儿子的模样,朱佑樘就笑了:“行,你弄好了盐政,八局就归你管!”
在朱佑樘看来,儿子要做事是好事情,至于为什么非要八局以及儿子想做什么,这都不重要。
父子二人谈心的时候,外面关于盐铁司的消息已经传得沸沸扬扬了,一时间无数的官员开始为这件事情奔走,四处打探消息。有人想要阻止这个衙门的建立,有人想要进去捞一把,这一定是一个有钱的部门。
一时间整个京城官场虽然看起来风平浪静,但是下面早就因为一个盐铁司翻滚了起来。
对此朱佑樘和朱厚照父子二人一点都不担心,朱厚照每天都按照继续的作息继续生活,不过朱厚照一直将佀锺的那份题本拿在手里面。在这个节骨眼上,有人将这份题本给递了上来,这是要做什么呢?
事实上朱厚照不用猜也知道,这份题本的来源与内阁绝对脱不了关系。只是朱厚照不知道这份题本究竟是内阁的某位大学士弄出来的,还是内阁三位大学士一起弄出来的。
第六十一章唐伯虎
虽然很想知道,但是朱厚照还是没去探究,有些事情还是不知道的好,朱厚照明白这个道理。至于对方让自己看到这份题本的目地,朱厚照琢磨了几天,心里面似乎也琢磨出一点意思了,只不过琢磨出来之后,朱厚照一身冷汗。
夜晚,朱厚照再一次来到乾清宫跟着老爹批给题本,只不过这一次朱厚照将佀锺的题本放了回去。
“想明白了?”朱佑樘看着朱厚照见题本送了回来,脸上带着笑容的问道。
朱厚照点了点头道:“醉翁之意不在酒,声东击西,借力打力,厉害!”
朱佑樘笑着说道:“当然厉害了,不过这只是一个试探,在试探你,也在试探父皇,只不过饶了一个弯子罢了!”说着朱佑樘将那份题本拿在了手里面:“戚尤虽然隐藏的隐秘,但是有些事情是瞒不住人的。”
“戚尤和寿宁侯过从甚密,这一点很多人都知道,寿宁侯进宫求乞盐引的事情大家都知道,寿宁侯没成,还被你给训斥了一顿。”
“这就代表着你对勋戚的态度,尤其是对勋戚敛财的态度,而在这个时候戚尤建言要成立盐铁司,这里面要说没有寿宁侯参与,谁都不信。”说着朱佑樘看着朱厚照道:“所以把这份题本递上来,很简单,只是想牵连出这一份十二条陈。”
“上一次关于勋贵勋戚以及庄田的事情朕就没答应,这一次只不过是想让你说服朕罢了!”
朱厚照心中直跳,一群老阴逼,如果自己不找老爹建言,那么自己之前的人设就像假的一样,建言了,他们就趁机打击勋戚。反正无论自己怎么做,他们都能够摸一下自己这个太子的底细,然后就是试探老爹的态度。
大臣们都知道戚尤和寿宁侯的关系,别人能不知道吗?在这样的情况下,皇帝怎么对待这份题本,那就有学问了。
如果下旨动一动勋戚,敲打一下,那就证明皇帝对寿宁侯伸手到盐政不满了,戚尤说不定直接就外调出去了。如果不动,不敲打,继续留中不发,那就代表着皇帝默认了这件事情,那么自己这些人就要做出选择了。
gu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