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颜偏要靠异能恰饭[修真] 完结+番外》TXT全集下载_6(2 / 2)

忙完一切,大家安心坐下来吃饭,顺势还好好批判杨东平一顿,是关于旅游时联系不上的事。

“以后不准你们去这些信号不太好的地方,你说说,电话打不通,谁不着急?能不着急?含辛茹苦养那么大,考虑过父母的心情吗?安平也是!听见了吗?”杨妈妈很生气,现在想想都还在心惊,晚上睡不好,白发都长了好几根。

杨爸爸听着杨妈妈教训儿子,一边吃饭一边点头。‘今天的菜很好吃,东平回来饭菜更香了。’

“吃,你就知道吃,家里的事你都不管,从小到大都是我在操心。”杨妈妈越说越生气,看了看两个小的,突然就对杨爸爸开炮。杨爸爸一脸懵的抬起头,‘不是在教训孩子吗?怎么说到我身上了,不是之前说好,你扮红脸,我扮白脸吗?再说了,杨妈妈脾气比较急,也适合出面教训孩子,自己只要在事后给孩子们讲讲道理。’飞来无妄之灾,杨爸爸有点郁闷。

“就是,你们妈妈说得对,这么大的人,还需要我们时刻提醒吗?做任何事情都要有分寸。”接收到杨妈妈的暗示,杨爸爸只好严肃脸在饭桌上做了一番发言。

两兄弟垂首低头,态度认真的检讨,乖乖承认错误,不管是这次事件的当事人还是没惹事的杨安平,都老老实实听杨妈妈教诲。

杨妈妈又对杨东平说:“昨天你刚回来,我们也没好说你,先团圆团圆,你平时都很让我放心,我相信这次也是条件不允许才出现这样的过错,以后尽量不要让我们担心,毕竟我跟你爸年龄都大了,经受不起。”说着说着杨妈妈眼圈都有点红。

杨东平赶紧表态:“爸妈,对不起,我这次真不知道迷路到老乡家,居然没信号,才不能及时给你们报平安,下次一定不会了。”话说出口,杨东平心里很内疚,跟父母撒谎,虽然是善意的,但是心里也不好受。

而杨安平则是赶紧站起来,走到杨妈妈身旁,从侧面抱着妈妈说:“妈,是个意外,你们不要多心,哥回来就好。”看杨妈妈心情好点又说:“再说,你看哥一回来我就失宠,我吃醋了哟。”

杨妈妈哭笑不得,拍了一下大小伙的胳膊:“能不能好好说话,动手动脚的,成何体统,赶紧回去坐下好好吃饭。”

在杨安平的插科打诨之下,沉重的气氛转眼变得轻松起来,大家都在努力调节气氛。杨安平坐回原位吃饭的时候,趁杨妈妈没看见,对杨东平眨了眨眼,杨东平微微点头示意,一切尽在不言中。

“对了,东平,你这次回来也没剩几天假期,后天你们俩就得走了,今天下午去你大伯家看看,好不容易回来趟,咱家可得守礼。”杨妈妈当作没看见俩兄弟的小动作,只是提醒杨东平去见见杨家大伯。

杨家大伯就住在隔壁,跟杨爸爸是亲兄弟,关系很近,平时有事都是互通有无、感情还不错。

第18章

吃完饭,大家聊了会家常,看看天,万里无云,好天气,再看看手表,下午三点多,杨爸爸跟杨妈妈就准备去宰鹅,晚上要炖鹅肉,很费功夫。

杨东平准备去大伯家看看,安平不愿意跟着,老人都比较喜欢摆古,翻来覆去听得都会背了。

大伯的房子在杨家的西边,平时就大伯跟大妈在家,家里的儿子在省城工作,儿子儿媳带着孩子一家在省城生活,只有假期才回来陪陪老人,两个女儿一个嫁到本县城里,一个嫁到外县,回来得也少,平时就两个老人在。

大妈住不惯楼房,每次去儿子家待不到半个月就嚷嚷要回来。挂在大妈嘴里最常听的话就是‘还是土地亲,城里到处都是人,又没什么事干,全身无聊得很,还是回来的好。’大妈六十五岁左右,身体很好,也就鬓角有几丝银发,喜欢在家种点蔬菜,平时自己家也吃不完,就到处送人,有时候家里孩子开车回来会带些去城里吃。

大伯身体不算特别好,今年六十八,头几年因脑溢血住过一次院,出院以后就很讲究养生,注重饮食。人是老派的人,讲究男主外,女主内,一辈子没下过厨,现在老了没事干的时候,遛弯去到地里看大妈种菜,大妈还觉得烦,嫌碍事。

才到大伯家门口,就听到孩子们的欢声笑语,国庆放假,家里堂哥堂嫂带了孩子回来陪爷爷奶奶。

此时大伯正眯着眼睛在院子里晒太阳,精神不错,脸上皱纹也少,红光满面的,看得出来生活很如意。

大妈跟大嫂在厨房忙活,说是明天就要回省城,在乡下买了些粮食喂养的鸡鸭,这会处理好,明天就直接带走。

大伯家的客厅也是在楼上,只不过是自家人使用。一楼有间待客室,平时来客人都是在那接待。冬天的时候大家喜欢待在那里,里面有个火炉,门一关,又暖和又适合聊天,不过现在火炉换成电的,虽然干净了些,不过少了煤火炉的乐趣,小的时候杨东平就很喜欢跟家里几个堂兄弟在那吃饭玩耍。

“大伯,晒太阳呢?”杨东平提着些帝都有名的糕点,还有些营养品走了过去,高血压患者还不能乱吃补药,杨东平都不敢买,只能咨询医生以后拿了点常规的补品,听说可以吃枸杞,买了点黑枸杞。

大伯睁开眼睛看是杨东平,从藤椅上坐了起来,很是开心。“东平啊,什么时候回来的?人来就好,带什么礼物啊,都是一家人。”很是客气。

杨东平走了过去,帮大伯把椅子整理了一下,让他坐得更舒服些。自己搬个小矮凳坐在大伯旁边:“昨天晚上刚到的,早上去城里给家里添了点常用品,就过来看看你跟大妈,你们身体还好吧,我看大家精神都不错。”

老爷子精神不错,很有聊天的欲望。“还可以,之前你大哥带我们去省医检查过,基本都算合格,稍微控制点多油多盐的饮食就好。”聊着聊着,大伯又给杨东平说了说自己现在的身体现况和生活琐事,病情如何,有哪里不如意等等。杨东平都一一耐心听着,没有插言。

“对了,有个事要跟你说下,你爸也了解的,刚好趁国庆假期家里孩子们都在,你们大家考虑下怎么处理。”大伯闲聊了一会,突然想起什么,很是郑重的跟杨东平说道。

“您说,大伯,我听着呢。”杨东平平静的看着大伯,感觉大伯要说比较重要的事。

“你知道的,咱们家你爷爷是地主出身,现在寨子里都还有我们家的祖屋,只是由于当年的种种原因,房子没能收回来,不过产权还是属于我们。之前被占的杨家祠堂要翻新改建,挖出了点东西,经过文物局看过,没有多少年头,也没什么研究价值,就是些常用的东西,考虑到本来就属于我们家的,房子没给咱们,这又些没用的东西,也就做做顺水人情,文物局给还了回来。咱们直系血缘的几家把东西分一分,各家留着做个念想,也不错,毕竟是老祖宗留下的。至于怎么分,晚上男丁都来我家开个会,研究下,你回去跟你爸说一声。”大伯说的果然是正事,杨东平点头答应。因为事情比较重要,婉拒了大伯家的留饭,直言改天再来吃饭。

晚上其他叔伯兄弟吃完饭,就三三两两的准备去大伯家,早到的人聚在一起聊些家长里短,鸡毛蒜皮,虽然都是男的,该有的八卦之心一点都不少。

而杨家此时也准备去杨家大伯家。“就你们家还搞这一套,新中国都成立多少年了,女人早就顶了半边天,你家还这么封建,女人不能干政!真是愚昧得要死。”杨妈妈没好气的说道。其实也不是在乎这个事,主要是以前奶奶还在世的时候,大家分家,不让女人参与,等分完才知道,杨爸爸跟杨妈妈是吃了大亏的,所以对这样的事很反感。

“我家还不是你家,呵呵~好了好了,你又不是不知道,本来也没点什么东西,我们也就是去看看,你看我哪次不是回来就给你汇报,消消气,别介意,再摆个冷脸就变老太婆了。”杨爸爸年轻的时候一定是个高手,特别会说话。

“当着孩子的面,你胡说啥呢?再说了,都六十多了,还不是老太婆,你都是老头子了。”杨妈妈有点恼羞成怒的嗔了一眼杨爸爸。

杨家两兄弟当没听见爸妈的语言官司,早就快步走到院子门口去了。“嘿嘿~”杨安平撞了撞杨东平,笑得一脸贼像。

杨东平无语的看了眼弟弟,这要多没长心眼才能干出这样的事,赶紧离他远一点,免得自己别传染。

突然脚下被绊了一下,软乎乎,吓了杨东平一跳,就怕踩到什么东西,乡下的晚上虽然有路灯,踩到什么还是无法预计的。低头一看,原来是小家伙,看大家都走了,又没人搭理它,也就跟着杨东平一路溜达出来。

小家伙出都出来了,杨东平也不准备再让它回去,本来小家伙对环境都还不太熟悉,喜欢粘着自己,而这两天自己陪小家伙的时间也少,心里就泛起一阵阵心疼。

弯腰把小家伙抱了起来:“一会别乱叫,也别捣乱。”杨东平点了点小家伙的鼻子,不忘交待一声,不管对方听不听得懂,自己还是把小家伙当作平等的伙伴一样对待。

小家伙乖乖的窝在杨东平怀里,叽叽的叫了两声,也许这就是他的回答。

杨安平看着哥哥怀里的小家伙问道:“哥,你这个小狗好特别,跟一般的都不一样,很聪明,还知道自己给自己洗脸洗爪子,上卫生间,我第一次看到的时候吓了一跳,现在的小狗都那么聪明吗?”杨安平疑惑道,主要是小家伙叫声很不一样,他虽然平时看起来大大咧咧,但是心还是很细的。

“小家伙品种比较特殊,聪明,你就把它当小孩看待就好。”杨东平只能适当隐瞒,毕竟有些秘密,之所以成为秘密,那就是知道的人越少越安全。

听杨东平那么一说,安平就安心了,也不再话多,反正哥哥最在乎家人,自己放心。

“爸,你快点,要不要我扶你?”杨安平刚跟哥哥说完就又回头去关心爸爸。

“臭小子,管好你自己就行,等我真的需要扶的那天,你别不耐烦就好。”杨爸爸安慰好杨妈妈就赶了上来,听见杨安平的话就乐呵呵的怼了一句,可是话糙理不糙。

“哪能啊,你是我最亲爱的爸爸。”杨安平跑回去搂着爸爸肩膀嘻嘻哈哈。一米八二的个,比杨爸爸高那么多,还非得搭在爸爸身上。杨东平看了眼,揺了揺头,真是懒的说他们,一个愿打一个挨,他们高兴就好。

到了大伯家,其他人都来了,就等杨东平他们。杨爸爸这一辈,家里兄弟四个,杨爸爸排行第二,下面还有两个弟弟。而杨东平这辈男孩也不多,女孩多些,但是在这样的场合女孩是不能出现的。

大伯年纪大了,就让大哥把事情起因从头到尾解说一遍,东西都放在堂屋,可以一边看一边讨论,等大家议论完,让大家发表发表意见,怎么分,分多少!反正早晚都要分,就这么一次解决是最好的。

杨爸爸首先发言:“我们兄弟四人,之前商量过,不参与,本来也没多少东西,都留给孩子们。谁选什么以后那个东西就是谁的,其他人不得有意见。五个孩子,十件物品,我家多一个孩子,其他人每人两件物品,我家一人一件,这样分,大家有没有意见?没有的话,就按这个方法,分了吧!”叔叔伯伯都点头同意,其他堂兄弟也没吭声,估计在家都商量过的。

东西一溜摆在大伯家堂屋的八仙桌上,供大家选择。都是些常见的物品,材质也一般,经过县文物局鉴定过的东西,是古董的话也轮不上还回来。其实选哪个杨东平都无所谓,因此就站在后面等大家选得差不多了,才上前随便拿了件,估计是大家嫌占地方还没什么用才留下来的。

那是一件小屏风,真的小,只有翻开的书页那么大,木材也不好,上面雕刻得有五只蝙蝠,一点装饰物都没有,估计也就是个吉祥物,此时木材到处都裂得是一个个小口子,粗糙得不行。

杨东平笑了笑,自我安慰下‘我就等着五福临门吧!’

第19章

临回帝都前一天,大伯说趁大家都在,给祖宗上个坟,让祖宗保佑大家更顺利。这次要不是因为杨家祠堂的事,估计杨家直系后人还难以聚得那么齐。

大伯是杨氏家族现任族长,族长一般都是长子长孙继承。大伯之后就是大哥,大哥是大伯的长子,虽说现在族长的权利没有解放前大,但是现今一些祭祀类的事还是要由族长来管。

杨家的祖坟现在主要分散在三个地方,杨家因解放前算得上当地的大地主,是有家族墓地的。但解放后,由于成分问题,墓地也被破坏,很多先人的遗骸只能重新敛葬,条件有限,只能随便找地方安葬了。

gu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