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嫁给奸臣他不香吗》TXT全集下载_16(2 / 2)

话才出口,她却发觉有些不妥。这对于文郡王及其党羽而言可是天大的噩耗,只是对她而言……着实是喜事。

马车稳稳地停在谢府门前,夜里的秋风稍有些寒凉,于是谢杳从车上柜子里取了件披风给楚晴岚披上,这才挑开车帘扶她下车。

晚风一吹,两人本就没有多少的醉意登时烟消云散,楚晴岚就方才提及的事情不由得想远了些。

“前世文郡王熬过了众多皇子最终即位登极,然而如今才文治十三年他便败了……”说时,楚晴岚声音里夹着一丝迟疑。“这是不是说明,你的将来也能有所不同?”

“那是自然。”谢杳挑眉道:“无论是为了你还是为了自己,我都不可能再走上前世的老路。”

京城处处灯火通明的时候,文郡王府里一片昏暗,只有书房里亮着一盏昏黄的书灯,显得格外冷清。府邸大门紧闭着,两列官兵驻守在外,光是凶恶的面相就阻隔了想要靠近的外人。

八月十五是团圆的时节,其他人或许在灯市与妻儿赏灯、或许在家中饮酒享清闲,这数十名时运不济的官兵却被派来驻守文郡王府,不能与家人团聚,心中多少有些不快。

要说如今文郡王生母失势,附庸之人皆作鸟兽散,从前和他亲近的大臣官员都急着撇清关系,平日出门途径郡王府都恨不得绕道走……

树倒猢狲散,又有谁会在这大好日子跑来文郡王府触霉头?

陛下又何必让人严加把守。

官兵首领瞥了一眼月色,有些困倦地打了声哈欠,换了个姿势揣着手靠在门柱上。

“你们几个,打起精神来。”

两侧驻守的小兵亦是一脸的倦怠,被首领点了名心里还有些不服。您自个儿都这副懒散相,怎么好意思说咱们?

就在这时,郡王府外长街的尽头传来了急促的马蹄声,霎时引起了门外官兵的警觉,那揣手靠柱的首领也神情严肃站直了身形,一手扶上腰间佩刀。

“什么人!”

随着远处那人策马疾驰最后停在文郡王府门外,把守的官兵都已打起了精神,首领怒目圆瞪,沉声呵斥。

“速速开门,本宫要见文郡王。”马上人翻身落地,抬手挑开斗笠边沿的轻纱,露出了真容。门前官兵见此皆脸色微变,下意识扭回头向首领望去。

首领的神情亦是一凛,“下官拜见公主,敢问公主何时回的京城?”

来人正是文阳公主,她今日晨起才接到密信,说庄贵嫔自太后千秋宴后就被打入冷宫,文郡王被关在府里,按陛下的意思,等中秋一过就让文郡王去往封地。

文阳公主说是在静安寺潜心礼佛,实际上心思还在京城内,与许多朝臣也暗中又联络。最近不知为何,以往亲近的官员都断了通信,她的人连连打探京中近况也没得到回应……原来是出了这样的大事!

听到这番传闻,她哪里还坐得住,换了身便装牵来快马就匆忙赶回京中。

文阳公主天黑前就已回到京城,只是她并未直奔文郡王府,而是先找上了文郡王妃廖氏的娘家,谁知廖老将军一听文阳公主造访,当即让人闭门谢客,还撂下话说会让廖氏与文郡王和离。

吃了一次闭门羹,文阳公主仍未死心,又登门找了好几位曾经交好的官员,得到的都是相同的回应。

闭门不见。

她绕了好大一圈,还是在观山楼窃听旁人议论,才得知这段时间京中发生的事情。

文阳公主敏锐的捕捉到他们的话语间有几处关键——母妃毒害七皇子东窗事发是谢杳参奏的,审问嘉云轩伶人以及戏台台柱倒塌之事都是由谢杳主审。

天色刚暗下来,她就找上了谢府。

然而文阳公主到底没能如愿质问谢杳,李林非常抱歉地告知她,谢大人与夫人出去赏月观灯共度中秋了。

文阳公主愤恨不已,咬碎了一口银牙,又得知弟弟天亮就要离京,更加焦急不安。

她能在静安寺蛰伏这么久,等的就是文郡王传来好消息。她早已失去了父皇的宠溺,如今母妃又背上了谋害皇嗣的罪名,若是唯一的弟弟也就此失势,她往后的路可见艰难……

“本宫何时回京,还需要同大人报备不成?”

好一个失宠失势的公主,还以为自己身在从前呢?

守在文郡王府门前的官兵都是左易的部下,对庄贵嫔这一脉本就不喜,眼下文阳公主身陷囫囵不知低头示弱,还这副高傲的模样,众人对她自然也没了好脸色。

“公主殿下回京自然不需要跟微臣报备,但您若是想进文郡王府,微臣就不得不向圣上禀报了。”官兵首领说罢,不卑不亢对上她的目光,朝着皇宫的方向拱手。

文阳公主恨恨道:“今日是中秋,本宫想见自己的亲弟弟,有何不可?”

官兵首领心里翻了个白眼,你想见弟弟,老子还想回家见媳妇儿呢。

“可与不可,陛下说了算。公主若是能请来圣旨,微臣一定让公主与郡王姐弟团聚。”

两人僵持不下,文阳公主也渐渐发觉自己说不动他,最终冷哼一声拂袖离去。

别无他法,到底还是要入宫求父皇。

一更已过,宫门早已落锁,文阳公主才到正阳门外就被拦了下来,她不得不亮出自己的底牌——太后亲赐的腰牌。

这还是早些年她受宠时,谢杳拒绝了与她的婚事,她面子上过不去闹着去静安寺礼佛,太后怕她受委屈,特意许她的恩赐。

时间久了,旁人都渐渐忘了这一遭。

文阳公主也没料到自己还有用到这块腰牌的时候。

换做平常,这个时辰皇帝定是在御书房批阅奏章,但今日过节,他也许了自己一日清闲,此刻正在宜妃的宫里与爱妃饮酒作乐。

却在这时,小太监匆忙来禀报,说文阳公主回宫,正候在紫宸殿偏殿求见。

皇帝听罢眉头一紧,“宫门早已落锁,公主怎么进来的?她还敢闯宫不成”

小太监忙解释道:“陛下明鉴,公主拿了太后娘娘亲赐的腰牌,是故守门的大人不敢阻拦。”

倒是忘了这遭。皇帝心里一阵烦躁袭来,不禁抬起手按了按额边。

“不是说了此事不许传出京城,谁又将消息传去静安寺的?”

小太监哪里知道这些,只能跪伏着不敢抬头。

宜妃不动声色放下了手中酒杯,目光轻轻垂下,望着月光照出的斜影,心中若有所思。

“让她回静安寺去,此事与她无关。”皇帝心底有了计较,不容置喙地下了命令。

小太监连忙应是,得了令便匆匆离去。

宜妃这才重新换上笑容为皇帝斟酒,柔声道:“公主向来纯善孝顺,想必此次是念及母妃才会夜闯宫门……陛下可别因此烦心啊。”

“呵,毒妇所出能有什么纯善之辈。”皇帝眉宇之间尽是厌恶之色,“去岁秋猎时她就敢对外臣命妇下毒手,我原以为是她一时被情爱冲昏了头,如今想来恐怕是子女肖母、一丘之貉。”

小太监前去传话没过多久,皇帝与宜妃饮完酒赏过月,正要挽着手进寝宫,就见那小太监又匆匆赶来,一副猴急模样。

“又怎么了?”皇帝显然已经十分不悦,话语之间隐隐流露着怒意。

小太监跪在地上惧得发抖,却又不得不报,“公主她不肯离宫,还、还……”

“还什么?”

“公主往冷宫去了,嚷着要见庄贵嫔……不,不,是庶人张氏!”

“她敢!”皇帝震怒,顿时松开臂弯中的宜妃,怒视着地上的小太监,“她现在何处?你们为何不阻拦!”

小太监慌忙不迭,连连叩头,“回禀陛下,公主正往冷宫走,现下应该到咸安门了……公主她手持金簪,说是奴才们若敢阻拦她便刎颈自戕,奴才们实在不敢阻拦啊。”

好啊,以死相逼。

皇帝居于九五之尊,何时受过胁迫?如今被自己的亲生女儿以死威胁,倒是没有多少紧张,只觉得怒不可遏。

“起驾,去冷宫。”

说罢皇帝便迈出了前脚,走出几步又突然停顿,他想起被他扔下的宜妃……“让爱妃受委屈了,朕去去就回。”

宜妃轻笑着摇了摇头,眼中丝毫没有不悦。“公主为重,臣妾有什么委屈的?倒是陛下切勿与孩子置气,气大伤身啊。”

这便是宜妃与庄贵嫔的不同了,从前皇帝若是进了庄贵嫔的宫殿,就绝不可能半途离开。若是皇帝借口离去,庄贵嫔定会嗔他怨他闹上一通,最后将他留下过夜。

当时还觉得贵嫔娇俏可人有气性,如今想来,这就是不知轻重。

御驾亲临冷宫,这是前所未有之事。

皇帝让人守在幽禁庶人张氏的房门外,自己则是冷着一张脸走向冷宫前院,他来的时候文阳公主也才刚到。

“文阳,朕再给你一次机会,回静安寺去,今夜之事朕权当没发生过。”

皇帝说话的这会儿功夫,御前侍卫已经上前夺下了文阳公主手里的金簪子,一来怕她情急之下持利器自伤,二来也是防止她心有不轨做出大逆不道之事。

文阳公主几乎被逼上绝路,她连底牌都使出来了才进得皇宫,哪能就此回头?

“父皇是打算要儿臣青灯古佛一辈子吗?”她强撑起惨然笑意,抬头质问眼前君王。

皇帝皱了眉头,冷声斥道:“胡言乱语,朕什么时候这么说过?”

“那为何中秋时节父皇还不让儿臣见母妃与九弟一面?”

“他二人乃是戴罪之身,朕不让你见他们是为了你好。”皇帝沉声道。

可惜这份好意文阳公主并不打算心领。

“待到天明之后九弟起身离京,母妃身处冷宫,指不定哪一日就‘因病暴毙’了,儿臣孤身一人再无亲故,这就是父皇所说,为了儿臣好?”

第51章

从前文阳公主受宠时虽娇蛮了一些,但那都是对外面的夫人小姐,又或是对宫里的下人,今日是她头一次明目张胆地顶撞皇帝。

皇帝气得不轻。

“我朝惯例成年皇子受封后都要驻守封地,文郡王不过早了两年而已,怎么被你说的倒像是削爵流放一般受尽委屈!还有你母妃,她毒害皇子一事证据确凿,朕若是有心治她死罪又何须找病逝的借口!”

“文阳,朕念着不知者无罪才没加罪于你,你别逼朕动怒。”

文阳公主被训斥地红了眼眶,仍是倔强地看着自己的父皇,“既然惯例是成年才前往封地,为何九弟明日就要离京?为何二哥四哥年满及冠却留在京中建府成家!”

“老四天生跛足不能远行,怎能与其他皇子同论。”皇帝面不改色道。

“还有二哥呢?”

皇帝没有回答,只是眼神更加凌厉了。

文郡王走后,朝中只剩延安王与靖安王两位皇子,靖安王的跛足断绝了他与储位之间的希望,那么太子的人选就只有延安王一人。

未来的太子,自然不用驻守封地。

文阳公主没有得到回应,心中已经猜到了这个结果。她压下嗓音,带上了几分哭腔。“九弟寻戏班子为皇祖母贺寿,原是一片孝心,父皇怎能因为下人的过失怪罪于他!七弟是您的儿子,难道九弟就不是了吗!”

千秋宴已经过去了很久,原先皇帝都快忘了当时的愤怒,经文阳公主这么一提醒,他又想起来了。

“他在戏中将朕骂做昏君,当着文武百官的面妄言朝纲不正,朕不怪罪他,难道还要赏赐他吗!朕只对他稍加责罚,已是开恩!”

文阳公主不知这其中还有这档子事,顿时哑了声。

她想留下文郡王似乎已无可能。

一想起今日离开这宫门,往后或许要在静安寺惶惶终日,又或许像其他姐姐一样远嫁和亲,她的泪水止不住从眼角滚落。

“父皇就让儿臣见母妃和九弟一面吧,今日是中秋啊父皇!”文阳公主哭着求道。

皇帝有些心烦,他对这个曾经疼爱过的女儿已经没有了耐心,看她哭得楚楚动人也不觉得怜爱,只觉得失望。

他已经强调过这二人是戴罪之身,她竟然还如此不懂事地不肯罢休。

“你也知道今日是中秋。”皇帝寒声道:“你以死相逼,就为了见这两个谋害皇嗣的罪人,而朕这个父皇就在你面前却不见你恭敬孝顺,这便是你的孝道?”

“宜妃说你纯善孝顺,朕险些信了。”

说罢,文阳公主还欲再争辩,皇帝却没了跟她纠缠的兴致,挥挥手让御前侍卫上前来,沉下声说:“护送公主回静安寺,让人好生看管,无召不得回宫。”

初雪湮没满城的繁华,岁末将至,宫中终于传出一件喜讯。皇帝下旨,加封延安王为太子,许他明年开春参与朝廷议政。

江山后继有人,这自然是举国同欢的喜事。朝中百官不可避免的要向准太子爷送礼道贺,好一番君臣和乐。

延安王此人看似和善,对待百官并无亲疏分别,广结善缘,博得了许多好名声。楚晴岚和谢杳说起此事时还感叹,若是将来延安王即位成了新皇,想必不会让谢杳重蹈前世的覆辙。

但谢杳听罢愁眉不展,一双黝黑的眸子里神思深不可测。

皇室中人贯会扮猪吃老虎,现在看着八面玲珑长袖善舞,登基之后则未必,凡事总该有两手准备。

但,这些事有他操劳就行了,不必惹得楚晴岚伤神。于是他没有明说,只附和两句应付过去。

gu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