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松寨靠着一处土坡,坡上种了许多松树,却都较为矮小,寨子便因此得名。
夜色如墨,寨子里却三三两两亮着灯,到处弥漫着煮肉的香气。
一盏灯笼从远处疾速飘来,晃悠悠停在寨子口。
宝仙姑皱眉看那栅栏半歪着,十分敷衍,本应有人值守的哨楼也空空荡荡没有人影。
心里叹了口气,索性直奔寨里的祠堂而去。
这一路上,或有人听见外面动静,探出头看了一眼,又警惕地关上院门,生怕她进自己家,问自己要肉吃。
也有人眼底带着凶光,不怀好意地笑着打招呼,请宝仙姑去吃饭。
宝仙姑通通不理,直到一座黑乎乎的院子门口,才停下脚步。
院门口几个老头身影缓缓溃散,正呆望着村里,忽见一盏红灯笼飘来,还以为是什么邪术,正要缩回牌位里去,却听见熟悉的声音:
“几位长者且慢!是我。”
宝仙姑移开身前灯笼,这几个享寨子香火的阴魂老祖宗才看清来人。
“仙姑!你请到了?”
“可能救我这些儿孙?”
…………
等这几个阴魂七嘴八舌的问完,宝仙姑笑吟吟地把灯笼挂上祠堂院门上,走进黑乎乎的院子。
“有救了!适才我请到一位路过的神明,他言说要去太平州,无暇在此盘桓,却留下一盏灯笼,对我说了他座下神官的名号。
叫我们多做些红灯笼,在底座写上那神官尊号挂起来,便可遮掩我们的生气,不被蛮人寻到。
再则就是供奉这些红灯笼,寻常巫蛊之术便难近我们的身,可保性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