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青春年少(2 / 2)

父亲就这样移情别恋了,吴若初长大后问过母亲为什么,母亲一记眼刀甩过来,“估计是因为那个女人怀的是儿子吧,瞧瞧你,怎么就是个女孩子呢,啧啧,真没用。”

其实母亲并不是重男轻女,她只是不骂吴若初就不舒服。母亲的性格向来比较直爽,离婚时毫不拖泥带水,而且一点亏也不肯吃,房子和钱一个都不能少,弄得父亲很是头疼,“咱们结婚这些年,你就一点情面不讲,非要让我净身出户?”

母亲极其轻蔑地啐了一口,“滚你妈的,既然要离婚还跟我谈什么情面?老娘的牙都要笑倒了!行,你不答应是吧,那我们法庭上见!看谁告得过谁!”

如此这般闹腾了一段时间,母亲以她百折不挠的精神和问候对方祖宗十八代的惊艳功力,终于顺利拿到她想要的家产,虽然房子不大,钱也不多,但好歹是扬眉吐气的胜利果实。

不过,母亲似乎并没有因此而变得收敛一点。离婚后,她的性格走到了一个极端,一跃成为了街坊邻里间有名的泼妇,平时只要有一点小争执,就脏话满天飞,吴若初身为她的女儿,整个成长期都深受她荼毒,稍微考砸了一次,就被拎着耳朵批斗一晚上。

长此以往,吴若初早就习以为常,渐渐也养成了不管不顾的热辣性格,她很少再想起父亲,终日跟母亲斗智斗勇,把不及格的卷子吃掉的事情也兼而有之,虽然母亲说出的难听话可以连成汪-洋大海,但吴若初觉得世界上还是开心的东西多,半夜翻个身醒来,她会看见母亲一边织毛衣一边眯缝着眼辨认她的作业都写了些什么,她试着想象过母亲的心情,可是还没想出个所以然就再度被周公拖走了。

吴若初考上城里大学时,母亲嘴上说,“小样儿,还真有馅饼砸你头上了。”不过筹备起谢师宴来还是很积极的。母亲是一家纺织厂的小职员,收入一般,母女俩过得不算富裕,但请客的钱再怎么样也能拿出来。

精心打点的谢师宴上,那些老师们很不应景地说起吴若初什么都好,就是不怎么守规矩,性子太躁,估计跟家庭因素脱不了关系,母亲听了,立马就掀桌子了,“我家姑娘就这样,你他妈的管得着吗?我算是看出来了,若初要是不跟着你们这帮有眼无珠的老师,她能考得更好!”

吴若初只恨自己没有铁砂掌,不能把前方菜汤横流的地板劈出一条缝钻进去。

所以,当吴若初脱离了母亲的势力范围,来到心向往之的高等学府时,耳根一下子就清静了,眼前看不到母亲那张怒气冲冲的脸,步子都迈得比平时大。

吴若初的专业是公共关系学,她生来开朗,喜欢与人打交道,这个专业的应用面广,将来一到职场上,绝对是叱咤风云。多年后在寻人事务所,她也正是因为学这个专业打好了底子,才深受聂琼赏识。

走在校园里,吴若初算是颇受瞩目的女孩子,一笑起来就像校园林荫道上的花朵纷纷盛开,她跟路上每个面熟的人打招呼,也不管互相知不知道名字,认识她的人几乎都被她的热情和朝气所感染。